大型充液冲击复合成形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5485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型充液冲击复合成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下梁、工作台、中梁、下截水室、上梁、充液封板、上截水室、冲击锤头、冲击动力头;充液封板将下截水室的上端口封闭,中梁通过提升油缸上行,将充液封板抵紧于上截水室的底面,下顶油缸将工作台顶升将下截水室的下端口被封闭,在下截水室内充填高压液体,让工件毛坯充液拉伸成形大部特征;充液封板将下截水室的上端口打开,提升油缸与下顶油缸让工作台与中梁同时上行,使上截水室与下截水室组成一个完整水室,在完整水室内充水至规定水位,冲击动力头向下推动冲击锤头,实施高能高速冲击成形,以解决局部特征尺寸难一次成形的问题,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局部特征尺寸的位置精度,提高零件整体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型充液冲击复合成形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压力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大型充液冲击复合成形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在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对结构轻量化、功能性和整体性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复杂结构的功能零件得到广泛应用,如汽车内板为具有棱角的复杂曲面,在充液成形工艺中,由于充液成形介质压力的限制,虽然凸台、凸筋等大部分特征已贴模成形,但尖角和弯曲处不能充分成形;对于已充液成形大部分特征的复杂零件,为了成形局部特征,只是简单的提高充液成形压力,则必然会大大增加设备吨位,提高生产成本,若是成形后辅助其他工艺,则增加工序,且会产生二次装配误差,这种方法无法保证局部特征尺寸的位置精度,从而影响了零件的整体性能,严重时导致整个大型零件报废,造成资源浪费;因此需要对上述技术问题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大型充液冲击复合成形装置,能够先后实施充液成形工艺和高能高速成形工艺的大型复合成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大型充液冲击复合成形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型充液冲击复合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下梁(100),所述下梁(100)内设有下顶油缸(110);/n工作台(200),所述工作台(200)位于所述下梁(100)上方,所述工作台(200)被所述下顶油缸(110)的活塞杆顶升和下降;/n中梁(300),所述中梁(300)位于所述工作台(200)上方;/n下截水室(400),所述下截水室(400)设置于所述中梁(300)内,所述下截水室(400)上下两端分别开口,所述下截水室(400)内壁上环绕排列有横孔(410),所述横孔(410)通过所述中梁(300)上的进水通道(350)进水或通过出水通道(360)排水;/n充液封板(5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充液冲击复合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梁(100),所述下梁(100)内设有下顶油缸(110);
工作台(200),所述工作台(200)位于所述下梁(100)上方,所述工作台(200)被所述下顶油缸(110)的活塞杆顶升和下降;
中梁(300),所述中梁(300)位于所述工作台(200)上方;
下截水室(400),所述下截水室(400)设置于所述中梁(300)内,所述下截水室(400)上下两端分别开口,所述下截水室(400)内壁上环绕排列有横孔(410),所述横孔(410)通过所述中梁(300)上的进水通道(350)进水或通过出水通道(360)排水;
充液封板(500),所述充液封板(500)设于所述中梁(300)顶面,所述充液封板(500)用于将所述下截水室(400)的上端口打开或封闭;
上梁(600),所述上梁(600)顶部装有提升油缸(610),所述提升油缸(610)的活塞杆贯穿过所述上梁(600)并与所述中梁(300)固定连接;
上截水室(700),所述上截水室(700)装于所述上梁(600)内,所述上截水室(700)上下两端分别开口,所述上截水室(700)的下端口与所述下截水室(400)的上端口位置对应;
冲击锤头(800),所述冲击锤头(800)伸入所述上截水室(700)内,并可实现在所述上截水室(700)内向下冲击;
冲击动力头(900),所述冲击动力头(900)为所述冲击锤头(800)提供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充液冲击复合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200)包括台板(210)、支撑底台(220),所述支撑底台(220)外套装有移动工作台(230),所述移动工作台(230)支撑所述台板(210),移动工作台(230)左右两侧底部固定有导板(231),所述下梁(100)顶部设有与所述导板(231)配合的滑轨(120),所述滑轨(120)向所述下梁(100)的前方延长;所述下梁(100)后侧通过托架固定有推模油缸(130),所述推模油缸(130)的活塞杆与所述移动工作台(23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充液冲击复合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液封板(500)的底部分别开有位于左右两侧的滑动位(510),所述中梁(300)顶面设有与所述滑动位(510)配合的举模导轨(310),所述举模导轨(310)向所述中梁(300)的后方延伸;所述充液封板(500)左右两侧分别装有双耳环联接式牵引油缸(320),所述双耳环联接式牵引油缸(320)的尾端装于所述中梁(300)顶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充液冲击复合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梁(600)与所述下梁(100)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侧柱(1000),所述侧柱(1000)上设有纵向导轨(1100);所述中梁(300)上装有导轨调节座(330),所述导轨调节座(330)上装有与所述纵向导轨(1100)配合的滑块(34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充液冲击复合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截水室(700)底面开有均匀排列的径向排气槽(710),所述上截水室(700)的底面开有环形排气槽(720),所述环形排气槽(720)贯穿过所述径向排气槽(710);所述下截水室(400)顶部沿纵向均匀排列有排气竖孔(420),所述排气竖孔(420)与所述横孔(410)相通,所述排气竖孔(420)顶部开口位置与所述环形排气槽(720)位置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充液冲击复合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梁(600)上设有锁紧缸缸筒(620),所述锁紧缸缸筒(620)内装有锤头锁紧缸活塞杆(640),所述上截水室(700)内壁上排列开有阶梯通孔(730),所述阶梯通孔(730)内插装有锁紧柱销(740),所述锁紧柱销(740)尾端伸入所述锤头锁紧缸活塞杆(640)内腔中;所述锁紧缸缸筒(620)底部通过锤头锁紧缸导套(630)封闭,所述锤头锁紧缸活塞杆(640)通过下压将所述锁紧柱销(740)从所述阶梯通孔(730)中顶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充液冲击复合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动力头(900)包括蓄能器(910)、蓄能器阀块(920)、冲击缸缸筒(930)、大插装阀(990)、小插装阀(9100),所述小插装阀(9100)与所述油压腔(921)相通,所述蓄能器(910)装于所述蓄能器阀块(920)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经明欧阳翎胥志高曹广蒋启超刘先林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孟电集团兴迪锻压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