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汤剂的提取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52622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中药材汤剂的提取工艺,其步骤在于:S1:医护人员将中药原料经过煎药装置中的加料构件添加至过滤筒内,将清水经过加水构件添加至过滤筒内;S2:打开燃气灶,燃气灶对煎药筒的底部进行加热处理,对中药原料进行煎煮形成中药药剂;S3:中药药剂经过排料构件向外排出;S4:由驱动装置驱动粉碎构件进行转动,粉碎构件的转动将对过滤筒内部的中药原料进行粉碎细化,同时,由驱动装置驱动粉碎构件进行上下运动,接着,加水构件朝向过滤筒内添加清水且对其进行冲洗,粉碎细化后的中药原料随着清水穿过滤孔进入至煎药筒内,最后粉碎细化后的中药原料经过排料构件向外排出,有益效果在于,便于药物成分的释放,便于煎药筒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药材汤剂的提取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煎药
,具体涉及中药材汤剂的提取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煎煮中药的过程中,通常采用的一种方式为将中药原料利用纱网进行包裹扎紧,然后将中药包裹放置于煎药锅中进行煎煮,煎煮结束后,将中药包裹取出,最后将煎煮的中药药液倾倒出进行服用,该种煎煮方式的弊端在于,由于中药原料被纱网紧紧包裹,导致中药原料难以与沸水进行充分的交融混合,中药原料内的有效药物成分难以被充分完全的提取出来,降低了中药药剂的治疗效果,因此,为了最大程度的释放出中药原料中的有效药物充分,通常采用的另一种方式为将中药原料直接散放至煎药锅内,煎煮结束后,将中药原料废渣与中药药剂过滤分离,该种煎煮方式的弊端在于,需要对中药原料废渣与中药药剂进行过滤分离,操作滚烫的煎药锅进行过滤分离十分不便,而且难以对煎药锅进行清理清洁,为了克服上述两种煎药方式的缺点,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巧妙,能够充分释放中药原料中有效成分,并且能够自动完成清洗清洁的高压中药煎煮自动清理清洁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巧妙,能够充分释放中药原料中有效成分,并且能够自动完成清洗清洁的高压中药煎煮自动清理清洁方法。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中药材汤剂的提取工艺,其步骤在于:(一)煎煮阶段;S1:将中药原料经过煎药装置中的加料构件添加至过滤筒内,将清水经过加水构件添加至过滤筒内,经过滤孔流入至煎药筒内,直至清水的液面将过滤筒内的中药原料淹没;所述的煎药装置与驱动装置固定安装于安装架上,安装架由环形底板、以及位于底板上方的圆形的安装板构成,底板与安装板同轴布置并且两者的外边缘处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接两者的支撑柱,支撑柱用于对安装板进行固定支撑,煎药装置固定安装于安装板上端面的偏心位置,煎药装置设置有四个并且沿安装板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驱动装置设置于四个煎药中间的位置,驱动装置用于对煎药装置内的中药原料的粉碎提供驱动动力,所述的煎药装置包括煎药筒、用于朝向煎药筒内部添加中药原料的加料构件、用于朝向煎药筒内添加清水的加水构件、用于对煎药筒内煎熬结束的中药原料进行粉碎细化处理的粉碎构件、用于将煎药筒内的中药药剂或者粉碎细化的中药原料向外排出的排料构件,加料构件设置于煎药筒的上方并且与其对接接通、加水构件、粉碎构件设置于煎药筒的上方并且插入至煎药筒内、排料构件设置于煎药筒的下方并且与其对接接通;所述的煎药筒为开口向上筒体结构为位于安装板偏心位置处的上方,煎药筒的底部设置有锥形结构并且锥形面之间的距离沿竖直方向由下至上逐渐增大,煎药筒的外部同轴套接有上下两端开口布置的保温筒,保温筒的下端延伸至煎药筒的下方、上端延伸与煎药筒的上端面齐平并且煎药筒上端与保温筒的上端固定连接,保温筒的下端同轴固定安装有圆盘形的燃气灶并且燃气灶用于对煎药筒的底部进行明火加热,保温筒靠近下端处的外圆面开设有贯穿的进气口,进气口设置有若干并且沿保温筒所在方向阵列布置,进气口用于对燃气灶的燃气燃烧提供氧气,燃气罩固定安装于安装板上并且对保温筒进行支撑,煎药筒的内部同轴套接有开口向上布置的过滤筒,过滤筒的外圆面上与底部均开设有若干与其内部接通的圆形滤孔,滤孔的口径大小小于中药原料颗粒的大小,过滤筒的长度小于煎药筒的长度并且过滤筒的上端与煎药筒的上端相齐平,煎药筒上端开口的内圆面处设置有内置台阶、过滤筒上端开口的外圆面处设置有外置台阶,外置台阶固定嵌设卡接于内置台阶内,煎药筒的开口处设置有与其适配并且对煎药筒开口、过滤筒开口进行一并密封的圆形密封盖,密封盖的偏心位置处开设有圆形的加料口且加料口位于过滤筒的开口正上方、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圆形的加水口,加料构件与加料口对接接通、加水构件与加水口对接接通;所述的加水构件包括排水管、进水管以及活动接头,括排水管、进水管以及活动接头均为硬质材料制成,排水管同轴插接于加水口内并且与其构成密封式转动连接配合,排水管能够沿着加水口进行上下滑动,排水管的上端为输入端并且该端位于密封盖的上方、下端初始状态下延伸至过滤筒的底部,排水管的下端封闭布置并且排水管靠近其下端的外圆面上开设有若干与其内部接通的喷射孔,进水管的轴向平行于安装板的径向并且进水管位于排水管的上方,进水管的输入端靠近安装板的轴心线布置、输出端向下折弯与进水管同轴,活动接头同轴设置于进水管的输出端与排水管的输入端之间并且用于将两者对接接通,活动接头与进水管固定连接配合、活动接头与排水管转动连接配合,进水管输入端与高压水源接通并且由阀门控制两者的通断;S2:打开燃气灶,燃气灶对煎药筒的底部进行加热处理,密闭的煎药筒内部将形成高温高压的内部环境并且对中药原料进行煎煮形成中药药剂;S3:打开排料构件,中药药剂经过排料构件向外排出;所述的排料构件包括排料管一、排料管二以及阀门组件二,排料管一用于对中药药剂进行外排,排料管二用于对粉碎细化后的中药原料进行外排,阀门组件二用于控制排料管一、排料管二与煎药筒底部的通断,阀门组件二包括圆柱形内部中空的阀体二且阀体二与煎药筒同轴布置,阀体二内部形成了密闭的柱形内腔,阀体二的内腔内设置有与其适配的柱形阀芯二,阀芯二的外圆面与阀体二的内圆面构成密封式转动连接配合,排料管一的一端与阀体二连接接通、排料管二的一端与阀体二连接接通,并且排料管一与阀体二的连接接通处与排料管二与阀体二的连接接通处沿着阀体二的轴向对称布置,阀芯二的上端开设有圆形的对接口一并且煎药筒的底部与对接口一转动连接对接接通、阀芯二的外圆面上开设有圆形的对接口二且对接口二与对接口一在阀芯二的内部相连通,初始状态下对接口二与料管一与阀体二的连接接通处以及排料管二与阀体二的连接接通处均完全错开,阀门组件二为关闭状态,当阀芯二转动并且对接口二与排料管一与阀体二的连接接通处对齐接通或者与排料管二与阀体二的连接接通处对齐接通时,阀门组件二为打开状态,所述阀体二与支撑柱固定连接,阀体二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步进电机二,步进电机二的输出轴活动延伸至阀体二内并且与阀芯二同轴转动连接配合;排料构件在工作过程中,当需要对中药药剂进行外排时,启动步进电机二并且带动阀芯二进行转动,使对接口二与拍料管一与阀体二的连接接通处对齐接通,此时,煎药筒与排料管一连接接通,中药药剂由排料管一向外排出;(二)清理阶段;S4:由驱动装置驱动粉碎构件进行转动,粉碎构件的转动将对过滤筒内部的中药原料进行粉碎细化,同时,由驱动装置驱动粉碎构件进行上下运动,粉碎构件将对过滤筒内部的中药原料进行全面充分的粉碎细化,接着,加水构件朝向过滤筒内添加清水并且对其进行冲洗,粉碎细化后的中药原料随着清水穿过滤孔进入至煎药筒内,最后粉碎细化后的中药原料经过排料构件向外排出;所述的粉碎构件包括位于过滤筒内部的刀片、位于密封盖上端面上方的传动组件,刀片为扇叶型刀片并且同轴固定套接于排水管的下端上,刀片延展靠近过滤筒的内圆面处,传动组件套接于排水管的上端并且用于将驱动装置上的动力传递至排水管上带动排水管进行转动,传动组件包括同轴套接于排水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中药材汤剂的提取工艺,其步骤在于:/n(一)煎煮阶段;/nS1:将中药原料经过煎药装置中的加料构件添加至过滤筒内,将清水经过加水构件添加至过滤筒内,经过滤孔流入至煎药筒内,直至清水的液面将过滤筒内的中药原料淹没;/n所述的煎药装置与驱动装置固定安装于安装架上,安装架由环形底板、以及位于底板上方的圆形的安装板构成,底板与安装板同轴布置并且两者的外边缘处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接两者的支撑柱,支撑柱用于对安装板进行固定支撑,煎药装置固定安装于安装板上端面的偏心位置,煎药装置设置有四个并且沿安装板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驱动装置设置于四个煎药中间的位置,驱动装置用于对煎药装置内的中药原料的粉碎提供驱动动力,所述的煎药装置包括煎药筒、用于朝向煎药筒内部添加中药原料的加料构件、用于朝向煎药筒内添加清水的加水构件、用于对煎药筒内煎熬结束的中药原料进行粉碎细化处理的粉碎构件、用于将煎药筒内的中药药剂或者粉碎细化的中药原料向外排出的排料构件,加料构件设置于煎药筒的上方并且与其对接接通、加水构件、粉碎构件设置于煎药筒的上方并且插入至煎药筒内、排料构件设置于煎药筒的下方并且与其对接接通;/n所述的煎药筒为开口向上筒体结构为位于安装板偏心位置处的上方,煎药筒的底部设置有锥形结构并且锥形面之间的距离沿竖直方向由下至上逐渐增大,煎药筒的外部同轴套接有上下两端开口布置的保温筒,保温筒的下端延伸至煎药筒的下方、上端延伸与煎药筒的上端面齐平并且煎药筒上端与保温筒的上端固定连接,保温筒的下端同轴固定安装有圆盘形的燃气灶并且燃气灶用于对煎药筒的底部进行明火加热,保温筒靠近下端处的外圆面开设有贯穿的进气口,进气口设置有若干并且沿保温筒所在方向阵列布置,进气口用于对燃气灶的燃气燃烧提供氧气,燃气罩固定安装于安装板上并且对保温筒进行支撑,煎药筒的内部同轴套接有开口向上布置的过滤筒,过滤筒的外圆面上与底部均开设有若干与其内部接通的圆形滤孔,滤孔的口径大小小于中药原料颗粒的大小,过滤筒的长度小于煎药筒的长度并且过滤筒的上端与煎药筒的上端相齐平,煎药筒上端开口的内圆面处设置有内置台阶、过滤筒上端开口的外圆面处设置有外置台阶,外置台阶固定嵌设卡接于内置台阶内,煎药筒的开口处设置有与其适配并且对煎药筒开口、过滤筒开口进行一并密封的圆形密封盖,密封盖的偏心位置处开设有圆形的加料口且加料口位于过滤筒的开口正上方、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圆形的加水口,加料构件与加料口对接接通、加水构件与加水口对接接通;/n所述的加水构件包括排水管、进水管以及活动接头,括排水管、进水管以及活动接头均为硬质材料制成,排水管同轴插接于加水口内并且与其构成密封式转动连接配合,排水管能够沿着加水口进行上下滑动,排水管的上端为输入端并且该端位于密封盖的上方、下端初始状态下延伸至过滤筒的底部,排水管的下端封闭布置并且排水管靠近其下端的外圆面上开设有若干与其内部接通的喷射孔,进水管的轴向平行于安装板的径向并且进水管位于排水管的上方,进水管的输入端靠近安装板的轴心线布置、输出端向下折弯与进水管同轴,活动接头同轴设置于进水管的输出端与排水管的输入端之间并且用于将两者对接接通,活动接头与进水管固定连接配合、活动接头与排水管转动连接配合,进水管输入端与高压水源接通并且由阀门控制两者的通断;/nS2:打开燃气灶,燃气灶对煎药筒的底部进行加热处理,密闭的煎药筒内部将形成高温高压的内部环境并且对中药原料进行煎煮形成中药药剂;/nS3:打开排料构件,中药药剂经过排料构件向外排出;/n所述的排料构件包括排料管一、排料管二以及阀门组件二,排料管一用于对中药药剂进行外排,排料管二用于对粉碎细化后的中药原料进行外排,阀门组件二用于控制排料管一、排料管二与煎药筒底部的通断,阀门组件二包括圆柱形内部中空的阀体二且阀体二与煎药筒同轴布置,阀体二内部形成了密闭的柱形内腔,阀体二的内腔内设置有与其适配的柱形阀芯二,阀芯二的外圆面与阀体二的内圆面构成密封式转动连接配合,排料管一的一端与阀体二连接接通、排料管二的一端与阀体二连接接通,并且排料管一与阀体二的连接接通处与排料管二与阀体二的连接接通处沿着阀体二的轴向对称布置,阀芯二的上端开设有圆形的对接口一并且煎药筒的底部与对接口一转动连接对接接通、阀芯二的外圆面上开设有圆形的对接口二且对接口二与对接口一在阀芯二的内部相连通,初始状态下对接口二与料管一与阀体二的连接接通处以及排料管二与阀体二的连接接通处均完全错开,阀门组件二为关闭状态,当阀芯二转动并且对接口二与排料管一与阀体二的连接接通处对齐接通或者与排料管二与阀体二的连接接通处对齐接通时,阀门组件二为打开状态,所述阀体二与支撑柱固定连接,阀体二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步进电机二,步进电机二的输出轴活动延伸至阀体二内并且与阀芯二同轴转动连接配合;/n排料构件在工作过程中,当需要...

【技术特征摘要】
1.中药材汤剂的提取工艺,其步骤在于:
(一)煎煮阶段;
S1:将中药原料经过煎药装置中的加料构件添加至过滤筒内,将清水经过加水构件添加至过滤筒内,经过滤孔流入至煎药筒内,直至清水的液面将过滤筒内的中药原料淹没;
所述的煎药装置与驱动装置固定安装于安装架上,安装架由环形底板、以及位于底板上方的圆形的安装板构成,底板与安装板同轴布置并且两者的外边缘处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接两者的支撑柱,支撑柱用于对安装板进行固定支撑,煎药装置固定安装于安装板上端面的偏心位置,煎药装置设置有四个并且沿安装板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驱动装置设置于四个煎药中间的位置,驱动装置用于对煎药装置内的中药原料的粉碎提供驱动动力,所述的煎药装置包括煎药筒、用于朝向煎药筒内部添加中药原料的加料构件、用于朝向煎药筒内添加清水的加水构件、用于对煎药筒内煎熬结束的中药原料进行粉碎细化处理的粉碎构件、用于将煎药筒内的中药药剂或者粉碎细化的中药原料向外排出的排料构件,加料构件设置于煎药筒的上方并且与其对接接通、加水构件、粉碎构件设置于煎药筒的上方并且插入至煎药筒内、排料构件设置于煎药筒的下方并且与其对接接通;
所述的煎药筒为开口向上筒体结构为位于安装板偏心位置处的上方,煎药筒的底部设置有锥形结构并且锥形面之间的距离沿竖直方向由下至上逐渐增大,煎药筒的外部同轴套接有上下两端开口布置的保温筒,保温筒的下端延伸至煎药筒的下方、上端延伸与煎药筒的上端面齐平并且煎药筒上端与保温筒的上端固定连接,保温筒的下端同轴固定安装有圆盘形的燃气灶并且燃气灶用于对煎药筒的底部进行明火加热,保温筒靠近下端处的外圆面开设有贯穿的进气口,进气口设置有若干并且沿保温筒所在方向阵列布置,进气口用于对燃气灶的燃气燃烧提供氧气,燃气罩固定安装于安装板上并且对保温筒进行支撑,煎药筒的内部同轴套接有开口向上布置的过滤筒,过滤筒的外圆面上与底部均开设有若干与其内部接通的圆形滤孔,滤孔的口径大小小于中药原料颗粒的大小,过滤筒的长度小于煎药筒的长度并且过滤筒的上端与煎药筒的上端相齐平,煎药筒上端开口的内圆面处设置有内置台阶、过滤筒上端开口的外圆面处设置有外置台阶,外置台阶固定嵌设卡接于内置台阶内,煎药筒的开口处设置有与其适配并且对煎药筒开口、过滤筒开口进行一并密封的圆形密封盖,密封盖的偏心位置处开设有圆形的加料口且加料口位于过滤筒的开口正上方、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圆形的加水口,加料构件与加料口对接接通、加水构件与加水口对接接通;
所述的加水构件包括排水管、进水管以及活动接头,括排水管、进水管以及活动接头均为硬质材料制成,排水管同轴插接于加水口内并且与其构成密封式转动连接配合,排水管能够沿着加水口进行上下滑动,排水管的上端为输入端并且该端位于密封盖的上方、下端初始状态下延伸至过滤筒的底部,排水管的下端封闭布置并且排水管靠近其下端的外圆面上开设有若干与其内部接通的喷射孔,进水管的轴向平行于安装板的径向并且进水管位于排水管的上方,进水管的输入端靠近安装板的轴心线布置、输出端向下折弯与进水管同轴,活动接头同轴设置于进水管的输出端与排水管的输入端之间并且用于将两者对接接通,活动接头与进水管固定连接配合、活动接头与排水管转动连接配合,进水管输入端与高压水源接通并且由阀门控制两者的通断;
S2:打开燃气灶,燃气灶对煎药筒的底部进行加热处理,密闭的煎药筒内部将形成高温高压的内部环境并且对中药原料进行煎煮形成中药药剂;
S3:打开排料构件,中药药剂经过排料构件向外排出;
所述的排料构件包括排料管一、排料管二以及阀门组件二,排料管一用于对中药药剂进行外排,排料管二用于对粉碎细化后的中药原料进行外排,阀门组件二用于控制排料管一、排料管二与煎药筒底部的通断,阀门组件二包括圆柱形内部中空的阀体二且阀体二与煎药筒同轴布置,阀体二内部形成了密闭的柱形内腔,阀体二的内腔内设置有与其适配的柱形阀芯二,阀芯二的外圆面与阀体二的内圆面构成密封式转动连接配合,排料管一的一端与阀体二连接接通、排料管二的一端与阀体二连接接通,并且排料管一与阀体二的连接接通处与排料管二与阀体二的连接接通处沿着阀体二的轴向对称布置,阀芯二的上端开设有圆形的对接口一并且煎药筒的底部与对接口一转动连接对接接通、阀芯二的外圆面上开设有圆形的对接口二且对接口二与对接口一在阀芯二的内部相连通,初始状态下对接口二与料管一与阀体二的连接接通处以及排料管二与阀体二的连接接通处均完全错开,阀门组件二为关闭状态,当阀芯二转动并且对接口二与排料管一与阀体二的连接接通处对齐接通或者与排料管二与阀体二的连接接通处对齐接通时,阀门组件二为打开状态,所述阀体二与支撑柱固定连接,阀体二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步进电机二,步进电机二的输出轴活动延伸至阀体二内并且与阀芯二同轴转动连接配合;
排料构件在工作过程中,当需要对中药药剂进行外排时,启动步进电机二并且带动阀芯二进行转动,使对接口二与拍料管一与阀体二的连接接通处对齐接通,此时,煎药筒与排料管一连接接通,中药药剂由排料管一向外排出;
(二)清理阶段;
S4:由驱动装置驱动粉碎构件进行转动,粉碎构件的转动将对过滤筒内部的中药原料进行粉碎细化,同时,由驱动装置驱动粉碎构件进行上下运动,粉碎构件将对过滤筒内部的中药原料进行全面充分的粉碎细化,接着,加水构件朝向过滤筒内添加清水并且对其进行冲洗,粉碎细化后的中药原料随着清水穿过滤孔进入至煎药筒内,最后粉碎细化后的中药原料经过排料构件向外排出;
所述的粉碎构件包括位于过滤筒内部的刀片、位于密封盖上端面上方的传动组件,刀片为扇叶型刀片并且同轴固定套接于排水管的下端上,刀片延展靠近过滤筒的内圆面处,传动组件套接于排水管的上端并且用于将驱动装置上的动力传递至排水管上带动排水管进行转动,传动组件包括同轴套接于排水管上端外圆面上的圆柱形中空机壳,排水管靠近上端的外圆面上设置有间距布置的两个环形外置凸台,中空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权九翡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