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邢为藩专利>正文

一种丹参提取物、其制备方法、药物制剂及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89377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药材有效部位提取物,具体涉及一种新的丹参提取物、其制备方法、含其的药物制剂及检测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丹参有效部位提取物含丹参素28-38%、原儿茶醛9-18%、丹酚酸B29-38%,由于其有效部位含量高,因此可以制备成注射液用于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缺血性疾病。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新的检测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材有效部位提取物,具体涉及一种新的丹参提取物、其制备方法、含其的药物制剂及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口老年化趋势的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在增长,血液粘度增加,胸中憋闷,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的现象较多。全世界每年有6000万病人接受肝素治疗(其中我国占1000万以上),以防各种血栓栓塞疾病,这些症状用化学药治疗效果不尽理想,且不能兼治,中药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味苦,性微寒,善入心及心包经,归心、肝经,具祛瘀止痛、活血通脉、清心除烦。对丹参的药理作用的研究,自七十年代初便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文献报导,具有抗氧化、抗凝、抗血栓、抗心脑缺血及调节血脂作用,对多种实验性心、肝、肺等组织损伤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具有抗炎、增强免疫功能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由丹参水提取物制成的“丹参注射液”,经临床应用20多年来,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缺血性疾病方面,临床应用取得良好效果,得到了充分肯定。对上述慢性调理性疾病,可以兼治多种症状,防治结合,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几十年来,配制小针用的丹参提取物一直沿用水煮醇沉的工艺,水煮后得到的大量水提液约是药材重量的20倍,需要反复浓缩和醇沉,每次醇沉都要在冷库放置3-5天,滤过后又要浓缩,费时费事,消耗大量能源和大量乙醇,生产周期长达20多天。更为重要的是在醇沉过程中使丹参素损失达50-60%,提取物中丹参素仅占总固物量的5-10%,远达不到《中药注射剂研究的技术要求》中规定的“主成分占总固体物量不得少25%”的要求,即原工艺提取的丹参提取物中仍含有大量的无效的色素、鞣质、蛋白质和树脂状物质等。就目前丹参制剂而言,因为有效成份的含量低且不稳定,再加上药材的质量不稳定因素,使丹参制剂的质量参差不齐,临床疗效的影响较大。CN1352985公开了丹参提取物的新的制备方法,尽管比老的工艺有所改进,但制备的提取物含量依然很低,收率也低(0.4%),这样的含量还达不到制备成注射液的要求,因此在使用上受到了限制。现有技术中丹参提取物的含量测定方法误差较大,不能真实地反映各个成分的含量,都比实际偏高较多。丹参质量控制的方法(1)早期,丹参提取物控制质量的方法是测定溶液的紫外吸收值,用紫外吸收值不低于某值作为控制质量的指标,显然,这种方法是非常粗的;(2)后来地标升国标是用HPLC法,用丹参素和原儿茶醛作为对照品计算,250ml(相当于16g药材)含丹参素≥80mg,含原儿茶醛≥12mg,该法仅用丹参素和/或原儿茶醛来评价含有十几种成分的丹参提取物,是不全面的,其误差是很大的;(3)用丹酚酸A和/或B作为对照品测定丹酚酸A和或/B或测定总酚酸作为质量控制的标准,该法仍是用局部评价全部,无论用UV法或HPLC法,对照品丹酚酸A/B与提取物中其他成分的响应值是不同的,因此总体误差还是很大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的丹参有效部位的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也公开了含有这种提取物的药物制剂,还公开了这种提取物的新的含量测定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丹参有效部位提取物(下称丹灵)含丹参素28-38%、原儿茶醛9-18%、丹酚酸B 29-38%,以上百分比均为占总固体物的重量百分比。有效部位总量占总固体物的82%(重量百分比)以上,这是迄今已有的丹参提取物远远达不到的,同时这个重量百分比也是用了本专利技术的检测方法测出的量,相对有技术测定的方法要精确得多,如果用现有技术中的紫外检测,本专利技术的有效部位总量占总固体物量可达200%以上,此也佐证了原UV法的不合理性。本专利技术的提取物用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用水加温提取,过滤,调pH1~5,过大孔树脂柱,水洗后乙醇洗脱,洗脱液回收乙醇至尽,再干燥,即得。干燥可用喷雾或减压等方法干燥。另外,如果本提取物用于制备成注射制剂的话,可省去干燥这一部,直接溶于水中再制成各种注射制剂。上述大孔树脂优选DB301、DB101和AP250中的一种或两至三种联用。最优选为仅用其中的一种树脂。上述pH优选为2-3。最优选的是pH为2.0-2.4。上述pH调节剂优选为5%的盐酸或5%的氢氧化钠。上述制备方法,其中提取时用水量为药材的7-15倍,提取次数为1-3次。最优化为2次。上述洗脱用乙醇的浓度优选为50%-95%。最优选的浓度是75%。在对丹参有效部位提取和分离工艺的方法学研究中,将丹参水煮得到的水提液冷却、酸化、滤过,滤液直接经大孔树脂柱吸附,然后用乙醇洗脱,回收洗脱液中的乙醇至尽,得丹参提取物,具体方案如下取丹参药材,粉碎,加水煎煮2次(2h,1.5h),合并水提液,滤过,滤液调节pH,放置2-4小时,滤过,滤液过大孔树脂柱,水洗,用乙醇洗脱,见有丹参素流出时,开始收集流出液,直至无丹参素时止,合并收集的醇溶液,减压回收乙醇至尽,即得丹灵,其主要质量指标如下丹参素≥80mg/ml;丹参素收率(以药材计)≥0.5%儿茶醛≥12mg/ml;儿茶醛收率(以药材计)>0.15%如果进一步干燥得固体,则含丹参素28-38%、原儿茶醛9-18%、丹酚酸B 29-38%,另含有一定量的其他酚酸类有效部位,均为重量百分比。总有效部位量占总固体物量≥82%;总有效部位收率(以药材计)>1.3%。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及其所得产物与原水煮醇沉的工艺相比,生产周期大大地缩短,质量得到稳定和提高,省时省事,节省了大量的乙醇和能源,成本明显降低,设备的利用率提高,使丹参提取方法和制备成的注射剂的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色泽和澄明度得到明显的改善,使中药提取规模工业化生产成为可能。用本法制备的丹灵,可用于制备注射用丹灵/丹灵氯化钠注射液/丹灵葡萄糖注射液和口服制剂。配制注射剂方法先将丹灵加水稀释,加辅料溶解后,再加针用活性炭煮沸30分钟,脱炭,再按输液生产的常规方法配制;配制口服制剂取丹灵加入适量辅料,喷雾制粒,从而制成缓释、控释、肠溶和滴丸等剂型。该法制得的产品有效部位含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质量稳定可控,有利于工业化生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总有效部位含量测定方法是目前测定有效部位最接近实际质量的测定方法,即分别用原儿茶醛、丹参素、丹酚酸B作为对照品,计算这三种成分的含量。具体是先用液-质联用或气-质联用法确定提取物中各成分的保留时间及与各保留时间相对应的质谱和分子量,与文献报道的成分逐一对照,先给各成分定性,从而确定各有效成分。进而对各成分用HPLC进行分离和鉴定,最后用对照品对照计算出总有效部位的含量。原儿茶醛、丹参素、丹酚酸B这三种成分之和约占总有效部位的70-90%。除这三种成分以外的其他已证明是有效成分的总和用丹酚酸B(因为丹酚酸B的响应值比较适中)为对照品计算含量,约占总有效部位的10-30%。无法确认是有效成分的峰均不计算。上述计算的四部分之和即为总有效部位的量。用上述方法计算的总有效部位含量,相对来说,是比较合理,比较准确的。本课题组对多种方法制备的丹参提取物进行了含量测定,所用测定方法为本专利技术的新的测定方法,被测物分成三组,一组为传统的水煮醇沉工艺制得的丹参提取物(简称老工艺)、一组为CN1352985A中实施例1所报道的方法制得的提取物(简称已知专利工艺)、一组为本专利技术的丹参提取物(简称新专利技术工艺),各技术参数见表1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丹参有效部位提取物,其特征是:含丹参素28-38%、原儿茶醛9-18%、丹酚酸B29-38%,以上百分比均为占总固体物的重量百分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为藩
申请(专利权)人:邢为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