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中人专利>正文

微孔膜介质中层析生物大分子的电磁信号快速定量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93186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目前的生物大分子分析领域,需要一种操作简单,过程快速,却又能较准确地定量分析的方法。该申请就是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分析样品溶液中的被检测生物大分子释放到一种特定组成的微孔膜介质上,借助膜介质与溶液的相互作用力或外界赋予的电磁场作用力,被检测生物大分子在该膜介质中进行自由的迁移运动。迁移运动中的生物大分子可能会与其他生物大分子发生结合反应,并在迁移一定距离后在特定位置与其他生物大分子结合,直接产生或经施加其他生物大分子后产生电磁信号。电磁信号直接传导或通过电极传导到特定的电磁信号检测系统,进行计算显示出溶液中被检测生物大分子的数量结果。从样品释放到显示结果,整个过程很快可以结束。(*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目前在生物大分子分析检测方面,主要采用免疫结合分析方法,核酸探针荧光检测方法,酶反应分析方法。免疫结合分析方法中成功应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有酶联免疫分析,化学发光(荧光)免疫分析等方法。核酸探针荧光检测方法也可以进行定量分析,但这该类方法实施过程中需要多步骤的洗涤温浴操作,消耗的时间长,而且操作过程中微小的差异可能导致结果较大的误差。目前新出现的胶体金标记免疫层析分析方法克服了这个缺点,只需要简单的操作,在几分钟内就能得到结果,使检测十分方便。该方法的实质是被检测物质通过在硝酸纤维素膜上的迁移运动,在特点位置的进行免疫结合,由结合物携带的标记胶体金颗粒的聚集来呈现红色,显示结果。但该方法局限于定性分析,使应用受到局限。酶反应分析方法目前比较成熟的方法是采用固定化酶技术,直接将样品滴加在酶固定点,检测样品中底物与酶反应时产生电化学信号,经检测计算后,得到定量结果。本申请是综合以上多种方法的特点,克服各自的缺点,发展出新的生物大分子通过微孔膜类介质迁移并进行电磁信号快速定量检测的方法。该申请中的被检测生物大分子可以是抗原,抗体,酶及底物,核酸聚合物,多糖等。样品来源可以是各类溶液,如尿,血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大分子的快速定量检测方法。该方法类似胶体金快速免疫层析诊断条的技术,又类似固定化酶及电化学信号进行的酶底物快速定量检测技术,其特征是被检测生物大分子随样品释放到微孔膜介质,在其中迁移运动。溶液中生物大分子在膜介质上发生一定的结合反应,在微孔膜介质特定位置也发生结合并产生电磁信号,信号被传导到特定的电磁信号检测系统,计算后显示出被检测生物大分子的含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中人
申请(专利权)人:周中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