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减震器的阻尼调节装置的调节轴
本技术涉及减震器领域,更为具体地,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减震器的阻尼调节装置的调节轴。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顶针式调节芯,其能够在锥度范围内进行调整,活塞杆推动小顶针在调整芯下端的周向锥度范围内调整。现有技术中的小顶针在运动过程中会划坏密封圈。并且小顶针在该锥体上滑动,由于收到横向分力的作用,容易造成顶针损坏,同时,小顶针在运动过程中会有严重磨损,从而影响调节的精度。同时由于小顶针的端部与该锥段为点接触,因此其推动与顶针相连的小顶杆也比较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减震器的阻尼调节装置的调节轴,其中所述调节轴通过第一顶杆,即小顶杆来代替小顶针,第一顶杆在调节轴下部的槽内滑动,所述槽的深度逐渐变化,来达到了现有技术中小顶针在调节芯下部的锥度部分上来回滑动所实现的调节效果,第一顶杆的末端连接第二顶杆,即长顶杆,第二顶杆位于空心活塞杆内部,所述第一顶杆的第一端位于调节轴的下端的槽内,第一顶杆的第二端与第二顶杆相连,第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减震器的阻尼调节装置的调节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轴置于杆端座内,所述调节轴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调节轴的第一部分的上部设置有工具孔,所述调节轴的第一部分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放置密封圈,所述调节轴的第二部分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首尾之间具有第一预设距离,且所述第二凹槽的起点与所述第二凹槽的终点之间的凹槽深度逐渐增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减震器的阻尼调节装置的调节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轴置于杆端座内,所述调节轴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调节轴的第一部分的上部设置有工具孔,所述调节轴的第一部分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放置密封圈,所述调节轴的第二部分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首尾之间具有第一预设距离,且所述第二凹槽的起点与所述第二凹槽的终点之间的凹槽深度逐渐增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减震器的阻尼调节装置的调节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轴的第一部分的直径大于所述调节轴的第二部分的直径;所述调节轴的台阶面为第二台阶面,第二台阶面支撑于所述杆端座的调节轴容纳孔内的调节位的上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减震器的阻尼调节装置的调节轴,其特征在于,第一顶杆的第一端伸入所述第二凹槽内,在第二凹槽内滑动,调节阀芯的开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减震器的阻尼调节装置的调节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凹槽处的所述调节轴的轮廓为渐开线凸轮轮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减震器的阻尼调节装置的调节轴,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云彰,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保靓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