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筛选作用于鱼尼丁受体的药物的荧光探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1815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筛选作用于鱼尼丁受体的药物的荧光探针,该探针结构式如式(I)所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筛选作用于鱼尼丁受体的药物的荧光探针
本专利技术属于荧光探针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筛选作用于鱼尼丁受体的药物的荧光探针。技术背景分布于细胞质内的内质网/肌质网(ER/SR)膜上的鱼尼丁受体是负责钙离子释放的主要通道。在哺乳动物中,其分为3个亚型,即RyR1,RyR2,RyR3,他们主要分别位于骨骼肌、心肌和脑组织中。与哺乳动物相比,鸟类、两栖动物和鱼类只有两个鱼尼丁受体,即RyRA和RyRB。RyRA受体类似于哺乳动物的RyRl亚型,而RyRB则更接近于RyR3亚型。而鱼尼丁受体在昆虫中只有一种:RyR,经过研究发现,在不同昆虫之间鱼尼丁受体在氨基酸序列上非常类似,但与哺乳动物相比则具有很大的差异性。鱼尼丁受体RyR在农药研究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昆虫鱼尼丁受体与哺乳动物存在这种结构差异,因此针对昆虫的鱼尼丁受体RyR设计获得的昆虫鱼尼丁受体抑制剂或激动剂可以作为绿色农药的杀虫剂保护农作物并且不危害人类健康。目前为了筛选作用于昆虫鱼尼丁受体的药物,一般采用测试昆虫细胞钙离子流的方法,这种方法中使用非常昂贵的钙离子结合指示剂,例如:Fura-2,Fura-4等,根据细胞内钙离子流的变化来判断药物是否作用于昆虫的钙离子通道,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不能判断药物是否选择性作用于昆虫的鱼尼丁受体,因为调控昆虫细胞钙离子浓度的通道除RyR之外还有电压门控性钙离子通道,代谢型离子通道,G蛋白偶联受体,还有1,4,5-三磷酸肌醇受体IP3R等(ApicultureofChina,2011年10-12月中旬刊第62卷,P12-15)。综上所述,如果能够获得对昆虫鱼尼丁受体选择性识别,并带有荧光特性的探针化合物,将能够为筛选针对昆虫鱼尼丁受体的药物提供新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靶向昆虫鱼尼丁受体的用于筛选作用于鱼尼丁受体的药物的荧光探针。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筛选作用于鱼尼丁受体的药物的荧光探针的用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一种用于筛选作用于鱼尼丁受体的药物的荧光探针,结构式如式(I)所示:其中,R1选自氢原子,甲基,F,Cl或Br;R2选自(A-1)、(A-2)、(A-3)或(A-4);R3为(A-5);R1选自氢原子或Cl;R2选自(A-1)、(A-2)、(A-3)或(A-4);R3选自(A-5)。较好地,R1选自氢原子;R2选自(A-1)、(A-2)、(A-3)或(A-4);R3选自(A-5)。较好地,R1选自Cl;R2选自(A-1)、(A-2)、(A-3)或(A-4);R3选自(A-5)。上述荧光探针筛选作用于鱼尼丁受体的药物的用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筛选作用于鱼尼丁受体的药物的荧光探针,能够直接与昆虫细胞体系中存在的RyR受体特异性结合,并能够被其他的昆虫鱼尼丁受体结合药物所置换,从而能够用于筛选与昆虫RyR受体相互作用的药物。附图说明图1为荧光探针I-A1的激发及发射荧光谱图;图2为荧光探针I-A2的激发及发射荧光谱图;图3为荧光探针I-A3的激发及发射荧光谱图;图4为荧光探针I-A4的激发及发射荧光谱图;图5为荧光探针I-A1-1的激发及发射荧光谱图;图6为荧光探针I-A2-1的激发及发射荧光谱图;图7为荧光探针I-A3-1的激发及发射荧光谱图;图8为荧光探针I-A4-1的激发及发射荧光谱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设计理念是提供一种用于筛选作用于鱼尼丁受体的药物的荧光探针,荧光探针含有邻苯二甲酸二酰胺结构,能够被鱼尼丁受体有效识别,当体系中存在与鱼尼丁受体相互作用的未知药物分子时,未知药物分子与荧光探针产生竞争而导致荧光强度的变化,从而通过测试荧光探针在细胞体系中产生的荧光信号变化,达到发现和筛选昆虫RyR特异性农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用于筛选作用于鱼尼丁受体的药物的荧光探针可以通过下述方法合成制备而获得:R1选自氢原子,甲基,F,Cl或Br;R2选自(A-1)、(A-2)、(A-3)或(A-4);R3为(A-5);邻苯二甲酸酐原料与R2NH2反应时一般在适当溶剂中在室温或加热条件下反应。适当的溶剂可以是N,N-二甲基甲酰胺(DMF),二氯甲烷(DCM),甲苯,四氢呋喃以及吡啶等有机溶剂。反应的温度一般为室温至100℃反应3小时至48小时,较好地在室温至80℃反应3-24小时即可完成。所取得的目标产物可以通过硅胶柱分离、重结晶、或者使用半制备液相色谱分离获得。第二步的酰胺化反应通常在高氯酸和乙酸酐的存在下搅拌加热数小时,然后将得到的固体中间产物与R3NH2在有机碱存在下在有机溶剂中进行缩合。高氯酸和乙酸酐的用量通常为500毫克苯甲酸反应物使用0.28毫升高氯酸和2.3毫升乙酸酐,反应温度一般为室温至100℃,反应时间为3小时至24小时,较好地在室温至60℃反应3-12小时即可得到沉淀析出完成中间产物的制备。析出的中间产物经乙醚洗涤后即可进行下一步反应。固体中间产物与R3NH2的缩合反应所使用的溶剂可以是N,N-二甲基甲酰胺(DMF),甲苯,四氢呋喃以及吡啶等,所使用的有机碱可以是4-二甲氨基吡啶,二乙胺,二异丙基乙胺等。反应温度一般为室温至80℃,反应时间为2小时至48小时。通常在室温反应12小时即可完成。反应产物通过在乙醚中析出过滤即可完成。用于筛选作用于鱼尼丁受体的药物的荧光探针,其结构式(I)中的R3还可以选自表1列举的具有不同激发波长的其他荧光团:表1下面能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用于筛选作用于鱼尼丁受体的药物的荧光探针,用下述方法制成:1)化合物2-(叔丁基氨基甲酰基)苯甲酸(中间体S-1-1)的制备:将邻苯二甲酸酐(1.48g)分散于12毫升无水二氯甲烷中,在30℃下,向所得悬浮液中缓慢加入(A-1)-NH2(0.73g)并搅拌3h。过滤生成的沉淀物,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进行洗涤,得到白色固体1.83g。收率83%。2)荧光探针I-A1的制备:将2-(叔丁基氨基甲酰基)苯甲酸(500mg)溶于2.3毫升乙酸酐中,在30℃下,向所得悬浮液中缓慢加入0.28毫升高氯酸并搅拌4h。过滤生成的沉淀物,用乙醚进行洗涤。将白色沉淀物(540mg)溶于7毫升无水四氢呋喃中,加入7-氨基-4-甲基香豆素(374mg)和0.74毫升无水三乙胺,将反应混合物在室温条件下搅拌过夜。过滤生成的沉淀物,用乙醚进行洗涤,得到白色固体(467mg)。收率55%。1HNMR(600MHz,DMSO)δ10.68(s,1H),7.84(s,1H),7.79(s,1H),7.74(d,J=8.7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筛选作用于鱼尼丁受体的药物的荧光探针,其特征是结构式如式(I)所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筛选作用于鱼尼丁受体的药物的荧光探针,其特征是结构式如式(I)所示:



其中,
R1选自氢原子,甲基,F,Cl或Br;
R2选自(A-1)、(A-2)、(A-3)或(A-4);



R3为(A-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荧光探针,其特征是所述R1选自氢原子或Cl;R2选自(A-1)、(A-2)、(A-3)或(A-4);R3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清志李子真刘胜男姜恒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