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电梯轿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5627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块化电梯轿厢,包括轿厢框架,轿厢框架后侧可拆卸连接有后壁组件,轿厢框架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电梯轿厢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
,具体地说是一种模块化电梯轿厢


技术介绍

[0002]家装电梯的轿厢结构中,各个轿壁之间的连接通常是通过螺丝连接固定,由于轿厢空间的原因通常导致各个轿壁之间的连接过程比较繁琐

复杂,安装难度大;工地现场难有固定的工装协助安装,会造成极大的安装误差,装配时误差累积会严重影响产品的尺寸精度;并且现场安装不易管理,容易造成零件漏装或误装等问题,影响产品质量,同时会直接影响轿厢的整体美观度

[0003]公开号为
CN210944434U
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模块化铝合金轿厢,包括预装成整体结构的后壁组件以及两个侧壁组件,后壁组件和两个侧壁组件榫卯拼装成具有一面开口的框型结构,框型结构开口端的两侧分别设有前壁组件,两个前壁组件的上端连接有门额,门额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壁组件连接

在安装之前将各个轿壁预装成整体模块,最后组装时,直接将各个模块拼装成完整的轿厢即可;各个轿壁之间通过榫卯拼装形式固定,不需要通过紧固螺钉来进行连接固定,既节省了连接件的成本,节省劳动力,并且安装过程更加的简单

方便

简化了安装流程

[0004]上述公开专利结构中虽然解决了方便安装的问题,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由于不同用户对于轿厢壁饰面板材质有不同要求,如上述现有技术的轿厢结构在更换轿壁材质时是需要拆卸整个轿厢框架,拆装不方便,而且也不利于模块化的加工与生产;另一方面的,上述现有专利中档轿壁为玻璃材质时,玻璃在运输以及安装过程中容易出现崩角的问题,导致最终安装完成后在轿厢内的某些角度会看到崩角,影响美观度,用户体验感也会受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模块化电梯轿厢,将每一轿壁设置成独立的模块化结构,更换轿壁材质时,只需要拆卸更换相应的轿壁模块即可,无需拆装轿厢框架结构,模块化程度高,拆装更换方便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模块化电梯轿厢,包括轿厢框架

后壁组件

两个侧前壁组件

两个侧板以及两个侧后壁组件;
[0007]所述轿厢框架的两根后立柱与后侧上

下横档之间形成后壁安装部,且后侧下横档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插槽,所述后壁组件的下端插装配装在所述第一插槽内,上端可拆卸的连接至后侧上横档;
[0008]所述轿厢框架左右两侧的上

下横档之间分别间隔的设置有第一竖档和第二竖档,各所述第一竖档与对应一侧的前立柱之间可拆卸的设置有所述侧前壁组件,各所述第二竖档与对应一侧的后立柱之间之间可拆卸的设置有所述侧后壁组件,所述侧板设置在同一侧的第一竖档与第二竖档之间;所述轿厢框架左右两侧的下横档的上端均开设有第二插
槽,各所述侧前壁组件

侧后壁组件以及侧板的下端分别插装配合在对应一侧的第二插槽内,且侧前壁组件

侧后壁组件的上端均可拆卸的连接至对应的上横档;所述第一竖档

第二竖档近轿厢中心的一侧均沿水平方向可拉出的嵌装有压条组件,且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压条组件用于分别压装限位在对应侧板的前壁两侧;所述轿厢框架左侧

右侧

后侧的上横档朝向轿厢中心的一侧以及两跟后立柱朝向轿厢中心的直角内侧均可拆卸的设置有用于分别盖合在对应壁组件外边缘的第一装饰件

[0009]本专利技术的模块化电梯轿厢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0]本专利技术模块化电梯轿厢结构中,包括一个完整且独立的轿厢框架,并且在轿厢的后侧设置后壁组件,当需要更换后壁组件时,拆卸轿厢框架后侧上横档上以及后立柱上的第一装饰件后,即可拆卸后壁组件对其进行更换,并且拆装过程中不需要拆卸轿厢框架主体结构;同样的,轿厢框架左右两侧的壁组件更换时,也不需要拆装轿厢框架主体结构;更重要的是,本专利技术结构中在轿厢框架的左侧或者右侧的侧板上设置操纵箱,侧板的连接结构无需任何紧固件,节省成本,方便拆装,以实现轿厢侧壁模块能够快速更换材质,例如将玻璃模块更换成岩板

皮革板;另外的,当操纵箱需要维修时,在拆卸其顶部的上横档上的第一装饰件后,直接水平拉出侧板两侧的压条组件即可解除对于侧板两侧的限位,然后可以将整块侧板从插槽中拔出即可,不需要拆除框架主体尤其是门机,提高工作效率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竖档

第二竖档近所述轿厢中心一侧的外壁上开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定位凹槽,所述压条组件包括弹性压条以及第一
L
型装饰板,所述弹性压条容置于所述定位凹槽内,且所述弹性压条的一侧面与所述定位凹槽的一侧壁相抵;所述第一
L
型装饰板的竖直板伸入至所述定位凹槽内,且所述竖直板压紧限位在所述弹性压条另一侧面与所述定位凹槽的另一侧壁之间,所述第一
L
型装饰板的水平板压合在所述侧板的前侧壁上

上述结构中,通过弹性压条提供的弹性变形张力促使第一
L
型装饰板限位在定位凹槽中,进而实现对于侧板两侧壁的压装限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0012]再改进的,所述压条组件还包括第二
L
型装饰板,且所述第二
L
型装饰板的竖直板压紧限位在所述弹性压条远离所述第一
L
型装饰板一侧与所述定位凹槽的侧壁之间;所述第二
L
型装饰板的水平板压合在所述侧前壁组件或侧后壁组件的前侧壁上

上述改进结构中,两个
L
型装饰板的水平板则分别压合在侧前壁组件或侧后壁组件的前侧壁上,实现对于侧前壁组件或侧后壁组件的相应的侧边的压合以及装饰效果,提升美观性

[0013]再改进的,所述定位凹槽的两侧壁上均内凹的设置有定位插槽,所述第一
L
型装饰板

第二
L
型装饰板的竖直板上对应的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插槽相配合的定位凸筋

上述改进结构中,定位插槽与定位凸筋配合进一步提高第一
L
型装饰板或第二
L
型装饰板与定位凹槽配合后的稳定性,在弹性压条没拆卸的情况下,相应的
L
型装饰板不能直接水平拉出

[0014]优选的,所述弹性压条内嵌装有发光灯带

上述结构中,弹性压条起到安装限位的同时还能起到发光效果,提升轿厢氛围

[0015]再改进的,还包括两个前壁组件,所述轿厢框架的前端位于轿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门区立柱,两个所述门区立柱分别与两根前立柱

前侧上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模块化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包括轿厢框架
(1)、
后壁组件
(2)、
两个侧前壁组件
(3)、
两个侧板
(4)
以及两个侧后壁组件
(5)
;所述轿厢框架
(1)
的两根后立柱
(11)
与后侧上

下横档
(9)
之间形成后壁安装部,且后侧下横档
(9)
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插槽,所述后壁组件
(2)
的下端插装配装在所述第一插槽内,上端可拆卸的连接至后侧上横档
(8)
;所述轿厢框架
(1)
左右两侧的上

下横档
(8、9)
之间分别间隔的设置有第一竖档
(12)
和第二竖档
(13)
,各所述第一竖档
(12)
与对应一侧的前立柱
(14)
之间可拆卸的设置有所述侧前壁组件
(3)
,各所述第二竖档
(13)
与对应一侧的后立柱
(11)
之间可拆卸的设置有所述侧后壁组件
(5)
,所述侧板
(4)
设置在同一侧的第一竖档
(12)
与第二竖档
(13)
之间;所述轿厢框架
(1)
左右两侧的下横档
(9)
的上端均开设有第二插槽,各所述侧前壁组件
(3)、
侧后壁组件
(5)
以及侧板
(4)
的下端分别插装配合在对应一侧的第二插槽内,且侧前壁组件
(3)、
侧后壁组件
(5)
的上端均可拆卸的连接至对应的上横档
(8)
;所述第一竖档
(12)、
第二竖档
(13)
近轿厢中心的一侧均沿水平方向可拉出的嵌装有压条组件,且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压条组件用于分别压装限位在对应侧板
(4)
的前壁两侧;所述轿厢框架
(1)
左侧

右侧

后侧的上横档
(8)
朝向轿厢中心的一侧以及两跟后立柱
(11)
朝向轿厢中心的直角内侧均可拆卸的设置有用于分别盖合在对应壁组件外边缘的第一装饰件
(10)。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档
(12)、
第二竖档
(13)
近所述轿厢中心一侧的外壁上开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定位凹槽
(15)
,所述压条组件包括弹性压条
(16)
以及第一
L
型装饰板
(17)
,所述弹性压条
(16)
容置于所述定位凹槽
(15)
内,且所述弹性压条
(16)
的一侧面与所述定位凹槽
(15)
的一侧壁相抵;所述第一
L
型装饰板
(17)
的竖直板伸入至所述定位凹槽
(15)
内,且所述竖直板压紧限位在所述弹性压条
(16)
另一侧面与所述定位凹槽
(15)
的另一侧壁之间,所述第一
L
型装饰板
(17)
的水平板压合在所述侧板
(4)
的前侧壁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条组件还包括第二
L
型装饰板
(18)
,且所述第二
L
型装饰板
(18)
的竖直板压紧限位在所述弹性压条
(16)
远离所述第一
L
型装饰板
(17)
一侧与所述定位凹槽
(15)
的侧壁之间;所述第二
L
型装饰板
(18)
的水平板压合在所述侧前壁组件
(3)
或侧后壁组件
(5)
的前侧壁上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化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凹槽
(15)
的两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文炜王泽伦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弘威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