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紧固件隐藏式井道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5296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紧固件隐藏式井道框架,包括四方体框架,四方体框架包括四根立柱和若干连接在每两根立柱之间的横杆组件,四方体框架的各个侧面设有井道壁;横杆组件包括横档以及两个“L”型连接件,“L”型连接件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连接边以及第二连接边;第一连接边靠近第二连接边的一侧设有螺钉使其与横档连接,第一连接边的另一侧设有隐藏式螺栓结构,以使得“L”型连接件沿着设置螺钉的一面压合连接固定在立柱侧壁上,且第二连接边贴靠在立柱的另一侧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紧固件隐藏式井道框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安装工序简单,安装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紧固件隐藏式井道框架
本技术涉及电梯
,具体地说是一种紧固件隐藏式井道框架。
技术介绍
井道框架在技术方案上主要采用钢架结构和铝合金结构两种模式,其中铝合金结构具有自重较轻,运输和安装成本较低、避免现场焊接等优势,由立柱、横档、玻璃及型材门框等结构通过螺丝固定和玻璃胶粘合而成。但是,传统家用电梯的铝合金框架由立柱、横档、压条组成,其中立柱与横档的连接采用钣金类角形件与T型螺栓固定而成。由于铝合金框架多适用于别墅电梯或者观光电梯,无论内外,均可看到横档与立柱连接处的密集螺栓,不仅严重影响美观,也极其影响安装效率;并且工地现场难有固定的工装协助安装,会造成极大的加工误差,装配时误差累积会严重影响产品的尺寸精度;电梯井道框架零件众多,现场安装不易管理,容易造成零件漏装或误装等问题,影响产品质量;电梯安装人员不熟悉铝合金框架的安装,同时玻璃安装对质量要求较高,现有技术中玻璃安装难度大且安装质量难以控制保证(比如玻璃胶难以均匀喷涂),同时会直接影响框架的整体美观度。基于上述现有井道电梯安装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尚未有相关的解决方案;因此迫切需要寻求有效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安装工序简单,安装效率高的紧固件隐藏式井道框架。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紧固件隐藏式井道框架,包括四根立柱,每两根相邻立柱之间沿高度方向设有若干横杆组件,以使得四根所述的立柱合围形成四方体框架,所述四方体框架的各个侧面设有井道壁,所述四方体框架下端的一个侧面设有门区模块;所述的横杆组件包括横档以及两个“L”型连接件,所述“L”型连接件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连接边以及第二连接边;所述第一连接边靠近第二连接边的一侧设有螺钉使其与横档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边的另一侧设有隐藏式紧固结构,以使得所述的“L”型连接件沿着设置螺钉的一面压合连接固定在立柱侧壁上,且所述的第二连接边贴靠在立柱的另一侧壁上。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的井道框架结构中,在任意两根立柱之间通过横杆组件进行模块化安装,通过横杆组件的预装,简化安装步骤,不会因为连接部件过多而造成零部件的遗漏,提高安装效率;并且,横杆组件与立柱的安装结构中对紧固结构进行隐藏式的处理,避免了在整个框架结构中出现密集紧固件的情况,有效提升整体外形的美观度。作为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连接板为矩形框结构,且该第一连接边靠近第二连接边的一侧设有供螺栓的螺杆部分穿过的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边的另一侧设有与连接孔同轴且用于供螺栓头穿过的避让孔,所述避让孔内位于螺栓头的外部设有堵盖,以形成所述的隐藏式紧固结构。此结构实现了紧固件的隐藏安装,提升框架外形美观度。作为改进的,所述横档的两端分别一体成型有若干连接槽,所述的第一连接边通过螺钉与所述的连接槽连接固定。此连接槽的一体成型结构设置,在满足连接件固定的同时,简化了连接结构,降低模具成本。再改进的,所述横档的外侧面设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中部设有螺钉槽,所述压板的两侧压合在井道壁上;所述压板的外侧还配装有饰面板。此结构设置实现了井道壁的外装方式,提高后续的安装效率。再改进的,所述压板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限位凹槽,所述的饰面板为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饰面板的两条内侧边设有与限位凹槽相适配的限位凸起。饰面板采用卡装结构,利于加工,拆装方便。再改进的,所述立柱的内腔中设有第一芯套,且立柱靠近横档一端侧壁上设有连接螺母;所述第一芯套上与连接螺母对应的位置设有通孔,所述横杆组件与立柱连接时,所述连接孔内的螺栓连接在所述的连接螺母内,且所述螺栓的端部延伸至所述第一芯套上的通孔内。通过在立柱与横杆组件连接处预装芯套结构,提高连接处的结构强度以及抗拉强度。再改进的,所述的四方体框架包括多个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框架单元,每相邻的两个框架单元在四根立柱的端部分别由相应的横杆组件连接固定;且竖直方向每两个相邻的立柱之间设有第二芯套,所述第二芯套的两端分别插装在立柱的内腔中,且与所述横杆组件上的“L”型连接片连接固定为一体。立柱的轴向连接处通过内置芯套结构有效提高连接结构的强度,并且连接方便。再改进的,所述第二芯套的两端分别设有预装螺母,所述立柱的端部设有安装孔,当所述第二芯套插装在立柱端部腔体内时,横杆组件上连接孔内的螺栓穿过安装孔连接固定在所述的预装螺母内。立柱中预装第二芯套,通过第二芯套结构以及L型连接片实现上下两根立柱的轴向连接固定,有效提高连接结构的强度以及抗弯强度。再改进的,所述四方体框架的底部设有高度调节机构,所述的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四个设在立柱底部的调节组件,每个调节组件包括连接件、安装板以及调节螺栓,所述连接件的上端穿设在立柱的内腔中,所述连接件的下端设有连接板;所述调节螺栓的下端与安装板连接,上端穿设在连接板上,且所述调节螺栓外部且位于连接板的上下两端均设有紧固螺母。在框架底部设置调节机构更加方便水平度的调节,充分保证框架安装后的整体水平度。再改进的,所述门区模块在所述四方体框架上的连接高度可调。因为现场的实际层高与预先的测量值可能会存在误差的情况,因此安装时就需要现场进行调节,而现场需要调节的一般是门区模块,因此本结构中的门区模块连接高度可调节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紧固件隐藏式井道框架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中的横杆组件的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中的横杆组件的局部爆炸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中的L型连接件的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中的两个框架单元连接机构的局部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沿竖向的局部剖视图。图7是图2中的X处放大结构图。图8是图6中的Y处放大结构图。图9是图1中的Z处放大结构图。(调节组件结构图)其中,100-四方体框架,100.1-框架单元,101-井道壁,110-门区模块,110.1-门立柱,110.2-门横杆;1-立柱,2-横杆组件,2.1-横档,2.1.1-连接槽,2.1.2-配装槽,2.2-“L”型连接件,2.2.1-第一连接边,2.2.2-第二连接边,2.2.1.1-连接孔,2.2.1.2-避让孔,2.3-压板,2.3.1-螺钉槽,2.3.2-限位凹槽,2.3.3-配装凸起,2.4-饰面板,2.4.1-限位凸起,3-第一芯套,4-调节组件,4.1-连接件,4.2-安装板,4.3-调节螺栓,4.4-连接板,4.5-紧固螺母,5-胶条,6-第二芯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下端”、“外侧面”、“中部”、“端部”、“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紧固件隐藏式井道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四根立柱(1),每两根相邻立柱(1)之间沿高度方向设有若干横杆组件(2),以使得四根所述的立柱(1)合围形成四方体框架(100),所述四方体框架(100)的各个侧面设有井道壁(101),所述四方体框架(100)下端的一个侧面设有门区模块(110);/n所述的横杆组件(2)包括横档(2.1)以及两个“L”型连接件(2.2),所述“L”型连接件(2.2)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连接边(2.2.1)以及第二连接边(2.2.2);所述第一连接边(2.2.1)靠近第二连接边(2.2.2)的一侧设有螺钉使其与横档(2.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边(2.2.1)的另一侧设有隐藏式紧固结构,以使得所述的“L”型连接件(2.2)沿着设置螺钉的一面压合连接固定在立柱(1)侧壁上,且所述的第二连接边(2.2.2)贴靠在立柱(1)的另一侧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紧固件隐藏式井道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四根立柱(1),每两根相邻立柱(1)之间沿高度方向设有若干横杆组件(2),以使得四根所述的立柱(1)合围形成四方体框架(100),所述四方体框架(100)的各个侧面设有井道壁(101),所述四方体框架(100)下端的一个侧面设有门区模块(110);
所述的横杆组件(2)包括横档(2.1)以及两个“L”型连接件(2.2),所述“L”型连接件(2.2)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连接边(2.2.1)以及第二连接边(2.2.2);所述第一连接边(2.2.1)靠近第二连接边(2.2.2)的一侧设有螺钉使其与横档(2.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边(2.2.1)的另一侧设有隐藏式紧固结构,以使得所述的“L”型连接件(2.2)沿着设置螺钉的一面压合连接固定在立柱(1)侧壁上,且所述的第二连接边(2.2.2)贴靠在立柱(1)的另一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固件隐藏式井道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接边(2.2.1)为矩形框结构,且该第一连接边(2.2.1)靠近第二连接边(2.2.2)的一侧设有供螺栓的螺杆部分穿过的连接孔(2.2.1.1),所述第一连接边(2.2.1)的另一侧设有与连接孔(2.2.1.1)同轴且用于供螺栓头穿过的避让孔(2.2.1.2),所述避让孔(2.2.1.2)内位于螺栓头的外部设有堵盖,以形成所述的隐藏式紧固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紧固件隐藏式井道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档(2.1)的两端分别一体成型有若干连接槽(2.1.1),所述的第一连接边(2.2.1)通过螺钉与所述的连接槽(2.1.1)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固件隐藏式井道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档(2.1)的外侧面设有压板(2.3),所述压板(2.3)的中部设有螺钉槽(2.3.1),所述压板(2.3)的两侧压合在井道壁(101)上;所述压板(2.3)的外侧还配装有饰面板(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紧固件隐藏式井道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2.3)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限位凹槽(2.3.2),所述的饰面板(2.4)为U型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文炜汪智林伍长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弘威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