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赖耀惠专利>正文

复合式虹吸均温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8807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25
一种复合式虹吸均温板,包含有:一吹胀板本体,由二板体沿边缘相贴合而成,该吹胀板本体具有由该二板体相对面多个位置相贴合而形成的多个贴合部,以及具有一胀起管路形成于未被贴合的部分,且该胀起管路位于该多个贴合部周围,其中,将该胀起管路的部分定义为一填粉管路,该填粉管路呈长形而位于该胀起管路的左右侧其中一侧的最侧边,且邻接该二板体的一侧边,该填粉管路的底端位于该胀起管路的底端;一作动液,填入该胀起管路中;一毛细结构,由粉状颗粒组成,填入该填粉管路中;以及一固定手段(means),用以将该毛细结构固定于该填粉管路中而不会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式虹吸均温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散热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复合式虹吸均温板。
技术介绍
中国台湾M568350号专利,揭露了一种双面吹胀板,其为均温板的一种,又称为虹吸均温板,主要是为了将传统单面吹胀板改变为双面吹胀板,藉以增加内部的工作流体的容量,进而可以满足高功率装置的散热需求。前述这种已知的吹胀板,一般制作成长形,在制作上主要是将两片长形板体相对贴合,并使该二板体的四边缘相贴合而留下一作业口,且使该二板体的相对面以多个位置相贴合,之后再以高压气体吹入该作业口使该二板体未贴合的位置胀起而形成管路,最后再灌入工作流体并封闭该作业口,即形成目前已知的吹胀板。前述这种已知的吹胀板,在直立使用时,一般以其长形两端朝上下设置,并且以吹胀板左右侧中的一侧缘嵌入于一基座,于该基座上嵌设多个吹胀板后,即可将该基座贴设于一发热源,藉以提供散热效果。前述的已知吹胀板,在直立工作时,其内部的工作流体完全需要依靠重力来使液态工作流体下降,并在工作流体遇热汽化后于吹胀板内部上升,在吹胀板上方的汽态工作流体遇冷而冷凝成为液态工作流体后,即又因重力作用而下降至吹胀板下方,而形成循环状态。然而,由于直立工作的吹胀板其侧边所接触的热源不限于在底部,也有可能因实际需要而有位于该吹胀板的中间位置或接近顶部位置的热源,而液态工作流体又会因重力的作用而流至底部,并没有一个机制可以将液态工作流体停留在中段或顶部的位置来对中间位置或顶部的热源进行吸热而汽化的效果,因此,目前的已知吹胀板有其使用位置的限制,即,热源必须位于吹胀板的底段位置才能有效散热。由上可知,目前的吹胀板内部的工作流体仅单纯依靠重力以及热汽膨胀往低温处扩散流动的原理来进行循环动作,无法使液态工作流体抗重力循环上升至高于液态液面高度之上,因此其使用位置有所限制,无法应付位于该吹胀板较高位置的热源的散热需求。另外,由于目前已知的吹胀板都是由铝材质的二板体相贴合而成,因此,虽然目前在散热产业中广为周知的热管,已揭露烧结铜粉来做为毛细结构的技术,然而,受限于铝材质熔点较低的特性,致使铜粉无法在铝材质的吹胀板内进行烧结,因此目前尚未有关于吹胀板内设置毛细结构的技术概念。
技术实现思路
由上述现有技术的说明可知,现有技术的吹胀板其工作流体的流动,在液态时仅单纯仰赖重力,而在汽态时则仰赖热汽膨胀往低温处扩散流动的原理来流动,因此液态工作流体不可能抗重力而上升至超过工作流体液面的高度的,进而可知热源的设置位置受到了限制。为了增加吹胀板所能提供的散热效果,本专利技术即提出一种复合式虹吸均温板,其在吹胀板内部设置毛细结构,而可以使得液态作动液能因毛细现象而容涵于该毛细结构,藉以让液态作动液能够上升至高于液态作动液的液面位置,藉此,该吹胀板无论是在底部、中段位置或顶部的侧边,都可以设置热源,此外,也可以增进液态作动液的循环效率,进而提升散热效果。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式虹吸均温板,包含有:一吹胀板本体,由二板体沿边缘相贴合而成,该吹胀板本体呈长形而两端分别朝上及朝下,并定义其一板面朝前,该吹胀板本体具有由该二板体相对面多个位置相贴合而形成的多个贴合部,以及具有一胀起管路形成于未被贴合的部分,且该胀起管路位于该多个贴合部周围,其中,将该胀起管路的部分定义为一填粉管路,该填粉管路呈长形而位于该胀起管路的左右侧其中一侧的最侧边,且邻接该二板体的一侧边,该填粉管路的底端位于该胀起管路的底端;一作动液,填入该胀起管路中;一毛细结构,由粉状颗粒组成,填入该填粉管路中;以及一固定手段(means),用以将该毛细结构固定于该填粉管路中而不会移动。由上可知,本专利技术藉由在吹胀板内部设置毛细结构,可以使得液态作动液能因毛细现象而容涵于该毛细结构。藉此,可利用毛细现象来将作动液升高至高于液态作动液的液面位置,因此,该吹胀板无论是在底部、中段位置或顶部的侧边,都可以设置热源,此外,本专利技术相较于已知的吹胀板而言,也具有更好的作动液的循环效率,进而提升散热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剖开示意图,显示内部的毛细结构与作动液。图3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立体示意图。图4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剖开示意图。图5本专利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6本专利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剖开示意图,显示内部的毛细结构与作动液。图7是沿图5中7-7剖线的剖视图。图8是图7的局部放大图,显示压扁部的缝隙与粉状颗粒的大小关系。图9本专利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态样正视图,显示次长贴合部的设置状态。图10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状态的剖开示意图,显示内部的毛细结构与长贴合部的设置状态。其中,附图标记10复合式虹吸均温板11吹胀板本体111板体12贴合部16胀起管路161填粉管路21毛细结构90基板91热源99作动液30复合式虹吸均温板311板体32贴合部321长贴合部322次长贴合部325短贴合部36胀起管路361填粉管路365压扁部37限制边界41毛细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点所在,兹举以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后,其中:如图1至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复合式虹吸均温板10,主要由一吹胀板本体11、一作动液99、一毛细结构21以及一固定手段所组成,其中:该吹胀板本体11,由二铝质板体111沿边缘相贴合而成,该吹胀板本体11呈长形而两端分别朝上及朝下,并定义其一板面朝前,该吹胀板本体11具有由该二板体111相对面多个位置相贴合而形成的多个贴合部12,以及具有一胀起管路16形成于未被贴合的部分,且该胀起管路16位于该多个贴合部12周围,其中,将该胀起管路16的部分定义为一填粉管路161,该填粉管路161呈长形而位于该胀起管路16的左右侧其中一侧,且邻接该二板体111的一侧边,该填粉管路161的底端位于该胀起管路16的底端。在实际实施时,该填粉管路161由底部往上延伸预定长度,若设计上要符合多热源91的场合,而多热源91分布于该吹胀板本体11一侧的底、中、顶三个以上的区域时,该填粉管路161就要由底部往上延伸至该胀起管路16的顶部。而若预期多热源91的分布仅在于该吹胀板本体11一侧的底部及中段位置,则该填粉管路161亦可以仅由底部往上延伸至该胀起管路16的中段位置,而对应于热源91。亦即,该填粉管路161最佳的设计是对应热源91的位置来由底部往上延伸设置。该作动液99,填入该胀起管路16中。该作动液可以是冷媒或水或其他已知的作动液。该毛细结构21,由粉状颗粒组成,例如铜粉、铝粉或具有毛细现象的非金属粉粒,填入该填粉管路161中。该固定手段,用以将该毛细结构21固定于该填粉管路161中而不会移动。于本实施例中,该固定手段指以黏结剂将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式虹吸均温板,其特征在于,包含有:/n一吹胀板本体,由二板体沿边缘相贴合而成,该吹胀板本体呈长形而两端分别朝上及朝下,并定义其一板面朝前,该吹胀板本体具有由该二板体相对面多个位置相贴合而形成的多个贴合部,以及具有一胀起管路形成于未被贴合的部分,且该胀起管路位于该多个贴合部周围,其中,将该胀起管路的部分定义为一填粉管路,该填粉管路呈长形而位于该胀起管路的左右侧其中一侧的最侧边,且邻接该二板体的一侧边,该填粉管路的底端位于该胀起管路的底端;/n一作动液,填入该胀起管路中;/n一毛细结构,由粉状颗粒组成,填入该填粉管路中;以及/n一固定手段(means),用以将该毛细结构固定于该填粉管路中而不会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式虹吸均温板,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吹胀板本体,由二板体沿边缘相贴合而成,该吹胀板本体呈长形而两端分别朝上及朝下,并定义其一板面朝前,该吹胀板本体具有由该二板体相对面多个位置相贴合而形成的多个贴合部,以及具有一胀起管路形成于未被贴合的部分,且该胀起管路位于该多个贴合部周围,其中,将该胀起管路的部分定义为一填粉管路,该填粉管路呈长形而位于该胀起管路的左右侧其中一侧的最侧边,且邻接该二板体的一侧边,该填粉管路的底端位于该胀起管路的底端;
一作动液,填入该胀起管路中;
一毛细结构,由粉状颗粒组成,填入该填粉管路中;以及
一固定手段(means),用以将该毛细结构固定于该填粉管路中而不会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复合式虹吸均温板,其特征在于:该多个贴合部中,有部分的贴合部呈长形而为长贴合部,呈倾斜状,彼此平行且相隔预定距离,且倾斜方向为靠近该毛细结构的一端低而远离该毛细结构的一端高,其余的贴合部则较前述长贴合部短而定义为短贴合部。


3.根据权利要求2的复合式虹吸均温板,其特征在于:两两前述相平行的长贴合部之间具有多个短贴合部。


4.根据权利要求2的复合式虹吸均温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耀惠
申请(专利权)人:赖耀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