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荧光检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6583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紫外荧光检测器,包括紫外光源(22)、激发光滤光片(5)、池体(1)、荧光室(19)、石英玻璃片(6)、荧光滤光片(8)和光电倍增管(9),其中紫外光源(22)位于激发光聚光透镜(4)的光轴线上,紫外光源(22)发出的光通过激发光聚光透镜(4)和激发光滤光片(5)进入荧光室形成一条激发光光路,荧光室发出的荧光通过石英玻璃片(6)和荧光滤光片(8)到达光电倍增管(9)的光敏窗形成荧光光路,荧光光路与所述的激发光光路呈直角相交于荧光室中的一点,该荧光室为激发光滤光片(5)、石英玻璃片(6)和盲板(2)密封后形成的“T”形空腔,表面为黑色聚四氟乙烯涂层,所述的光电倍增管(9)置于暗箱(10)之中,池体(1)与暗箱(10)之间的连接部件为一空心柱体,柱体的两端各有一个凸台,前端凸台嵌入与荧光出口相对的池体部位,后端凸台嵌入与光电倍增管(9)光敏窗相对的暗箱(10)部位。(*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一种紫外荧光检测器,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紫外光激发气样中的二氧化硫分子产生荧光来检测样品中二氧化硫含量的仪器。利用紫外荧光法测定气体样品中二氧化硫含量的原理是将一定波长的紫外光射入荧光室,荧光室中含有的二氧化硫分子受到辐射后变为激发态,激发态分子在向基态跃迁时会产生荧光,产生的荧光量与气体样品中二氧化硫的含量成正比,因此准确测定荧光室中二氧化硫产生的荧光量即可测得气样中二氧化硫的含量。为此,紫外荧光检测器的主要部件包括紫外光源、紫外滤波器、荧光室、荧光滤波器和荧光检测器,荧光检测器一般选用可将荧光转换成电信号的光电倍增管,根据光电倍增管输出的信号大小就可测定气样中二氧化硫的浓度。为防止外界光线的干扰,荧光室被设计成密闭的、表面为黑色的暗室,光电倍增管放在避光的暗箱内,而且从荧光室到光电倍增管的通路也是避光的。另外,为减小光源光对荧光信号检测的干扰,一般将光电倍增管置于与入射光线相互垂直并与荧光室相对的位置上。现有技术中,常采用铸件形成紫外荧光检测器中的荧光室,如EP281,963A2附图说明图1或图5所公开的那样采用一个中空的十字形铸管,该铸管横向的一端放有紫外光源,接近紫外光源的铸管内放置一个聚光透镜,铸管横向的另一端放置一个光强检测器,铸管纵向接近荧光检测器的一端内放有一个荧光聚光透镜,十字铸管内部形成的空间即为荧光室。采用铸件制作荧光室虽然有密闭性好的优点,但是铸件形成的荧光室除存在结构复杂,死角多的缺点外,还存在加工成形困难、荧光室不易清洗等缺点。另外,由于铸件内表面的涂黑处理采用的是阳极氧化法等电喷涂方法或化学喷涂方法,这两种喷涂方法在喷涂后都在涂覆壁上产生微孔,这些微孔在样品测定时易吸附二氧化硫而影响测定结果。现有的紫外荧光检测仪中也有对上述结构的紫外荧光检测器进行改进,采用轻质材料制作荧光室的仪器。该仪器的荧光室成形于由轻质材料制作的池体中。池体是一个内部具有“十”字通道的单独部件,池体朝向紫外光源的一端连接有透镜固定架,固定架中放置光源光聚光透镜。池体与光电倍增管暗箱由连接部件连接,该连接部件为圆柱体,圆柱体的一端为平台,另一端为圆形凸台,其外形类似于平头螺钉,连接时连接部件的平台朝向池体,凸台插入暗箱,连接部件的内部是一个圆柱形的空腔,该空腔为由荧光室到光电倍增管光敏窗的荧光通路。这种紫外荧光检测器的主要缺点是连接部件与池体连接处为平台,为连接紧固,连接部件凸出的部分相对较长,这样就使得从荧光室到光电倍增管的通路加长,由于荧光寿命较短,加上器壁对荧光的吸收作用,过长的荧光通路将导致到达光电倍增管光敏窗的荧光信号减小,给荧光检测造成困难。又由于连接部件没有伸向池体的凸台,用于封闭荧光室气体的石英玻璃片只能放在连接部件的平台上,这样就不能有效阻止杂散光进入荧光通路,避光性欠佳。此外该荧光室的池体内部空间呈“十”字形,死角多,易造成测定结果不准和出现拖尾现象。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测定准确度高的二氧化硫紫外荧光检测器。本技术提供的紫外荧光检测器包括紫外光源、激发光滤光片、池体、荧光室、石英玻璃片、荧光滤光片和光电倍增管,其中紫外光源位于激发光聚光透镜的光轴线上,紫外光源发出的光通过激发光聚光透镜和激发光滤光片进入池体内的荧光室形成一条激发光光路,荧光室发出的荧光通过石英玻璃片和荧光滤光片到达光电倍增管的光敏窗形成荧光光路,荧光光路与所述的激发光光路呈直角相交于荧光室中的一点,池体内部的荧光室为激发光滤光片、石英玻璃片和盲板密封后形成的空腔,该空腔的表面为黑色的聚四氟乙烯涂层。光电倍增管置于暗箱之中,池体与暗箱的连接部件为一空心柱体,柱体的两端各有一个凸台,其中前端凸台嵌入与荧光出口相对的池体部位,后端凸台嵌入与光电倍增管光敏窗相对的暗箱部位。所述的连接部件为一个空心圆柱体,其内部空间为圆柱体,其间可放置荧光聚光透镜以增加荧光强度,荧光透镜由固定环固定在连接部件上,该透镜的光轴线与光电倍增管的中心线重合。该透镜可选用单面凸透镜或双面凸透镜,凸透镜的个数可为一个或两个,也可以为多个。所述的荧光室是一个由激发光滤光片、盲板和石英玻璃片密封后形成的“T”形空腔,该空腔的三个出口分别由激发光滤光片、石英玻璃片和盲板密封,这三个密封件与池体相接的部位均设有橡胶密封圈以防止样品气泄漏,所选的橡胶圈应有较强的耐腐蚀性,优选硅橡胶圈。所述的荧光滤光片由一个带凹腔的固定盖紧固在连接部件的后端凸台上,并与后端凸台一起嵌入与光电倍增管光敏窗相对的暗箱位置。本技术提供的紫外荧光检测器还包括一个透镜固定架,该固定架亦为一个空心柱体,用于固定激发光聚光透镜和激发光滤光片。激发光聚光透镜由固定环固定于透镜固定架内,透镜固定架紧固在朝向紫外光源的池体侧壁上,透镜固定架与池体侧壁之间形成的空隙用于放置激发光滤光片。所述的激发光聚光透镜亦可选用单面凸透镜或双面凸透镜,凸透镜个数可为一个或两个,也可以是多个。所述的暗箱用于放置光电倍增管,暗箱的两端设有密封盖,内部设有固定光电倍增管的固定环,为绝缘起见,与光电倍增管接触的固定环、放置荧光滤光片的固定盖均应选用绝缘材料,如硬塑料。所述的池体上对应于荧光室的位置设有气体进口和气体出口。紫外光源选自氘灯、锌灯、镉灯或氙灯,优选氘灯或锌灯。所述的荧光检测器除光学元件外,与光电倍增管接触的部件采用绝缘材料,其它部件均采用轻质材料,优选铝合金。为达到避光的目的,所述的荧光检测器除光学元件和绝缘部件外,其余部件的内外表面均应为黑色。所述荧光检测器各部件可采用螺钉固定,也可在各部件相接处设置螺纹,使各部件间以螺纹连接。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图1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由图1可知,本技术检测器主要包括紫外光源22、激发光滤光片5、池体1、荧光室19、石英玻璃片6、荧光滤光片8和光电倍增管9。为增强光线强度,在光源22与激发光滤光片之间放置激发光聚光镜4,荧光室与光电倍增管之间放置荧光聚光透镜7。紫外光源22为设有透明狭缝的氘灯3,该灯透明狭缝的中点位于激发光聚光透镜的光轴线上,紫外光源发出的光通过激发光聚光透镜和激发光滤光片进入池体内的荧光室形成一条激发光光路,荧光室发出的荧光通过石英玻璃片和荧光滤光片到达光电倍增管的光敏窗形成荧光光路,荧光光路与所述的激发光光路呈直角相交于荧光室中的A点,光电倍增管9置于暗箱10之中,由光电倍增管固定环18固定。荧光室19成形于池体1的内部,是一个呈“T”形的、由激发光滤光片5、盲板2和石英玻璃片6密封后形成的空腔,该空腔的表面为喷涂的黑色聚四氟乙烯涂层。池体1与暗箱10的连接部件为一空心圆柱体,圆柱体的两端各有一个凸台,其中前端凸台嵌入与荧光出口相对的池体部位,后端凸台嵌入与光电倍增管9光敏窗相对的暗箱部位。由图1还可看出池体1是一个单独的部件,池体上设有气体进口20和气体出口21,其内部“T”形空间的三个出口分别由激发光滤光片5、盲板2和石英玻璃片6密封,其中盲板2用于封闭外界光线,石英玻璃片6除用于封闭气体样品外,还是荧光的透出口,激发光滤光片5除密封气体外,同时还是紫外光滤波器和入射光进口。图1中激发光聚光透镜4是双面凸透镜,由位于其两侧的固定环12固定在透镜固定架11内。透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紫外荧光检测器,包括紫外光源(22)、激发光滤光片(5)、池体(1)、荧光室(19)、石英玻璃片(6)、荧光滤光片(8)和光电倍增管(9),其中紫外光源(22)位于激发光聚光透镜(4)的光轴线上,紫外光源(22)发出的光通过激发光聚光透镜(4)和激发光滤光片(5)进入荧光室形成一条激发光光路,荧光室发出的荧光通过石英玻璃片(6)和荧光滤光片(8)到达光电倍增管(9)的光敏窗形成荧光光路,荧光光路与所述的激发光光路呈直角相交于荧光室中的一点,该荧光室为激发光滤光片(5)、石英玻璃片(6)和盲板(2)密封后形成的空腔,所述的光电倍增管(9)置于暗箱(10)之中,池体(1)与暗箱(10)之间由连接部件连接,其特征在于荧光室(19)的表面为黑色聚四氟乙烯涂层,连接部件(13)为一空心柱体,柱体的两端各有一个凸台,其中前端凸台嵌入与荧光出口相对的池体部位,后端凸台嵌入与光电倍增管(9)光敏窗相对的暗箱(10)部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德凤张金锐钱菊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