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豆豉制取的链式蒸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2447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豆豉制取的链式蒸煮装置,其包括与安装架固定连接的链式循环机构、蒸汽发生器、蒸煮盒,链式循环机构设置有两个并且上下对称布置且两者之间形成了蒸煮区,蒸汽发生器活动设置于位于上方的链式循环机构上并且可由该链式循环机构驱动循环运转,蒸煮盒活动设置于位于下方的链式循环机构上并且可由该链式循环机构驱动循环运转,蒸汽发生器与蒸煮盒在蒸煮区的一端相结合并且运动至蒸煮区的另一端相合分离,结合状态下的蒸汽发生器与蒸煮盒相互扣合并且蒸汽发生器自动触发对蒸煮盒喷射水蒸气,通过水蒸气对黑豆/黄豆进行蒸煮,有益效果在于,结构新颖,可连续蒸煮,自动化程度高,大大提升了蒸煮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豆豉制取的链式蒸煮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豆豉加工
,具体涉及用于豆豉制取的链式蒸煮装置。
技术介绍
豆豉以黑豆或黄豆为主要原料,利用毛霉、曲霉或者细菌蛋白酶的作用,分解大豆蛋白质,达到一定程度时,加盐、加酒、干燥等方法,抑制酶的活力,延缓发酵过程而制成。豆豉在加工过程中需要经过严格的加工工艺,具体工艺为,黑豆→筛选→洗涤→浸泡→沥干→蒸煮→冷却→接种→制曲→洗豉→浸FeSO4→拌盐→发酵→晾干→成品干豆豉,目前,豆豉蒸煮主要采用大锅进行蒸煮,其缺点在于,1、只能分批次进行蒸煮,无法进行连续蒸煮,导致蒸煮效率低;2、蒸汽的利用率低,浪费严重,能耗大;3、加水不方便,需要揭开锅进行加水,影响蒸煮效率,为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新颖、方便加水、自动化程度高、蒸煮效率高的豆豉加工链式蒸煮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方便加水、自动化程度高、蒸煮效率高的豆豉加工链式蒸煮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豆豉蒸煮效率低的技术难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用于豆豉制取的链式蒸煮装置,其包括与安装架(100)固定连接的链式循环机构(200)、蒸汽发生器(300)、蒸煮盒(400),链式循环机构(200)设置有两个并且上下对称布置,位于上方的链式循环机构(200)与位于下方的链式循环机构(200)之间形成了蒸煮区(210),蒸煮区(210)的一端为起始端、另一端为终点端,蒸汽发生器(300)活动设置于位于上方的链式循环机构(200)上并且可由该链式循环机构(200)驱动循环运转,蒸汽发生器(300)设置有多个并且沿上方的链式循环机构(200)的循环方向等间距阵列布置,蒸煮盒(400)活动设置于位于下方的链式循环机构(200)上并且可由该链式循环机构(200)驱动循环运转,蒸煮盒(400)设置有多个并且沿下方的链式循环机构(200)的循环方向等间距阵列布置,蒸汽发生器(300)与蒸煮盒(400)在蒸煮区(210)的一端相结合并且运动至蒸煮区(210)的另一端相合分离,结合状态下的蒸汽发生器(300)与蒸煮盒(400)相互扣合并且蒸汽发生器(300)自动触发对蒸煮盒(400)喷射水蒸气;所述的链式循环机构(200)包括转动设置于安装架(100)上的主动链轮(201)与从动链轮(202),主动链轮(201)与从动链轮(202)均为同轴的双链轮结构并且两者等高,主动链轮(201)与从动链轮(202)之间绕接设置有构成闭合循环回路的链条(203),链条(203)为双链条结构并且形成了若干的等间距布置的链轴(204),链轴(204)与主动链轮(201)、从动链轮(202)相啮合,蒸煮区(210)形成于上下两个链条(203)之间,所述的蒸汽发生器(300)与上方的链式循环机构(200)上的链轴(204)相连接、所述的蒸煮盒(400)与下方的链式循环机构(200)上的链轴(204)相连接。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两链式循环机构(200)之间设置有与安装架(100)固定连接的驱动构件(220),驱动构件(220)包括与安装架(100)固定连接的电机(221)且电机(221)的输出轴轴向平行于主动链轮(201)的轴向,电机(221)输出轴与其中一主动链轮(201)的驱动端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带传动组件一(222),带传动组件一(222)用于将电机(221)输出轴上的动力传递至该主动链轮(201)上并且带动该主动链轮(201)进行转动。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其中一主动链轮(201)的输出端与另一主动链轮(201)的驱动端之间设置有轴向竖直布置的传动轴(223),传动轴(223)与安装架(100)转动连接配合,其中一主动链轮(201)的输出端与传动轴(223)的驱动端以及另一主动链轮(201)的驱动端与传动轴(223)的输出端之间均设置有齿轮传动组件(224),齿轮传动组件(224)由相互啮合的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构成中,齿轮传动组件(224)用于将其中一主动链轮(201)上的动力经过传动轴(223)传递至另一主动链轮(201)上并且改动另一主动链轮(201)反向同步转动。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所述的蒸煮盒(400)为一端开口的方形盒体结构并且其开口方向始终背离下方的链条(203),即蒸煮盒(400)的开口方向始终垂直于下方链条(203)的切线方向,蒸煮盒(400)背离其开口的底部与链轴(204)相连接。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所述蒸煮盒(400)背离其开口的底部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有连接块(401),连接块(401)同轴转动套接于链轴(204)上,连接块(204)的左侧与右侧均固定设置有倾斜的矩形弹簧片(402)且每侧并列设置有两个,位于连接块(204)左右两侧对应的弹簧片(402)之间的距离沿蒸煮盒(400)的开口方向逐渐减小,弹簧片(402)沿长度方向的一端与连接块(401)的侧面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成朝向连接块(401)弯曲的弧形结构,弹簧片(402)的另一端弧形结构包覆抵触于链轴(204)上,与连接块(401)配合的链轴(204)和与弹簧片(402)配合的链轴(204)相邻布置。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1、链式机构驱动蒸汽发生器与装有黑豆/黄豆蒸煮盒进行循环运动,当蒸汽发生器与蒸煮盒相互结合时,对黑豆/黄豆进行蒸煮,结构新颖巧妙、原理简单;2、在蒸汽发生器与蒸煮盒结合前可对蒸煮盒进行自动添加黑豆/黄豆,蒸煮结束后,蒸汽发生器与蒸煮盒自动分离并且蒸煮盒将黑豆/黄豆倾倒出并且由皮带输送机构输出,自动化程度高,蒸煮效率高;3、可自动对蒸汽发生器进行加水,加水方便便捷;4、只有当蒸汽发生器与蒸煮盒结合时,蒸汽发生器的排气管才打开,蒸汽利用率高,更加节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链式循环机构与蒸煮盒、蒸汽发生器的配合图。图5为链式循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链式循环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链式循环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加料斗的与蒸煮盒的配合图。图9为链式循环机构与蒸煮盒的配合图。图10为蒸煮盒与链轴的配合图。图11为蒸煮盒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蒸汽发生器与链式循环机构的配合图。图13为蒸汽发生器与链式循环机构的配合图。图14为蒸汽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蒸汽发生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6为注水管与三通阀的配合图。图17为三通阀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为阀体的配合图。图19为阀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0为三通阀与触发横杆的配合图。图21为供电构件与触头的配合图。图22为加水构件与注水管的配合图。图23为对接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4为加水构件的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豆豉制取的链式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与安装架(100)固定连接的链式循环机构(200)、蒸汽发生器(300)、蒸煮盒(400),链式循环机构(200)设置有两个并且上下对称布置,位于上方的链式循环机构(200)与位于下方的链式循环机构(200)之间形成了蒸煮区(210),蒸煮区(210)的一端为起始端、另一端为终点端,蒸汽发生器(300)活动设置于位于上方的链式循环机构(200)上并且可由该链式循环机构(200)驱动循环运转,蒸汽发生器(300)设置有多个并且沿上方的链式循环机构(200)的循环方向等间距阵列布置,蒸煮盒(400)活动设置于位于下方的链式循环机构(200)上并且可由该链式循环机构(200)驱动循环运转,蒸煮盒(400)设置有多个并且沿下方的链式循环机构(200)的循环方向等间距阵列布置,蒸汽发生器(300)与蒸煮盒(400)在蒸煮区(210)的一端相结合并且运动至蒸煮区(210)的另一端相合分离,结合状态下的蒸汽发生器(300)与蒸煮盒(400)相互扣合并且蒸汽发生器(300)自动触发对蒸煮盒(400)喷射水蒸气;/n所述的链式循环机构(200)包括转动设置于安装架(100)上的主动链轮(201)与从动链轮(202),主动链轮(201)与从动链轮(202)均为同轴的双链轮结构并且两者等高,主动链轮(201)与从动链轮(202)之间绕接设置有构成闭合循环回路的链条(203),链条(203)为双链条结构并且形成了若干的等间距布置的链轴(204),链轴(204)与主动链轮(201)、从动链轮(202)相啮合,蒸煮区(210)形成于上下两个链条(203)之间,所述的蒸汽发生器(300)与上方的链式循环机构(200)上的链轴(204)相连接、所述的蒸煮盒(400)与下方的链式循环机构(200)上的链轴(204)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豆豉制取的链式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与安装架(100)固定连接的链式循环机构(200)、蒸汽发生器(300)、蒸煮盒(400),链式循环机构(200)设置有两个并且上下对称布置,位于上方的链式循环机构(200)与位于下方的链式循环机构(200)之间形成了蒸煮区(210),蒸煮区(210)的一端为起始端、另一端为终点端,蒸汽发生器(300)活动设置于位于上方的链式循环机构(200)上并且可由该链式循环机构(200)驱动循环运转,蒸汽发生器(300)设置有多个并且沿上方的链式循环机构(200)的循环方向等间距阵列布置,蒸煮盒(400)活动设置于位于下方的链式循环机构(200)上并且可由该链式循环机构(200)驱动循环运转,蒸煮盒(400)设置有多个并且沿下方的链式循环机构(200)的循环方向等间距阵列布置,蒸汽发生器(300)与蒸煮盒(400)在蒸煮区(210)的一端相结合并且运动至蒸煮区(210)的另一端相合分离,结合状态下的蒸汽发生器(300)与蒸煮盒(400)相互扣合并且蒸汽发生器(300)自动触发对蒸煮盒(400)喷射水蒸气;
所述的链式循环机构(200)包括转动设置于安装架(100)上的主动链轮(201)与从动链轮(202),主动链轮(201)与从动链轮(202)均为同轴的双链轮结构并且两者等高,主动链轮(201)与从动链轮(202)之间绕接设置有构成闭合循环回路的链条(203),链条(203)为双链条结构并且形成了若干的等间距布置的链轴(204),链轴(204)与主动链轮(201)、从动链轮(202)相啮合,蒸煮区(210)形成于上下两个链条(203)之间,所述的蒸汽发生器(300)与上方的链式循环机构(200)上的链轴(204)相连接、所述的蒸煮盒(400)与下方的链式循环机构(200)上的链轴(204)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豆豉制取的链式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两链式循环机构(200)之间设置有与安装架(100)固定连接的驱动构件(220),驱动构件(220)包括与安装架(100)固定连接的电机(221)且电机(221)的输出轴轴向平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权九翡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