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相微萃取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5157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固相微萃取加热装置,涉及实验装置技术,适用于固相微萃取实验;其包括:壳体、电热丝、连接装置、盲孔、电热套、底座、温度调节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电加热元件进行加热,温度调节控制器通过传输线与壳体内电加热元件连接,温度调节控制器上装有开关、温度调节旋钮、数字式温度显示屏,温度调节旋钮自由调节加热温度,采用数字式温度显示方式,直观地进行温度调节和显示;采用多工位、封闭式加热,加热套与工件接触良好,能确保瓶体受热的均匀、稳定。使用方便,整洁美观,节能安全,使用寿命长。(*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实验装置
,是一种适用于固相微萃取的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10 固相微萃取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快速、便捷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固相微萃取装置是专门适用于固相微萃取技术的一种专用装置,但是 目前市场上己有的固相微萃取装置存在诸多缺陷,无法满足分析工作者的 实验要求,尤其是缺少一种可直接安装在固相微萃取磁力搅拌器上使用的15封闭式加热装置。现有的固相微萃取装置是通过磁力搅拌器达到加热目的,而通过磁力 搅拌器对固相微萃取瓶进行加热, 一方面加热温度只能达到120'C左右, 常常无法满足实验要求;另一方面只能对瓶底进行局部加热,使固相微萃 取瓶整体受热不均匀,由于是敞开式加热,瓶体温度易随周围环境温度变20化,待测物温度无法控制,直接影响固相微萃取技术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重复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电加热装置,使其可直接放置在磁力搅 拌器上使用,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种种不足。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5 —种固相微萃取加热装置,适用于固相微萃取实验;其包括壳体、电热丝、连接装置、盲孔、电热套、底座;一柱形底封口的壳体容腔内固接有电热套,电热套的侧面及底面的外 表面与壳体相连;电热套内螺旋状布有电热丝,电热丝由耐温保温材料覆盖定位,电热 10 丝包围着多数个在耐温保温材料中形成的由上向下的盲孔,盲孔是微萃取 瓶加热工位,盲孔在圆上均匀分布,其直径与深度和微萃取瓶相适配;电 热丝两端穿出电热套和壳体,与电源、温度调节控制器相连;一底座,呈片状,能稳固放置在固相微萃取装置磁力搅拌平台上;在电热套的中心轴上设有一通孔,连接装置穿过通孔与底座可活动的 15 固接,使壳体和电热套能以连接装置为中心旋转。所述的加热装置,其所述壳体和电热套为圆柱形;盲孔为八个,可独 立放置固相微萃取瓶。所述的加热装置,其所述底座,为绝缘材料制作的圆盘或方盘;连接 装置,为一螺栓。20 所述的加热装置,其所述温度调节控制器通过传输线与壳体内电加热元件连接,温度调节控制器上装有开关、温度调节旋钮、数字式温度显示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电加热元件进行加热,温度调节旋钮 自由调节加热温度,采用数字式温度显示方式,直观地进行温度调节和显 示;采用多工位、封闭式加热,加热套与工件接触良好,能确保瓶体受热 的均匀、稳定。使用方便,整洁美观,节能安全,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l本技术的固相微萃取加热装置结构示意图,其中,图la为 俯视图;图lb为侧视剖面图。10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固相微萃取加热装置,适用于固相微萃取实验,其结构如图la、 图lb所示,包括壳体l、电热丝2、连接装置3、盲孔4、电热套5、底座6。一柱形碗状壳体l的容腔内固接有电热套5,电热套5的侧面及底面 15的外表面与壳体l相连。电热套5内螺旋状布有电热丝2,电热丝2由耐 温保温材料覆盖定位,电热丝2包围着多数个在耐温保温材料中形成的由 上向下的盲孔4,盲孔4是微萃取瓶加热工位,盲孔4在圆上均匀分布, 其直径与深度和微萃取瓶相适配。电热丝2两端穿出电热套5和壳体1, 与电源、温度调节控制器相连,并由温度调节控制器操控。本实施例中, 20壳体1和电热套5为圆柱形;盲孔4为八个,可独立放置八个固相微萃取瓶。一底座6,呈片状,为圆形,能稳固放置在固相微萃取装置磁力搅拌平台上,为绝缘材料制作。在电热套5的中心轴上设有一通孔7,连接装置3穿过通孔7与底座 6可活动的固接,使壳体1和电热套5能以连接装置3为中心旋转。连接 装置3可为一螺栓。 5 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1、 将本技术的固相微萃取加热装置的底座6,放置在固相微萃 取装置磁力搅拌平台上。2、 检査装置正常后,开启设备,为电热丝2通电。3、 以温度调节控制器控制加热装置的电热丝2加热温度,可调节温 10度,并通过数字显示于显示屏上。4、 当达到所需温度后,把盛有待测物的固相微萃取瓶放入盲孔4内, 盲孔4内固相微萃取瓶即可进行实验工作,电热套5通过旋转,便于方便 地调节固相微萃取瓶的工位。权利要求1、一种固相微萃取加热装置,适用于固相微萃取实验;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电热丝、连接装置、盲孔、电热套、底座;一柱形底封口的壳体容腔内固接有电热套,电热套的侧面及底面的外表面与壳体相连;电热套内螺旋状布有电热丝,电热丝由耐温保温材料覆盖定位,电热丝包围着多数个在耐温保温材料中形成的由上向下的盲孔,盲孔是微萃取瓶加热工位,盲孔在圆上均匀分布,其直径与深度和微萃取瓶相适配;电热丝两端穿出电热套和壳体,与电源、温度调节控制器相连;一底座,呈片状,能稳固放置在固相微萃取装置磁力搅拌平台上;在电热套的中心轴上设有一通孔,连接装置穿过通孔与底座可活动的固接,使壳体和电热套能以连接装置为中心旋转。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和电热套 15 为圆柱形;盲孔为八个,可独立放置固相微萃取瓶。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绝缘 材料制作的圆盘;连接装置,为一螺栓。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控制 器通过传输线与壳体内电加热元件连接,温度调节控制器上装有开关、温 度调节旋钮、数字式温度显示屏。专利摘要本技术一种固相微萃取加热装置,涉及实验装置技术,适用于固相微萃取实验;其包括壳体、电热丝、连接装置、盲孔、电热套、底座、温度调节控制器。本技术通过电加热元件进行加热,温度调节控制器通过传输线与壳体内电加热元件连接,温度调节控制器上装有开关、温度调节旋钮、数字式温度显示屏,温度调节旋钮自由调节加热温度,采用数字式温度显示方式,直观地进行温度调节和显示;采用多工位、封闭式加热,加热套与工件接触良好,能确保瓶体受热的均匀、稳定。使用方便,整洁美观,节能安全,使用寿命长。文档编号G01N1/44GK201053936SQ20072014928公开日2008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24日专利技术者周相娟, 常宇文, 伟 李, 华 许, 赵玉琪 申请人:北京市海淀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固相微萃取加热装置,适用于固相微萃取实验;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电热丝、连接装置、盲孔、电热套、底座;    一柱形底封口的壳体容腔内固接有电热套,电热套的侧面及底面的外表面与壳体相连;    电热套内螺旋状布有电热丝,电热丝由耐温保温材料覆盖定位,电热丝包围着多数个在耐温保温材料中形成的由上向下的盲孔,盲孔是微萃取瓶加热工位,盲孔在圆上均匀分布,其直径与深度和微萃取瓶相适配;电热丝两端穿出电热套和壳体,与电源、温度调节控制器相连;    一底座,呈片状,能稳固放置在固相微萃取装置磁力搅拌平台上;    在电热套的中心轴上设有一通孔,连接装置穿过通孔与底座可活动的固接,使壳体和电热套能以连接装置为中心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宇文赵玉琪李伟周相娟许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海淀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