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念力转机自动演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05851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念力转机自动演示装置,包括被动棒、滑动部件、减速电机和光电门传感器。被动棒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凹槽,滑动部件上的主动棒与被动棒的上表面接触,滑动部件与皮带连接,皮带缠绕在减速电机的输出端,通过控制减速电机转动,带动主动棒在被动棒的上表面来回摩擦,被动棒端部的螺旋桨转动。滑动部件上设置有挡光片,滑动部件上方设置有光电门,通过挡光片和光电门改变主动棒的运动方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被动棒倾角可连续调节,主动棒刮被动棒凹槽,起点和终点可重复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念力转机自动演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念力转机自动演示装置。
技术介绍
念力转机是一种由主动棒和被动棒组成的简易装置,被动棒带有一系列凹槽,末端有一个螺旋桨。当主动棒刮过这些凹槽时,螺旋桨开始转动。螺旋桨的转动方向通过手指按压被动棒来改变。食指右侧按压被动棒,螺旋桨逆时针运动;拇指左侧按压被动棒,螺旋桨顺时针运动。但是,上述操作主要问题有三:一是手指按压的倾角不稳定导致螺旋桨转速不稳定;其次是手指按压被动棒后,被动棒的倾角难以测量;三是主动棒刮被动棒凹槽时,起点和终点的重复性差,导致每次作用时间不一致。这些均会导致念力转机螺旋桨转速测量不够准确、随机性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念力转机自动演示装置。为实现本技术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念力转机自动演示装置,包括亚克力板Ⅰ、亚克力板Ⅱ、被动棒、滑动部件和减速电机。所述亚克力板Ⅰ和亚克力板Ⅱ均竖直设置且相互平行,亚克力板Ⅰ和亚克力板Ⅱ之间的空隙记为空间S。所述被动棒水平设置,被动棒的两端分别记为A端和B端,被动棒的A端位于空间S内,被动棒的B端伸出空间S。所述被动棒的B端上套设有螺旋桨,被动棒的A端与水平的固定杆铰接,固定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到亚克力板Ⅰ和亚克力板Ⅱ的侧壁上。所述被动棒的上表面设置有弹簧和若干凹槽,若干凹槽沿被动棒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布置,竖直的弹簧靠近被动棒的A端,弹簧处于拉伸状态。所述弹簧的下端连接到被动棒的上表面,上端连接有水平的撑杆,撑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亚克力板Ⅰ和亚克力板Ⅱ的上边缘。所述亚克力板Ⅰ上设置有电机安装孔、条形孔Ⅰ和从动轴安装孔Ⅰ,电机安装孔靠近被动棒的A端,从动轴安装孔Ⅰ靠近被动棒的B端,条形孔Ⅰ水平设置到电机安装孔和从动轴安装孔Ⅰ之间。所述亚克力板Ⅱ上设置有条形孔Ⅱ和从动轴安装孔Ⅱ,从动轴安装孔Ⅱ与从动轴安装孔Ⅰ相对应,条形孔Ⅱ与条形孔Ⅰ相对应。所述被动棒的上方设置有滑动部件,滑动部件包括杆件Ⅰ、杆件Ⅱ、杆件Ⅲ、主动棒和限位板。所述杆件Ⅰ、杆件Ⅱ和杆件Ⅲ均水平设置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杆件Ⅰ、杆件Ⅱ和杆件Ⅲ均垂直于被动棒,杆件Ⅱ位于杆件Ⅰ和杆件Ⅲ之间。所述杆件Ⅰ的两端分别穿过条形孔Ⅰ和条形孔Ⅱ后伸出空间S,杆件Ⅱ的两端分别穿过条形孔Ⅰ和条形孔Ⅱ后伸出空间S,杆件Ⅲ的两端分别穿过条形孔Ⅰ和条形孔Ⅱ后伸出空间S。两个所述限位板分别位于亚克力板Ⅰ的外侧和亚克力板Ⅱ的外侧,每个限位板连接到杆件Ⅰ、杆件Ⅱ和杆件Ⅲ上。所述主动棒套设在杆件Ⅱ上,主动棒位于空间S内,主动棒的下表面与被动棒的上表面接触。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端从亚克力板Ⅰ的外侧穿过电机安装孔伸入空间S内,空间S内设置有从动轴和皮带,从动轴的两端分别穿过从动轴安装孔Ⅰ和从动轴安装孔Ⅱ。所述皮带的一端绕过减速电机的输出端后连接到杆件Ⅰ上,另一端绕过从动轴后连接到杆件Ⅲ上。进一步,还包括光电门传感器,光电门传感器包括光电门和挡光片,光电门位于皮带上方,光电门的两个支脚分别固定在亚克力板Ⅰ的上边缘和亚克力板Ⅱ的上边缘。所述挡光片竖直设置,挡光片的下端固定在杆件Ⅲ的上表面。进一步,所述亚克力板Ⅰ的下边缘连接有若干支座Ⅰ,亚克力板Ⅱ的下边缘连接有若干支座Ⅱ。通过垫高所述亚克力板Ⅰ和亚克力板Ⅱ同一端的支座Ⅰ和支座Ⅱ,使被动棒倾斜,实现被动棒倾斜度的调节。进一步,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齿轮,从动轴上套设有齿轮,皮带为齿形带,皮带分别咬合在减速电机的齿轮上和从动轴的齿轮上。进一步,所述减速电机的电源由直流稳压电源提供。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装置结构稳定,被动棒倾角稳定;2.通过垫高装置一端的支座,可连续调节被动棒倾角且易于测量;3.主动棒刮被动棒凹槽,采用光电门传感器控制主动棒的运动方向,起点和终点可重复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念力转机自动演示装置示意图;图2为念力转机自动演示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念力转机自动演示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亚克力板Ⅰ示意图;图5为亚克力板Ⅱ示意图。图中:亚克力板Ⅰ1、电机安装孔101、条形孔Ⅰ102、从动轴安装孔Ⅰ103、支座Ⅰ104、亚克力板Ⅱ2、条形孔Ⅱ201、从动轴安装孔Ⅱ203、支座Ⅱ204、被动棒3、凹槽301、滑动部件4、杆件Ⅰ401、杆件Ⅱ402、杆件Ⅲ403、主动棒404、限位板405、减速电机5、螺旋桨6、固定杆7、弹簧8、撑杆9、从动轴10、皮带11、光电门12和挡光片1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该理解为本技术上述主题范围仅限于下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技术上述技术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实施例1:本实施例公开了念力转机自动演示装置,包括亚克力板Ⅰ1、亚克力板Ⅱ2、被动棒3、滑动部件4、减速电机5、stm32单片机和光电门传感器。参见图1或2,所述亚克力板Ⅰ1和亚克力板Ⅱ2均竖直设置且相互平行,亚克力板Ⅰ1和亚克力板Ⅱ2之间的空隙记为空间S。所述被动棒3水平设置,被动棒3的两端分别记为A端和B端,被动棒3的A端位于空间S内,被动棒3的B端伸出空间S。参见图2,所述被动棒3的B端上套设有螺旋桨6,被动棒3的A端与水平的固定杆7铰接,固定杆7的两端分别连接到亚克力板Ⅰ1和亚克力板Ⅱ2的侧壁上。所述亚克力板Ⅰ1的下边缘连接有若干支座Ⅰ104,亚克力板Ⅱ2的下边缘连接有若干支座Ⅱ204,支座Ⅰ104和支座Ⅱ204放置到地面上,确保有足够的高度空间供螺旋桨6旋转。参见图1,垫高所述亚克力板Ⅰ1靠近螺旋桨6一端的支座Ⅰ104,垫高亚克力板Ⅱ2靠近螺旋桨6一端的支座Ⅱ204,支座Ⅰ104和支座Ⅱ204的垫高高度相同,从而被动棒3呈倾斜状,测量出亚克力板Ⅰ1两端的支座Ⅰ104的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即为被动棒3的倾斜角。参见图3,所述被动棒3的上表面设置有弹簧8和若干凹槽301,若干凹槽301沿被动棒3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布置,竖直的弹簧8靠近被动棒3的A端,弹簧8处于拉伸状态。所述弹簧8的下端连接到被动棒3的上表面,上端连接有水平的撑杆9,撑杆9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亚克力板Ⅰ1和亚克力板Ⅱ2的上边缘。参见图4,所述亚克力板Ⅰ1上设置有电机安装孔101、条形孔Ⅰ102和从动轴安装孔Ⅰ103,电机安装孔101靠近被动棒3的A端,从动轴安装孔Ⅰ103靠近被动棒3的B端,条形孔Ⅰ102水平设置到电机安装孔101和从动轴安装孔Ⅰ103之间。参见图5,所述亚克力板Ⅱ2上设置有条形孔Ⅱ201和从动轴安装孔Ⅱ203,从动轴安装孔Ⅱ203与从动轴安装孔Ⅰ103相对应,条形孔Ⅱ201与条形孔Ⅰ102相对应。参见图2或3,所述被动棒3的上方设置有滑动部件4,滑动部件4包括杆件Ⅰ401、杆件Ⅱ402、杆件Ⅲ403、主动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念力转机自动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亚克力板Ⅰ(1)、亚克力板Ⅱ(2)、被动棒(3)、滑动部件(4)和减速电机(5);/n所述亚克力板Ⅰ(1)和亚克力板Ⅱ(2)均竖直设置且相互平行,亚克力板Ⅰ(1)和亚克力板Ⅱ(2)之间的空隙记为空间S;所述被动棒(3)水平设置,被动棒(3)的两端分别记为A端和B端,被动棒(3)的A端位于空间S内,被动棒(3)的B端伸出空间S;/n所述被动棒(3)的B端上套设有螺旋桨(6),被动棒(3)的A端与水平的固定杆(7)铰接,固定杆(7)的两端分别连接到亚克力板Ⅰ(1)和亚克力板Ⅱ(2)的侧壁上;/n所述被动棒(3)的上表面设置有弹簧(8)和若干凹槽(301),若干凹槽(301)沿被动棒(3)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布置,竖直的弹簧(8)靠近被动棒(3)的A端,弹簧(8)处于拉伸状态;/n所述弹簧(8)的下端连接到被动棒(3)的上表面,上端连接有水平的撑杆(9),撑杆(9)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亚克力板Ⅰ(1)和亚克力板Ⅱ(2)的上边缘;/n所述亚克力板Ⅰ(1)上设置有电机安装孔(101)、条形孔Ⅰ(102)和从动轴安装孔Ⅰ(103),电机安装孔(101)靠近被动棒(3)的A端,从动轴安装孔Ⅰ(103)靠近被动棒(3)的B端,条形孔Ⅰ(102)水平设置到电机安装孔(101)和从动轴安装孔Ⅰ(103)之间;/n所述亚克力板Ⅱ(2)上设置有条形孔Ⅱ(201)和从动轴安装孔Ⅱ(203),从动轴安装孔Ⅱ(203)与从动轴安装孔Ⅰ(103)相对应,条形孔Ⅱ(201)与条形孔Ⅰ(102)相对应;/n所述被动棒(3)的上方设置有滑动部件(4),滑动部件(4)包括杆件Ⅰ(401)、杆件Ⅱ(402)、杆件Ⅲ(403)、主动棒(404)和限位板(405);所述杆件Ⅰ(401)、杆件Ⅱ(402)和杆件Ⅲ(403)均水平设置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杆件Ⅰ(401)、杆件Ⅱ(402)和杆件Ⅲ(403)均垂直于被动棒(3),杆件Ⅱ(402)位于杆件Ⅰ(401)和杆件Ⅲ(403)之间;/n所述杆件Ⅰ(401)的两端分别穿过条形孔Ⅰ(102)和条形孔Ⅱ(201)后伸出空间S,杆件Ⅱ(402)的两端分别穿过条形孔Ⅰ(102)和条形孔Ⅱ(201)后伸出空间S,杆件Ⅲ(403)的两端分别穿过条形孔Ⅰ(102)和条形孔Ⅱ(201)后伸出空间S;两个所述限位板(405)分别位于亚克力板Ⅰ(1)的外侧和亚克力板Ⅱ(2)的外侧,每个限位板(405)连接到杆件Ⅰ(401)、杆件Ⅱ(402)和杆件Ⅲ(403)上;/n所述主动棒(404)套设在杆件Ⅱ(402)上,主动棒(404)位于空间S内,主动棒(404)的下表面与被动棒(3)的上表面接触;/n所述减速电机(5)的输出端从亚克力板Ⅰ(1)的外侧穿过电机安装孔(101)伸入空间S内,空间S内设置有从动轴(10)和皮带(11),从动轴(10)的两端分别穿过从动轴安装孔Ⅰ(103)和从动轴安装孔Ⅱ(203);/n所述皮带(11)的一端绕过减速电机(5)的输出端后连接到杆件Ⅰ(401)上,另一端绕过从动轴(10)后连接到杆件Ⅲ(403)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念力转机自动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亚克力板Ⅰ(1)、亚克力板Ⅱ(2)、被动棒(3)、滑动部件(4)和减速电机(5);
所述亚克力板Ⅰ(1)和亚克力板Ⅱ(2)均竖直设置且相互平行,亚克力板Ⅰ(1)和亚克力板Ⅱ(2)之间的空隙记为空间S;所述被动棒(3)水平设置,被动棒(3)的两端分别记为A端和B端,被动棒(3)的A端位于空间S内,被动棒(3)的B端伸出空间S;
所述被动棒(3)的B端上套设有螺旋桨(6),被动棒(3)的A端与水平的固定杆(7)铰接,固定杆(7)的两端分别连接到亚克力板Ⅰ(1)和亚克力板Ⅱ(2)的侧壁上;
所述被动棒(3)的上表面设置有弹簧(8)和若干凹槽(301),若干凹槽(301)沿被动棒(3)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布置,竖直的弹簧(8)靠近被动棒(3)的A端,弹簧(8)处于拉伸状态;
所述弹簧(8)的下端连接到被动棒(3)的上表面,上端连接有水平的撑杆(9),撑杆(9)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亚克力板Ⅰ(1)和亚克力板Ⅱ(2)的上边缘;
所述亚克力板Ⅰ(1)上设置有电机安装孔(101)、条形孔Ⅰ(102)和从动轴安装孔Ⅰ(103),电机安装孔(101)靠近被动棒(3)的A端,从动轴安装孔Ⅰ(103)靠近被动棒(3)的B端,条形孔Ⅰ(102)水平设置到电机安装孔(101)和从动轴安装孔Ⅰ(103)之间;
所述亚克力板Ⅱ(2)上设置有条形孔Ⅱ(201)和从动轴安装孔Ⅱ(203),从动轴安装孔Ⅱ(203)与从动轴安装孔Ⅰ(103)相对应,条形孔Ⅱ(201)与条形孔Ⅰ(102)相对应;
所述被动棒(3)的上方设置有滑动部件(4),滑动部件(4)包括杆件Ⅰ(401)、杆件Ⅱ(402)、杆件Ⅲ(403)、主动棒(404)和限位板(405);所述杆件Ⅰ(401)、杆件Ⅱ(402)和杆件Ⅲ(403)均水平设置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杆件Ⅰ(401)、杆件Ⅱ(402)和杆件Ⅲ(403)均垂直于被动棒(3),杆件Ⅱ(402)位于杆件Ⅰ(401)和杆件Ⅲ(403)之间;
所述杆件Ⅰ(401)的两端分别穿过条形孔Ⅰ(102)和条形孔Ⅱ(201)后伸出空间S,杆件Ⅱ(402)的两端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成吴小志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