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志仁专利>正文

双波长荧光分析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6401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双波长荧光分析灯,由暗箱、观察罩和灯管架等组成。观察罩位于暗箱顶部中间位置,灯管架位于暗箱顶部后方,暗箱开有正门和侧门。灯管架底面并排安装有长波紫外灯管和短波紫外灯管,在短波紫外灯管外壁涂有碘-淀粉滤光膜,或在短波紫外灯管外围装有碘-淀粉滤光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杂光干扰少,分析灵敏度与准确度高,滤光膜(片)不发霉等优点。(*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析仪器,一种利用紫外线激发荧光物发出荧光来进行分析检测物质成分的分析仪器。荧光分析灯是一种较常用的分析仪器。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紫外灯管发出紫外线激光荧光物分子发生荧光,以检测荧光物是否存在。一般常与薄层色谱分析法(TLC)相结合,即先将未知样品经薄层色谱分离后,再置于荧光分析灯下观察或拍片。由于各种荧光物分子的激发波长不同,有的需用短波紫外光(254nm)激发,而有的需用长波紫外光(366nm)来激发。目前的此类仪器存在如下缺点一是短波紫外灯管的波长不纯,在发出254nm紫外光的同时也发出其他波长的光,包括可见光,这样造成背景光强过大,荧光不明显,影响分析灵敏度和准确度。二是滤光片或滤光膜容易发霉,使紫外线受阻、光线减弱,也降低分析灵敏度。另外,现有同类仪器无暗箱,观察荧光时需在暗环境下进行,操作不便。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暗箱的、其紫外线波长纯度高、无杂光干扰、且滤光装置不会发霉的双波长荧光分析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在灯管架上装有两种波长的灯管,将灯管置于暗箱顶部后方,在暗箱顶部中间设有观察罩。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波长荧光分析灯,其特征在于由暗箱(100)、观察罩(200)和灯管架(300),三大部分组成;观察罩(200)位于暗箱顶部(103)的中间位置,灯管架(200)位于暗箱(100)顶部后方;暗箱(100)的正面设有暗箱门(101),在侧面设有侧门(102);灯管架(200)的底部并排安装有长波紫外灯管(305、307)和短波紫外灯管(306);在短波紫外灯管外壁涂有碘-淀粉滤光膜或在短波紫外灯管外围装上碘-淀粉滤光片。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仁
申请(专利权)人:黄志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