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血吸虫循环抗原的药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3610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是由相互配合使用的固相载体和检测试剂组成的血吸虫病循不抗原检测药盒。其中的固相载体以PVC为支承基质,检测试剂为采用荧光素-抗荧光素多级放大系统放大的抗血吸虫循环抗原抗体酶结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药盒具有高灵敏度、快速及操作简单方便的优点,符合普及推广应用的实际要求。(*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应用血清学技术检测血吸虫病循环抗原时所用的药盒。在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中,检测人体内是否有血吸虫成虫或虫卵代谢物的存在,是诊断、治疗和疗效考核的重要判断依据,运用血清学技术进行检验是目前的主要检测手段。由于人体被感染后,虽经治疗并已痊愈,其体内因此所产生的抗体仍可保留较长时间,因而以往对抗体检测的方法和结果常常不能真实反映出体内是否还存在有活虫及活动性感染的程度,也不便准确判断和考核治疗效果,现已逐渐被可直接反映体内有活虫寄生因而更具诊断意义的对循环抗原的检测所代替。经长期研究,现已了解这些循环抗原可包括如成虫表膜抗原、肠相关抗原等由血吸虫成虫排泄释放入患者血中的虫源性抗原和由毛蚴分泌物进入循环系统而形成的虫卵源性抗原等几大类。经电泳分析表明它们是由蛋白质、多糖和核糖核酸等几类大分子物质的数十种抗原组分组成的十分复杂的抗原谱。由于这些循环抗原在感染患者血清中的浓度一般都很低,加之这众多的抗原成分在是否具有诊断意义及诊断价值的大小上又各不相同,因而增加了对具有病原学诊断意义和价值的循环抗原检测工作的困难和难度。在目前的血吸虫病循环抗原检测中,报道较多的一类是用由不同抗原制备得到的单克降抗体进行特异性检测的方法。例如,严自助等人曾在《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0.Vol.8(3)中报道了用肠相关阴极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直接法斑点酶联试验检测的方法;在《上海免疫学杂志》1991.Vol.11(3)中又报道了采用循环虫卵可溶性糖蛋白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直接法斑点酶联试验检测循环虫卵抗原的方法。裘丽姝等人在上述前种杂志的同一期中报道了采用成虫表膜抗原的单克隆抗体进行检测的方法。周蕊等人在该杂志1990年的第4期中也报道了用血吸虫的排泄分泌抗原(S.ESA)制备的单克隆抗体的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检测方法。虽然这种由某种特定抗原所得到的单克隆抗体对该种抗原可具有排除其它干扰因素的较高特异选择性,但由前述内容可知,在成分众多的复杂抗原谱中,其这种特异性的作用范围毕竟过于局限,且所检出抗原的诊断意义有无或大小也尚属待测。这些存在问题有些在上述有关文献中也已有所论及。由于在检测中对处于低水平状态的循环抗原检测的敏感性不高导致了其在实际使用中的检出率和准确性很难达到如文献中所报道的水平,尤其是对轻度感染的检测影响更为明显。除此以外,上述文献报道的检测多采用斑点法,其操作步骤多,要求及控制条件较严格,对某些偏远穷困地区而言甚至可称是难以实现的苛求,而且检测所用的时间长,材料浪费也较大,这些也造成了普遍推广应用中的困难。本申请内容的专利技术人在《免疫学杂志》1988.Vol.4(1)中曾报道过一种由可同时针对虫源性和虫卵源性等多种抗原所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免疫血清,利用生物素-亲合素系统(BAS)多级放大原理的抗原探针进行检测的方法。虽然就某一特定抗原而言,多克隆抗体在某些方面可能不及单克隆抗体的特异选择性高,但由于其是经专门选择的动物由实验室制备得到的,而且是可针对血吸虫病多种循环抗原,因此其不仅在排除其它寄生虫感染干扰而仅针对血吸虫抗原上具有必要的特异性,而且对各种循环抗原而言的总敏感性和检出率明显提高。但由于其检测方法仍未能克服斑点法所固有的缺点,例如在为广泛普及使用所必须的简化操作和对各种简陋或恶劣环境条件的广泛适应性,以及在进一步提高检测准确性,尤其是对低感染度检测的敏感性和检出率等方面都还有着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正是为进一步提高检测水平和简化操作并可对各种环境条件都有广泛适应性而提供一种检测血吸虫循环抗原,尤其是以多克隆抗体为基础检测血吸虫循环抗原的检测工具,即通常所称的药盒。本专利技术的检测药盒仍包括有应相互配合使用的固相载体与检测试剂两部分组成。其中的固相载体以聚氯乙烯(PVC)材料为支承基质。由于现在已知PVC材料本身就具有该载体应具备的吸附抗循环抗原抗体的作用,因此所说的固相载体可以就采用此材料构成的支承基质本身。目前除PVC材料外,也有采用如硝酸纤维薄膜或其它适当材料形式的固相载体,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说的固相载体除上述形式外,也可以为在PVC基质材料表面以各种形式被覆有其它适当材料膜层的复合形式,例如本专利技术优先推荐的是被覆有硝酸纤维膜层的复合载体形式。本专利技术所说的检测试剂是有A、B两组分的混合液体形式。其中组分A为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抗荧光素抗体,组分B为用荧光素标记的抗血吸虫循环抗原抗体。组分A中的抗荧光素抗体可由常规免疫注射法制备动物的高效价抗荧光素抗体,免疫血清纯化后用过碘酸钠法标记上HRP。实验证明,在用HRP标记时,以使每个抗荧光素抗体分子平均结合1.5-2个HRP分子为好,低于或高于此值可因HRP量不足或过量可能造成在用显色剂显色时的显色不足或非特异性显色等不利影响,不同程度地影响显色准确性。组分B中的抗血吸虫循环抗原抗体由前述内容可知,虽不必完全排除使用单克隆抗体,但经使用单株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比较,在试验方法特异性很好的情况下,后者明显优于前者,因此建议以采用可同时针对虫源性和虫卵源性等多种抗原的多克隆抗体为佳,它们均可由普通免疫方法制备得到,经纯化后再按常规方法用荧光素标记而成。实验结果显示,用荧光素(F)标记抗循环抗原抗体(P)时,每毫升被标记抗体中的F/P的克分子比值为1-2为佳,比值过大因易出现多个抗体的空间位阻等原因反而可能产生不利影响。与一般免疫试验一样,检测试剂中各组分因其制备的原料源和/或方法等原因,使用效果上会有所差异,即使同批制备出的各组分在混合时的混配比例不同检测效果也不相同。因此,除在通常试剂中均必不可少的缓冲液、无机盐及表面活性剂等成分外,组分A与组分B各自的最佳使用浓度或/和最适混配比例均可由常规免疫试验的棋盘式方阵最佳滴度选择确定。在上述内容基础上,经反复试验和比较发现,如能将所用的固相载体由通常的平面板形式改为带有可盛纳液体的适当形式的凹窝式,例如带有一个或数个柱状或半球状凹窝等形式,可进一步提高检测效果和水平,并且操作也很方便。尤其当采用有被覆膜层的复合式固相载体时,所复合的膜层仅被覆在凹窝的底表面与把包括凹窝侧壁在内的全部表面都被覆上膜层相比效果相近,但前者至少在经济上讲是更可取的。由上述内容不难看出,本专利技术检测药盒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检测试剂中利用了优于BAS系统的荧光素-抗荧光素抗体系统的多级放大作用和原理。利用具有半抗原性质的小分子荧光素与大分子的抗荧光素抗体间很高的特异亲合性可产生多级放大作用近来虽有报道,但在本专利技术上述内容提出之前,在对寄生虫病,尤其是对血吸虫病循环抗原的检测中却未见被有效地应用。加之对固相载体形式的改进和最佳形式的选择,使得本专利技术的检测工具无论在操作方法的简易性、检测所用时间的长短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程度和广泛适应性,还是在检测效果和水平,尤其是对低感染度的检测水平上均远远优于前述文献中的各种方法。例如在操作方法上,检测中必不可少的冲洗用水可用自来水或井水、河水等任何水源的洁净水代替在斑点法中所严格要求使用的蒸馏水及缓冲液,并且也完全省却了通常为斑点法所不可少的恒温箱、烘烤箱、摇床等仪器设备;被检者的血样既可以为通常所用的血清,也可以为未加分离的全血;检测耗时也可由斑点法的数小时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检测血吸虫病循环抗原的药盒,包括相互配合使用的固相载体和检测试剂两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固相载体采用聚氯乙烯材料为支承基质,检测试剂为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荧光素抗体与用荧光素标记的抗血吸虫循环抗原抗体的混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世涛王秀珍周肇西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