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型天丝纱纱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2243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麻型天丝纱纱线,包括纱线主体,所述纱线主体均匀缠绕连接于下方设置的滚筒外表面,且滚筒前后端外侧设置有一组导向凸起,所述滚筒内底端一侧中央位置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上端一侧中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底端中部粘结连接有双面胶层,所述纱线主体包括天丝纤维层、纤维素纤维层和麻纤维层,且纱线主体外表面均匀涂覆有聚四氟乙烯层和丙烯酸树脂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定位板、双面胶层、导向凸起、聚四氟乙烯层、丙烯酸树脂层、天丝纤维层、纤维素纤维层和麻纤维层结构,具有延长纱线使用寿命,提升纱线透气、舒适性,避免纱线出现相互缠绕以及无法找出线头现象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麻型天丝纱纱线
本技术涉及天丝纱纱线
,具体为一种麻型天丝纱纱线。
技术介绍
天丝纱纱线是一种木浆纤维支撑的线体,原料为天然材质,经过物理处理过程,保留了棉的透气、化纤的强度、真丝的光泽,具有柔软悬垂、触感独特、飘逸动感、透气透湿、素雅光泽,防螨抗静电、耐用性强、弹性好、不易起皱、便于打理洗涤等优点,天丝无毒、无污染、天丝产品使用后可生化降解,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适宜春夏秋多雨季节选用,天丝是采用溶剂纺丝技术制取的,因生产中所使用的氧化胺溶剂对人体完全无害,几乎完全能回收,目前,纱线在使用的过程中,极易发生无法找出线头且线体易散乱的现象,同时,纱线透气性、舒适性不足,使用寿命较短,局限性较大,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麻型天丝纱纱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麻型天丝纱纱线,包括纱线主体,所述纱线主体均匀缠绕连接于下方设置的滚筒外表面,且滚筒前后端外侧设置有一组导向凸起,所述滚筒内底端一侧中央位置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上端一侧中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底端中部粘结连接有双面胶层,所述纱线主体包括天丝纤维层、纤维素纤维层和麻纤维层,且纱线主体外表面均匀涂覆有聚四氟乙烯层和丙烯酸树脂层。优选的,所述滚筒包括外圆环和内圆环,且内圆环通过滚筒中部开设的空腔延伸进外圆环内部中央位置。优选的,所述内圆环通过外表面等距离设置的支杆与外圆环内侧表面中部连接,且支杆一端等距离固定连接于外圆环内侧中部表面。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上端中央位置设置有放置台,且安装板通过上端一侧中部设置的凸块与转轴连接。优选的,所述定位板底端一侧中央位置设置有卡块,且卡块与安装板上端相对一侧中部设置的卡槽卡接连接。优选的,所述聚四氟乙烯层和丙烯酸树脂层设置于纱线主体外表面上下端,且纤维素纤维层设置于纱线主体内中部,天丝纤维层、麻纤维层设置于纤维素纤维层上下端。(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麻型天丝纱纱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导向凸起、定位板和双面胶层,具有避免线体缠绕,及时对线头进行找出的效果,解决了纱线在使用的过程中,极易发生无法找出线头且线体易散乱现象的问题,在滚筒前后端外侧设置有一组导向凸起,由设置的导向凸起对使用拉伸过程中的纱线主体进行导向作用,避免纱线主体之间发生缠绕现象,且在滚筒内底端一侧中部安装板上端通过转轴连接有定位板,在每次对纱线主体进行使用完毕后,将线头放置于放置台上端表面,由定位板底端中部粘结连接的双面胶层对其进行粘结连接,实现线头结构的定位,方便了使用。(2)本技术通过设置天丝纤维层、纤维素纤维层、麻纤维层、聚四氟乙烯层和丙烯酸树脂层,具有提升纱线受用寿命,以及纱线透气性和舒适性的效果,解决了纱线透气性、舒适性不足,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在纱线主体外表面均匀涂覆有聚四氟乙烯层和丙烯酸树脂层,由设置的聚四氟乙烯层对纱线主体进行耐腐蚀性性能的提升,并方便对纱线主体进行清洗,由设置的丙烯酸树脂层对纱线主体进行抗紫外线性能的增加,进而有助于提升纱线主体的使用寿命,同时,由设置的天丝纤维层、麻纤维层对纱线主体进行透气性的增加,由设置的纤维素纤维层对纱线主体进行光滑性的提升,有助于提升纱线主体的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俯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空腔内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纱线主体内外组成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为:1、空腔;2、纱线主体;3、导向凸起;4、滚筒;5、外圆环;6、内圆环;7、支杆;8、转轴;9、定位板;10、双面胶层;11、卡块;12、凸块;13、安装板;14、放置台;15、卡槽;16、聚四氟乙烯层;17、丙烯酸树脂层;18、天丝纤维层;19、纤维素纤维层;20、麻纤维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麻型天丝纱纱线,包括纱线主体2,纱线主体2均匀缠绕连接于下方设置的滚筒4外表面,且滚筒4前后端外侧设置有一组导向凸起3,由设置的滚筒4对纱线主体2进行结构的承接,由设置的导向凸起3对使用拉伸中的纱线主体2进行导向,避免造成使用中的纱线主体2出现相互缠绕的现象,滚筒4内底端一侧中央位置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3,且安装板13上端一侧中部通过转轴8活动连接有定位板9,由滚筒4内底端表面对安装板13进行结构的连接,并通过设置的安装板13通过转轴8对定位板9进行结构的活动连接,定位板9底端中部粘结连接有双面胶层10,在转轴8的作用下,对定位板9施加向下的力,使得定位板9底端中部色设置的双面胶层10对放置台14上端放置的纱线主体2进行结构定位,方便下次的使用,纱线主体2包括天丝纤维层18、纤维素纤维层19和麻纤维层20,且纱线主体2外表面均匀涂覆有聚四氟乙烯层16和丙烯酸树脂层17,由设置的聚四氟乙烯层16和丙烯酸树脂层17对纱线主体2进行耐腐蚀性和抗紫外线性能的提升,有助于提升纱线主体2的使用寿命,由设置的天丝纤维层18、麻纤维层20对纱线主体2进行透气性的增加,由设置的纤维素纤维层19对纱线主体2进行光滑性的提升,有助于提升纱线主体2的舒适性。进一步,滚筒4包括外圆环5和内圆环6,且内圆环6通过滚筒4中部开设的空腔1延伸进外圆环5内部中央位置,对滚筒4的组成结构机械能解释说明,并通过设置的空腔1进行内圆环6在外圆环5内部的结构连接,由设置的外圆环5和内圆环6对滚筒4进行强度的增加。进一步,内圆环6通过外表面等距离设置的支杆7与外圆环5内侧表面中部连接,且支杆7一端等距离固定连接于外圆环5内侧中部表面,通过设置的支杆7对内圆环6进行在外圆环5内部中央位置的结构连接,并将支杆7两端分别与内圆环6外侧表面和外圆环5内侧表面进行连接,对支杆7进行结构定位。进一步,安装板13上端中央位置设置有放置台14,且安装板13通过上端一侧中部设置的凸块12与转轴8连接,由设置的安装板13对放置台14进行结构的连接,用于对纱线主体2的线头进行放置,并通过设置的凸块12对转轴8进行在安装板13上端一侧中部的结构连接。进一步,定位板9底端一侧中央位置设置有卡块11,且卡块11与安装板13上端相对一侧中部设置的卡槽15卡接连接,由设置的定位板9对卡块11进行结构连接,并通过卡块11与卡槽15之间的卡接连接,对定位板9进行结构的固定,进而实现对纱线主体2的线头进行结构定位。进一步,聚四氟乙烯层16和丙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麻型天丝纱纱线,包括纱线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主体(2)均匀缠绕连接于下方设置的滚筒(4)外表面,且滚筒(4)前后端外侧设置有一组导向凸起(3),所述滚筒(4)内底端一侧中央位置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3),且安装板(13)上端一侧中部通过转轴(8)活动连接有定位板(9),所述定位板(9)底端中部粘结连接有双面胶层(10),所述纱线主体(2)包括天丝纤维层(18)、纤维素纤维层(19)和麻纤维层(20),且纱线主体(2)外表面均匀涂覆有聚四氟乙烯层(16)和丙烯酸树脂层(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麻型天丝纱纱线,包括纱线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主体(2)均匀缠绕连接于下方设置的滚筒(4)外表面,且滚筒(4)前后端外侧设置有一组导向凸起(3),所述滚筒(4)内底端一侧中央位置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3),且安装板(13)上端一侧中部通过转轴(8)活动连接有定位板(9),所述定位板(9)底端中部粘结连接有双面胶层(10),所述纱线主体(2)包括天丝纤维层(18)、纤维素纤维层(19)和麻纤维层(20),且纱线主体(2)外表面均匀涂覆有聚四氟乙烯层(16)和丙烯酸树脂层(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型天丝纱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4)包括外圆环(5)和内圆环(6),且内圆环(6)通过滚筒(4)中部开设的空腔(1)延伸进外圆环(5)内部中央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麻型天丝纱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圆环(6)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玉林沈桥庆高宝安陈琪朱亦奇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天虹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