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黏胶抗起球涡流纺纱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8976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黏胶抗起球涡流纺纱线,包括芯丝、第一包覆纤维层和第二包覆纤维层;所述第一包覆纤维包覆于芯丝的外侧;所述第二包覆纤维层包覆于第二包覆的外侧;所述第二包覆纤维层与为黏胶纤维,并第二包覆纤维层内部设置分布有纤维粘结点;所述第一包覆纤维层为腈纶短纤维或涤纶短纤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一种黏胶抗起球涡流纺纱线,在最外层所设置的第二包覆纤维层中设置纤维粘结点,可使得该层中的纤维可以有部分纤维粘结,可使得该纱线在使用时,外层的纱线不易被拉出,即不易起毛起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黏胶抗起球涡流纺纱线
本技术涉及涡流纺纱线
,尤其是一种黏胶抗起球涡流纺纱线。
技术介绍
涡流纺的纺纱原理是,完成并条的棉条供给牵伸装置,经罗拉牵伸装置牵伸后的纤维束从前罗拉钳口输出,在纺纱喷嘴入口处轴向气流的作用下沿螺旋形的纤维导引通道进入纺纱喷嘴。螺旋形纤维导引通道出口处设有针状阻捻件,纤维束在针部弯曲,使纤维束保持为不加入捻度的状态被引入涡流室。纤维束的前端受到已形成的纱线的拖拽作用被拉入纺锭内的纱线通道,并捻入新形成的纱中,成为纱芯。纤维的尾端在被前罗拉钳口握持的情况下仍然保持在纤维导引通道中。当纤维的尾端不再为前罗拉钳口握持时,受到纺纱喷嘴内空气涡流的离心作用,不再保持在纤维导引通道内,而是在纺锭入口处被旋转气流径向地驱散开,在空气涡流的带动下,倒伏在纺锭前端锥面上,同时随空气涡流进行回转,缠绕在随后的纱线,并经纺锭内部的纱线的通道输出。形成的纱线由近似呈平行无捻状纤维构成的纱芯和外围呈螺旋状包缠的纤维组成。涡流纺的成纱由于纤维伸直度较差而凝聚过程过于短促,使纱的结构较松散,纱的强力偏低。涡流纺纱是利用空气涡流作用使开松成单根状态的纤维凝聚和加捻成纱的方法,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服饰面料的发展趋于多元化、性能化,人们对于纺织品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穿着保暖的单一性能,更注重其健康舒适度,而纱线是制造纺织品的基本材料,纱线的结构将直接影响纺织品的功能性和实穿性,而一般的纺纱线在制作成衣物经过人们使用后会表面起球,影响了人们的穿着舒适感。起毛起球:织物受到外界摩擦时,当摩擦力大于纤维强力或纤维之间的摩擦力或抱合力时,纤维末梢就被拉出形成圈球和绒矢志,织物表面生成绒毛布面失去光泽。当绒毛露出一写长度后,在一定距离间的绒毛因揉搓摩擦,反复伸长和回缩而纠结成球,生成的毛球并不大,也不形成死结,它的一端埋植在织物纤维中,并连接于布面,毛球易藏污纳垢,影响织物美观。故现有的采用涡流纺进行纺纱时由于成纱原理,使得腈纶包芯纱具有膨松的效果,使得纱线所制备的纺织品较为容易起毛起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黏胶抗起球涡流纺纱线,使得所生产的涡流纺纱线所制备的纺织品不易起球。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黏胶抗起球涡流纺纱线,包括芯丝、第一包覆纤维层和第二包覆纤维层;所述第一包覆纤维层包覆于芯丝的外侧;所述第二包覆纤维层包覆于第一包覆纤维层的外侧;所述第二包覆纤维层为黏胶纤维,第二包覆纤维层内部设置有纤维粘结点;所述第一包覆纤维层为腈纶短纤维或涤纶短纤维。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的芯丝、第一包覆纤维层、第二包覆纤维层在单位长度内的重量比为1:2-5:2-5。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的芯丝为氨纶丝或涤纶丝。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的芯丝由二根或三根长丝合股而成。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一包覆纤维层与第二包覆纤维层之间还设置有包缠丝层。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包缠丝层为至少二根尼龙长丝。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黏胶抗起球涡流纺纱线,在最外层所设置的第二包覆纤维层中设置纤维粘结点,可使得该层中的纤维可以有部分纤维粘结,可使得该纱线在使用时,外层的纱线不易被拉出,即不易起毛起球。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说明如下:1-芯丝;2-第一包覆纤维层;3-第二包覆纤维层;31-纤维粘结点;4-包缠丝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结合图1,对本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黏胶抗起球涡流纺纱线,包括芯丝1、第一包覆纤维层2和第二包覆纤维层3。第一包覆纤维2包覆于芯丝1的外侧;第二包覆纤维层3包覆于第一包覆2的外侧。第二包覆纤维层3与为黏胶纤维,第二包覆纤维层3内部设置分布有纤维粘结点31。第一包覆纤维层2为腈纶短纤维或涤纶短纤维,在本实施例中选择涤纶纤维。在本实施例中,纤维粘结点31为ES纤维经熔融所得到。ES纤维为皮芯型纤维,其外层的熔点低。在经过一定温度处理后,ES纤维的外层熔融,将与之相接触的纤维粘结,可减少浮游纤维的数量,增加抗起球性。在本实施例所使用芯纱为氨纶丝。芯丝1、第一包覆纤维层2、第二包覆纤维层3在单位长度内的重量比为1:2-5:2-5,具体为1:2:2,芯丝1所选择的是30D。所使用粘胶纤维的细度为1.56D,长度为38mm。所使用涤纶纤维细度为1.56D,长度为51mm。实施例二结合图1,对本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所涉及的黏胶抗起球涡流纺纱线,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使用的芯丝1为涤纶丝,所使用的涤纶丝的规格为50D/72FDTY。芯丝1、第一包覆纤维层2、第二包覆纤维层3在单位长度内的重量比为1:2-5:2-5,具体为1:4:4。实施例三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所涉及的黏胶抗起球涡流纺纱线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芯丝1由二根或三根长丝合股而成。在本实施例为二根涤纶丝经合股所得到,捻度为50个捻回每米,捻向为Z捻。芯丝1、第一包覆纤维层2、第二包覆纤维层3在单位长度内的重量比为1:2-5:2-5,具体为1:5:5。实施例四结合图3,对本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所涉及的黏胶抗起球涡流纺纱线,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第一包覆层2与第二包覆纤维层3之间还设置有包缠丝层4。包缠丝层4为至少二根尼龙长丝,在本实施例为四根。所使用的尼龙长丝直径为0.2mm。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黏胶抗起球涡流纺纱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芯丝(1)、第一包覆纤维层(2)和第二包覆纤维层(3);所述第一包覆纤维层(2)包覆于芯丝(1)的外侧;所述第二包覆纤维层(3)包覆于第一包覆纤维层(2)的外侧;所述第二包覆纤维层(3)为黏胶纤维,第二包覆纤维层(3)内部设置有纤维粘结点(31);所述第一包覆纤维层(2)为腈纶短纤维或涤纶短纤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黏胶抗起球涡流纺纱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芯丝(1)、第一包覆纤维层(2)和第二包覆纤维层(3);所述第一包覆纤维层(2)包覆于芯丝(1)的外侧;所述第二包覆纤维层(3)包覆于第一包覆纤维层(2)的外侧;所述第二包覆纤维层(3)为黏胶纤维,第二包覆纤维层(3)内部设置有纤维粘结点(31);所述第一包覆纤维层(2)为腈纶短纤维或涤纶短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黏胶抗起球涡流纺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丝(1)、第一包覆纤维层(2)、第二包覆纤维层(3)在单位长度内的重量比为1:2-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坚强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天之华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