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低晶点中粘度PE自粘保护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7364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PE自粘膜领域,且公开了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低晶点中粘度PE自粘保护膜,包括装饰层,装饰层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骨架层,骨架层的顶部大小与装饰层的底部大小相互契合,骨架层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粘连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该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低晶点中粘度PE自粘保护膜,外界空气通过引风口和蓄风口侧边的扩孔的梯形结构将传输至蓄风口内部的空气流速加快传输至连通孔内部,从而推动连通孔内部的摩擦绒毛进行晃动,使摩擦绒毛与摩擦垫进行摩擦产生细微的静电传输至粘连层上,从而达到不定期补充保护膜静电的效果,避免因保护膜上静电散逸过多导致保护膜出现脱落或者局部鼓包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低晶点中粘度PE自粘保护膜
本技术涉及PE自粘膜领域,尤其涉及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低晶点中粘度PE自粘保护膜。
技术介绍
PE材质自粘膜电膜就是以静电吸附力为粘力,是完全没有胶水的一种保护膜,主要应用于电子元器件、塑胶注塑片材、电镀产品等表面保护。以其无残胶、易加工、环保的特性被市场广泛接受。但是该保护膜由于不具备粘胶而是通过静电吸附达到的粘连效果,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者外界的局部干扰导致保护膜上静电散逸,从而是保护膜出现脱落或者局部鼓包的情况发生,为此,我们提出了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低晶点中粘度PE自粘保护膜。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低晶点中粘度PE自粘保护膜。(二)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低晶点中粘度PE自粘保护膜,包括装饰层,所述装饰层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骨架层,骨架层的顶部大小与装饰层的底部大小相互契合,所述骨架层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粘连层,粘连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低晶点中粘度PE自粘保护膜,包括装饰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层(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骨架层(2),所述骨架层(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粘连层(3),所述装饰层(1)的顶部横向开设有引风口(4),所述骨架层(2)的顶部纵向开设有蓄风口(5),所述骨架层(2)的顶部壁面上开设有连通孔(6),两组所述蓄风口(5)相互靠近的一侧对应位置壁面均开始有扩孔(7),所述粘连层(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摩擦垫(8),所述装饰层(1)的底部设置有摩擦绒毛(9)。/n

【技术特征摘要】
1.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低晶点中粘度PE自粘保护膜,包括装饰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层(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骨架层(2),所述骨架层(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粘连层(3),所述装饰层(1)的顶部横向开设有引风口(4),所述骨架层(2)的顶部纵向开设有蓄风口(5),所述骨架层(2)的顶部壁面上开设有连通孔(6),两组所述蓄风口(5)相互靠近的一侧对应位置壁面均开始有扩孔(7),所述粘连层(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摩擦垫(8),所述装饰层(1)的底部设置有摩擦绒毛(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低晶点中粘度PE自粘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蓄风口(5)为两组,两组蓄风口(5)分别布置在骨架层(2)的顶部左右两侧位置上,蓄风口(5)的底部贯穿骨架层(2)的底部壁面与粘连层(3)的顶部相互契合,且引风口(4)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对应位置的蓄风口(5)相互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茂金属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叶心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