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专用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6745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专用变压器,包括放置箱、变压器本体和散热机构;变压器本体安装在放置箱内,变压器本体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散热机构包括供水容器、循环水泵、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设置在放置箱内,第一换热管和第一散热板之间连接有第一导热片,第二换热管与第二散热板之间连接有第二导热片,第一换热管以及第二换热管的下端之间设有连通管,供水容器固定在顶板上,供水容器的两侧分别设有出水管和回水管,循环水泵设置在出水管上,第一换热管的上端穿过顶板与出水管连接,第二换热管的上端穿过顶板与回水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电梯专用变压器,解决了现有变压器散热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专用变压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梯专用变压器。
技术介绍
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80年代,驱动装置有进一步改进,如电动机通过蜗杆传动带动缠绕卷筒、采用平衡重等。19世纪末,采用了摩擦轮传动,大大增加电梯的提升高度。现有的控制变压器主要适用于交流50Hz(或60Hz),电压1000V及以下电路中,在额定负载下可连续长期工作。通常用于机床、机械设备中作为电器的控制照明及指示灯电源,而现有的控制变压器在连续长期工作下会逐渐产生热量,产生的热量到达一定温度时,很容易损坏变压器,进而造成电梯不能正常工作,导致出现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专用变压器,其结构合理,有效解决了现有变压器散热效果较差的问题,有利于延长变压器的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电梯专用变压器,包括放置箱、变压器本体和散热机构;所述放置箱包括底板和顶板,以及设置在底板和顶板之间的侧板,所述侧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底板上设有支撑架,所述变压器本体设置在支撑架上,该变压器本体面向第一侧板的侧部设有第一散热板,且该变压器本体面向第二侧板的侧部设有第二散热板;所述散热机构包括供水容器、循环水泵、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设置在第一侧板和第一散热板之间,该第一换热管通过连接件与第一侧板固定连接,且该第一换热管和第一散热板之间连接有若干第一导热片,所述第二换热管设置在第二侧板和第二散热板之间,该第二换热管通过连接件与第二侧板固定连接,且该第二换热管与第二散热板之间连接有若干第二导热片,所述支撑架中穿设有连通管,该连通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换热管的下端以及第二换热管的下端连接,所述供水容器固定在顶板的顶部,该供水容器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出水管和回水管,所述循环水泵设置在出水管上,所述第一换热管的上端穿过顶板并通过接头与出水管连接,所述第二换热管的上端穿过顶板并通过接头与回水管连接。优选的,所述散热机构还包括半导体制冷片,该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面与供水容器的顶壁抵接贴合设置。优选的,所述若干第一导热片沿竖向等间距设置,所述若干第二导热片沿竖向等间距设置。优选的,所述变压器本体和支撑架之间设有减震垫板。优选的,所述侧板与底板一体连接,所述第一侧板的顶部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侧板的顶部外向延伸形成第二固定部,所述顶板通过螺钉分别与第一固定部以及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电梯专用变压器,其结构合理,有效解决了现有变压器散热效果较差的问题,有利于延长变压器的使用寿命。使用时,将变压器本体安装在放置箱内的支撑架上,当变压器本体工作发热时,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一散热板和第一导热片传递至第一换热管,以及通过第二散热板和第二导热片传递至第二换热管,此时启动循环水泵运行,由循环水泵将供水容器中的冷却水抽入第一换热管中,冷却水流经连通管和第二换热管后通过回水管回流至供水容器中,流经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的冷却水将热量带走,以实现变压器本体的散热,由于回流至供水容器中的冷却水为升温后的冷却水,故设置半导体制冷片,由半导体制冷片对供水容器中升温后的冷却水降温,以使再次通入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中的冷却水为温度较低的冷却水,从而提高散热效果。另外,由于变压器本体在工作时会产生震动,故在变压器本体和支撑架之间设有减震垫板,由减震垫板吸收变压器本体产生的震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如图1所示,一种电梯专用变压器,包括放置箱、变压器本体1和散热机构;所述放置箱包括底板2和顶板3,以及设置在底板2和顶板3之间的侧板,所述侧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4和第二侧板5,所述底板2上设有支撑架6,所述变压器本体1设置在支撑架6上,该变压器本体1面向第一侧板4的侧部设有第一散热板7,且该变压器本体1面向第二侧板5的侧部设有第二散热板8;所述散热机构包括供水容器9、循环水泵10、第一换热管11和第二换热管12,所述第一换热管11设置在第一侧板4和第一散热板7之间,该第一换热管通过连接件13与第一侧板4固定连接,且该第一换热管11和第一散热板7之间连接有若干第一导热片14,所述第二换热管12设置在第二侧板5和第二散热板8之间,该第二换热管12通过连接件13与第二侧板5固定连接,且该第二换热管12与第二散热板8之间连接有若干第二导热片15,所述支撑架6中穿设有连通管16,该连通管1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换热管11的下端以及第二换热管12的下端连接,所述供水容器9固定在顶板4的顶部,该供水容器9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出水管17和回水管18,所述循环水泵10设置在出水管17上,所述第一换热管11的上端穿过顶板3并通过接头19与出水管17连接,所述第二换热管12的上端穿过顶板3并通过接头19与回水管18连接。上述散热机构还包括半导体制冷片20,该半导体制冷片20的制冷面与供水容器9的顶壁抵接贴合设置。上述若干第一导热片14沿竖向等间距设置,上述若干第二导热片15沿竖向等间距设置。上述变压器本体1和支撑架6之间设有减震垫板21。上述侧板与底板2一体连接,上述第一侧板4的顶部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固定部41,上述第二侧板5的顶部外向延伸形成第二固定部51,上述顶板3通过螺钉22分别与第一固定部41以及第二固定部51固定连接。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电梯专用变压器,其结构合理,有效解决了现有变压器散热效果较差的问题,有利于延长变压器的使用寿命。使用时,将变压器本体1安装在放置箱内的支撑架6上,当变压器本体1工作发热时,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一散热板7和第一导热片14传递至第一换热管11,以及通过第二散热板8和第二导热片15传递至第二换热管12,此时启动循环水泵10运行,由循环水泵10将供水容器9中的冷却水抽入第一换热管11中,冷却水流经连通管16和第二换热管12后通过回水管18回流至供水容器9中,流经第一换热管11和第二换热管12的冷却水将热量带走,以实现变压器本体1的散热,由于回流至供水容器9中的冷却水为升温后的冷却水,故设置半导体制冷片20,由半导体制冷片20对供水容器9中升温后的冷却水降温,以使再次通入第一换热管11和第二换热管12中的冷却水为温度较低的冷却水,从而提高散热效果。另外,由于变压器本体1在工作时会产生震动,故在变压器本体1和支撑架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专用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箱、变压器本体和散热机构;/n所述放置箱包括底板和顶板,以及设置在底板和顶板之间的侧板,所述侧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底板上设有支撑架,所述变压器本体设置在支撑架上,该变压器本体面向第一侧板的侧部设有第一散热板,且该变压器本体面向第二侧板的侧部设有第二散热板;/n所述散热机构包括供水容器、循环水泵、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设置在第一侧板和第一散热板之间,该第一换热管通过连接件与第一侧板固定连接,且该第一换热管和第一散热板之间连接有若干第一导热片,所述第二换热管设置在第二侧板和第二散热板之间,该第二换热管通过连接件与第二侧板固定连接,且该第二换热管与第二散热板之间连接有若干第二导热片,所述支撑架中穿设有连通管,该连通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换热管的下端以及第二换热管的下端连接,所述供水容器固定在顶板的顶部,该供水容器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出水管和回水管,所述循环水泵设置在出水管上,所述第一换热管的上端穿过顶板并通过接头与出水管连接,所述第二换热管的上端穿过顶板并通过接头与回水管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专用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箱、变压器本体和散热机构;
所述放置箱包括底板和顶板,以及设置在底板和顶板之间的侧板,所述侧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底板上设有支撑架,所述变压器本体设置在支撑架上,该变压器本体面向第一侧板的侧部设有第一散热板,且该变压器本体面向第二侧板的侧部设有第二散热板;
所述散热机构包括供水容器、循环水泵、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设置在第一侧板和第一散热板之间,该第一换热管通过连接件与第一侧板固定连接,且该第一换热管和第一散热板之间连接有若干第一导热片,所述第二换热管设置在第二侧板和第二散热板之间,该第二换热管通过连接件与第二侧板固定连接,且该第二换热管与第二散热板之间连接有若干第二导热片,所述支撑架中穿设有连通管,该连通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换热管的下端以及第二换热管的下端连接,所述供水容器固定在顶板的顶部,该供水容器的两侧分别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子兵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海森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