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方法和用于分析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2375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使用色谱条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的色谱载体至少具有一个结合区,有一种能与被分析物结合的捕集物质2直接固定于该区,或者通过捕集物质3间接固定于该区,而捕集物质3能同时与被分析物和捕集物质2二者结合;或者有一种捕集物质4固定在捕集物质2所固定的区域的下游区域,捕集物质4能单一地与捕集物质1结合,而捕集物质1单一地与被分析物结合,或者与被分析物竞争而单一地与捕集物质2结合;而捕集物质1和标记物构成的示踪物预先设置在所述结合区的上游区域,或者在加入样品时加在该处,其设置和加入方式可使示踪物能进行色谱展开;所述分析方法包括在加入样品时将明胶加在所述结合区的上游区域,或者将明胶预先设置在所述结合区的上游区域,但不包括预先设置示踪物的区域。(*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分析方法和用于分析的装置,具体涉及使用色谱条的分析方法以及用于该分析方法的装置。
技术介绍
使用色谱条的分析方法是一种快速而方便的分析方法。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60-19226,1-63865和3-176659中所说明的,色谱条具有一色谱载体,在色谱载体中载有示踪物,示踪物包含能与被分析物单一地结合的物质(本专利技术中称为捕集物质1)以及一种标记物,它们的安排方式是使示踪物可实现色谱展开;或者在加入样品的同时加入示踪物而有一种能与被分析物单一地结合的物质(本专利技术中称为捕集物质2)固定于其下游区域。当样品溶液加至色谱载体上载有示踪物的区域,或当样品溶液与示踪物同时加至色谱载体上时,被分析物与示踪物结合,而结合有被分析物的示踪物以及未结合有被分析物的示踪物都沿纵向(即下游方向)展开。当示踪物到达捕集物质2被固定的区域时,只有被分析物(示踪物结合于其上)与捕集物质2结合,示踪物就聚集在该处,而被分析物未结合于其上的示踪物将在下游方向流出。于是,被分析物在水性样品溶液中的存在及其数量,就可从捕集物质2被固定的区域处的颜色显现而得知。此外,与本专利技术相关连,日本专利申请公开3-176659说明了用明胶覆盖本专利技术称为标记区的区域的全部或一部分。这类使用色谱条的分析方法可在短时间内进行分析,而且处理方便,但仍有一些方面需要改进,例如提高被分析物的检测灵敏度。因此,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色谱条的分析方法,其检测灵敏度得到提高;并提供一种用于所述分析的装置,其检测灵敏度得到提高。专利技术概述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当在加入样品时将明胶加至色谱载体的某一特定位置,或事先将其设置在色谱载体的某一特定位置,现有的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可在许多方面得到改进,例如检测灵敏度可显著提高,检测时间可缩短,而夹层方法中的前区(pro-zone)现象可减少。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是一种使用色谱条的分析方法,色谱条的色谱载体至少具有一个结合区,在该区中有一种能与被分析物结合的捕集物质2,它直接固定于该区,或通过一种既能与被分析物结合又能与捕集物质2结合的捕集物质3而间接固定于其上;或者在固定捕集物质2的区域的下游部分,固定有捕集物质4,它能单一地与捕集物质1结合,(捕集物质1可与被分析物单一地结合,或通过与被分析物的竞争而与捕集物质2结合);而在所述结合区的上游区域,事先配置有示踪物(包含捕集物质1和标记物),或在加入样品时加入该种示踪物,设置或加入的方式可使示踪物进行色谱展开;所述分析方法包括在加入样品时在所述结合区的上游区域加入明胶,或者预先在所述结合区的上游区域设置明胶,但不包括已预先配置示踪物的区域(此区域在下文称为标记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是一种分析用工具,它至少包括前述的色谱条和明胶,或包括设置有明胶的色谱条,其中明胶预先设置于所述色谱载体结合区的上游区域,但不包括标记区。附图简单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色谱条的说明。图2是用本专利技术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的结果示意图(实施例2)。图3是用本专利技术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的结果示意图(实施例3)。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最佳方式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测定其在样品中的存在或数量的被分析物没有特别限制,前提是存在与被分析物单一地结合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的例子包括其中引入了生物素的化合物(抗生物素蛋白与其单一地结合的化合物);含有抗生物素蛋白的化合物;互补DNA;具有抗原性的化合物或半抗原;与某种抗原的抗体单一地结合的化合物;与其抗原单一地结合的抗体或抗体片段;与糖配体单一地结合的外源凝集素和与外源凝集素单一地结合的糖配体;以及与受体单一地结合的配体和与配体单一地结合的受体。当然,这些结合反应具有高反应活性或亲和性时,检测灵敏度就高。这些分析物的例子包括微生物;病毒;抗原,如致病微生物、病毒之类的特异性抗原,以及前列腺癌之类的肿瘤的标示抗原;抗体,如由微生物、病毒等感染诱发的抗体,自身抗体之类的抗体,以及急性期蛋白抗原之类的特异性抗体;粪便的血红蛋白或血红蛋白特异性抗原;细胞,如培育出某种特异性抗原的细胞,具有某种特异性糖配体的细胞,以及具有某种特异性受体的细胞;激素,如甲状腺激素,甲状旁腺激素,生殖腺剌激之类的激素,以及生理上活泼的蛋白或肽(如细胞因子和monokine等);蛋白或糖蛋白,如酶、含蛋白多糖、γ-精蛋白(seminoprotein)、和淀粉状蛋白前体等;血液中的低分子化学物质或药物;信号转移控制因子,如拮抗剂、颉顽药等;血栓溶解/血液凝固控制因子;基因表达控制因子;细胞粘连分子;外源凝集素,如免疫调节剂外源凝集素等;以及RNA,DNA等核酸。尤其是,可用粪便、尿等作为非侵害性的样品。捕集物质1包括一种通过捕集被分析物而与它单一地结合的化合物,或者与被分析物竞争而与捕集物质2单一地结合的化合物。即当被分析物是一种抗原时,捕集物质1是一种与该抗原单一地结合的抗体或抗体片段(下文“抗体”包括与抗原单一地结合的抗体片段),或者捕集物质1是一种与抗体单一地结合的抗原或化合物(下文“抗原”包括与抗体单一地结合的化合物);而当被分析物是一种抗体时,捕集物质1是一种抗原或抗体。同样,当被分析物是一种配体(或是具有配体的化合物)时,捕集物质1是一种受体(或具有受体的化合物)或是一种配体;而当被分析物是一种受体时,则捕集物质1是一种配体或受体。在某些情况下,捕集物质1通过被分析物而单一地结合于捕集物质3,结果使它通过捕集物质3而与捕集物质2结合。被分析物与捕集物质1的结合可以是可逆的,也可以是不可逆的,但亲和性太低时,检测灵敏度降低。在捕集物质1中加入标记物就形成示踪物。在捕集物质1中加入标记物的方法,可以通过吸收或掺入,或是通过氢键或共价键使它们结合。简言之,标记物加入的方式应使捕集物质1不容易与它脱离,并且能被捕集物质2或被分析物识别。当捕集物质1与被分析物、捕集物质2(将在下文说明)、或捕集物质4(也将在下文说明)结合时,标记物就产生一个信号(即一种颜色),以表明其存在。较好的是标记物由不溶于水或防水性差的微颗粒构成。较好的标记物的例子包括金胶体等金属胶体和硒胶体等非金属胶体;有机胶体;染料颗粒;着色聚苯乙烯等着色的有机聚合物;其中包封有显色剂的脂质体等油质微粒。当胶体等不显现颜色时,就加入显色剂。显色剂的例子包括在可见光区域显色的物质,也包括萤光物质或在紫外区域显色的物质。通过设置在结合区中的酶之类物质而显现颜色(包括萤光)的物质也属于本专利技术的显色剂。当将样品溶液加至色谱条上时,示踪物(它本身或者它与被分析物结合的形式)就在色谱载体中展开和迁移。示踪物能够以溶液(或悬浮液)形式使用,但可通过冰冻干燥等方法以粉末形式保存。示踪物有两种设置方法,使其可用水性溶剂在色谱载体上实现色谱展开。第一种方法是,将一段浸透过示踪物水溶液然后干燥的色谱载体,预先放置在结合区(结合区将在下文说明)上游处的基底材料或色谱载体上,与结合区相隔一定距离。在这种方法中,设置示踪物的位置称为标记区。第二种方法是,在加入样品时将示踪物加在色谱载体上。因此,在这种方法中,色谱条上没有标记区。捕集物质2通过被分析物而与带有被分析物的示踪物结合,或者通过捕集物质1而与带有捕集物质1的示踪物结合。在后一种通过捕集物质1而结合的情况中,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村彻
申请(专利权)人:大纳宝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