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聚烯烃覆铁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1435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塑料改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改性聚烯烃覆铁膜,所述改性聚烯烃覆铁膜由以下原料组成:低分子量三元聚丙烯87%以及丙烯酸衍生物13%进行熔融接枝制得三层共挤覆铁层膜,所述改性聚烯烃覆铁膜包括以下三层,自上而下依次为:上表层聚丙烯、中间层改性聚丙烯以及覆铁层改性聚丙烯,上表层聚丙烯选用耐温高的均聚聚丙烯,中间层改性聚丙烯选用二元聚丙烯及丙烯酸共聚物共混,并添加偶联剂增加相容性及与覆铁层的层间结合力,该改性聚烯烃覆铁膜,与传统覆膜铁所使用的PVC材料相比,本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无外添加的增塑剂,发泡剂等助剂,产品更符合环保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性聚烯烃覆铁膜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改性
,具体为改性聚烯烃覆铁膜。
技术介绍
覆膜铁是将塑料薄膜与金属板通过适当工艺进行粘合,从而制得了一种新型的包装材料,从而实现塑料包装与金属包装的完美结合。覆膜铁最初用于制罐工艺,代替传统的马口铁材料,如今已发展到家电面板,家居建材,船舶内装等行业。覆在金属板表面的膜称为覆铁膜,其可以是单层塑料薄膜也可以是多层结构复合膜。塑料薄膜与金属板粘合有两种工艺:一是湿法涂胶工艺,采用溶剂型胶粘剂,先将胶粘剂用溶剂稀释后涂布在塑料薄膜表面,经过烘干后再与金属板覆板贴牢;二是干式热压工艺,采用高温高压覆膜,使覆铁膜的覆铁层快速熔融,通过压力胶辊的挤压,实现与金属基板的热熔贴合。然而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①湿法涂胶工艺使用的PVC材料,其在其制造过程中会添加增塑剂,发泡剂等加工助剂,其成品在使用时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②由于湿法涂胶工艺生产过程中使用有机溶剂,会有废气产生,同时成品中的溶剂残留也不利于人体健康,不是完全绿色环保。③采用湿法涂胶工艺生产的过程中,由于溶剂需要烘干,覆膜铁容易产生气泡,从而造成外观缺陷并降低膜与铁之间的结合力。④在覆膜铁后续再加工过程中,对于拉伸性能和收缩率要求高的产品,采用单层流延或吹塑法制得的改性聚乙烯覆铁膜就不能满足。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改性聚烯烃覆铁膜,本专利技术主要应用于覆膜铁的制造加工,采用的是干式热压工艺,与湿法涂胶工艺相比,干式热压工艺更环保,覆板强度更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改性聚烯烃覆铁膜,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改性聚烯烃覆铁膜,所述改性聚烯烃覆铁膜由以下原料组成:低分子量三元聚丙烯87%以及丙烯酸衍生物13%进行熔融接枝制得三层共挤覆铁层膜。所述改性聚烯烃覆铁膜包括以下三层,自上而下依次为:上表层聚丙烯、中间层改性聚丙烯以及覆铁层改性聚丙烯;上表层聚丙烯选用耐温高的均聚聚丙烯,中间层改性聚丙烯选用二元聚丙烯及丙烯酸共聚物共混,并添加偶联剂增加相容性及与覆铁层的层间结合力。所述改性聚烯烃覆铁膜的制备:第一步:准备好低分子量三元聚丙烯87%以及丙烯酸衍生物13%;第二步:将上表层聚丙烯、中间层改性聚丙烯以及覆铁层改性聚丙烯所需要材料分别加入料斗中,通过三层共挤设备挤出流延制造,流延温度220-230℃,流延后冷却收卷成膜;第三步:在流延机组挤出机料斗分别加入以下粒子:上表层聚丙烯添加100%的均聚聚丙烯,中间层改性聚丙烯三个加料口分别添加94.5%的二元聚丙烯,5%丙烯酸共聚物和1.5%的偶联剂,内层覆铁层改性聚丙烯添加100%的覆铁层改性聚烯烃粒子。再通过共挤出方式得到三层结构薄膜,薄膜从挤出机模头成膜后立即经冷却辊冷却,再经过电晕、切边、收卷工艺,制得需要宽度的半成品薄膜。流延机制得的半成品塑化定型48小时后,经检品机检品分切成客户需要的尺寸和米数。(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改性聚烯烃覆铁膜,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改性聚烯烃覆铁膜,与传统覆膜铁所使用的PVC材料相比,本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无外添加的增塑剂,发泡剂等助剂,产品更符合环保要求。2、该改性聚烯烃覆铁膜,与湿式涂胶工艺生产覆膜铁相比,使用本产品采用的式干法热压工艺,可有效避免覆膜铁成品溶剂残留和容易产生气泡的缺陷。3、该改性聚烯烃覆铁膜,本产品具有更高的撕裂强度、拉伸强度和更小的收缩率,可提高覆膜铁冲压时对形变和延伸的要求,不容易出现断裂或脱层现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改性聚烯烃覆铁膜,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改性聚烯烃覆铁膜,所述改性聚烯烃覆铁膜由以下原料组成:低分子量三元聚丙烯87%以及丙烯酸衍生物13%进行熔融接枝制得三层共挤覆铁层膜。所述改性聚烯烃覆铁膜包括以下三层,自上而下依次为:上表层聚丙烯、中间层改性聚丙烯以及覆铁层改性聚丙烯;上表层聚丙烯选用耐温高的均聚聚丙烯,中间层改性聚丙烯选用二元聚丙烯及丙烯酸共聚物共混,并添加偶联剂增加相容性及与覆铁层的层间结合力。所述改性聚烯烃覆铁膜的制备:第一步:准备好低分子量三元聚丙烯87%以及丙烯酸衍生物13%;第二步:将上表层聚丙烯、中间层改性聚丙烯以及覆铁层改性聚丙烯所需要材料分别加入料斗中,通过三层共挤设备挤出流延制造,流延温度220-230℃,流延后冷却收卷成膜;第三步:在流延机组挤出机料斗分别加入以下粒子:上表层添加100%的均聚聚丙烯,中间层三个加料口分别添加94.5%的二元聚丙烯,5%丙烯酸共聚物和1.5%的偶联剂,内层添加100%的覆铁层改性聚烯烃粒子。再通过共挤出方式得到三层结构薄膜,薄膜从挤出机模头成膜后立即经冷却辊冷却,再经过电晕、切边、收卷工艺,制得需要宽度的半成品薄膜。流延机制得的半成品塑化定型48小时后,经检品机检品分切成客户需要的尺寸和米数。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改性聚烯烃覆铁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改性聚烯烃覆铁膜,所述改性聚烯烃覆铁膜由以下原料组成:低分子量三元聚丙烯87%以及丙烯酸衍生物13%进行熔融接枝制得三层共挤覆铁层膜。/n

【技术特征摘要】
1.改性聚烯烃覆铁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改性聚烯烃覆铁膜,所述改性聚烯烃覆铁膜由以下原料组成:低分子量三元聚丙烯87%以及丙烯酸衍生物13%进行熔融接枝制得三层共挤覆铁层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聚烯烃覆铁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烯烃覆铁膜包括以下三层,自上而下依次为:上表层聚丙烯、中间层改性聚丙烯以及覆铁层改性聚丙烯;
上表层聚丙烯选用耐温高的均聚聚丙烯,中间层改性聚丙烯选用二元聚丙烯及丙烯酸共聚物共混,并添加偶联剂增加相容性及与覆铁层的层间结合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性聚烯烃覆铁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烯烃覆铁膜的制备:第一步:准备好低分子量三元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叶心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