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孔洞以及遮光膜的复合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83439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14
一种具有孔洞的复合布,至少包含:一表层布、一遮光膜以及一底层布。遮光膜与表层布及底层布贴附为一体;遮光膜为含有遮蔽光的微粒或粉体的薄膜或纳米纤维膜;表层布、底层布及遮光膜中至少一者具有多个孔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孔洞以及遮光膜的复合布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具有孔洞以及遮光膜的复合布。
技术介绍
传统上所使用的可透视的遮光布,例如网布,通常会借由深色的纱线经由织造设计(例如,交叉或交错编织的方式)来完成具有孔洞的帘布。此类的帘布为了遮光,必须使用深色的纱线做为基底,并且受限于织造的设计,孔洞的样式及排列变化性也会因此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孔洞的复合布,该复合布兼具遮光及具清晰可视的效果。在一实施例中,复合布至少包含有表层布、遮光膜以及底层布,其中,遮光膜与表层布及底层布贴附为一体;遮光膜为含有遮蔽光的微粒或粉体;以及表层布、底层布与遮光膜中至少一者具有多个孔洞。于另一实施例中,遮光膜为胶膜或纳米纤维膜。于另一实施例中,遮光膜的材质为聚胺酯或是热塑性聚酯弹性体。于另一实施例中,微粒或粉体为碳黑微粒或是铯钨微粒,并且微粒或粉体的重量占该遮光膜的重量的20wt%~60wt%。复合布的总光线穿透率小于30%。于另一些实施例中,遮光膜可以是添加碳黑微粒或粉体的碳黑改质遮光膜、添加铯钨微粒或粉体的铯钨改质遮光膜、添加纳米碳管微粒或粉体的纳米碳管改质遮光膜、添加石墨烯微粒或粉体的石墨烯改质遮光膜、添加焦炭微粒或粉体的焦炭改质遮光膜以及添加碳化锆微粒或粉体的碳化锆改质遮光膜中的任一者。于另一实施例中,表层布及底层布为织布或不织布。于另一实施例中,在遮光膜两面施加黏胶,以分别与表层布及该底层布贴合。于另一实施例中,遮光膜借由热压与该表层布及该底层布贴合。于另一实施例中,表层布、底层布与遮光膜中至少一者具有多个孔洞,其为冲孔而成、激光融熔烧而成、织布织造而成、及/或不织布制程而形成。于另一实施例中,该多个孔洞的总面积占复合布的面积的比例大于0.25%。于另一实施例中,复合布的雾度值低于33%。于另一实施例中,遮光膜的厚度在1μm以上且在80μm以下。本专利技术另提供一种遮光纳米纤维膜,其借由在遮光纳米纤维膜中加入遮蔽光微粒或粉体来达成遮光的效果。于另一实施例中,一种遮光纳米纤维膜,其纳米纤维膜材质为聚胺酯或是热塑性聚酯弹性体,其中,遮光纳米纤维膜含有遮蔽光微粒或粉体,且遮蔽光微粒或粉体的重量占整体遮光纳米纤维膜重量的20wt%~60wt%。于另一实施例中,遮光纳米纤维膜的总光线穿透率小于30%。于另一实施例中,遮光纳米纤维膜为添加碳黑微粒或粉体的碳黑改质遮光膜、添加铯钨微粒或粉体的铯钨改质遮光膜、添加纳米碳管微粒或粉体的纳米碳管改质遮光膜、添加石墨烯微粒或粉体的石墨烯改质遮光膜、添加焦炭微粒或粉体的焦炭改质遮光膜以及添加碳化锆微粒或粉体的碳化锆改质遮光膜中的任一者。于另一实施例中,遮光纳米纤维膜的厚度在1μm以上且在80μm以下。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的复合布在表层布、底层布及含有遮蔽光微粒或粉体的遮光膜中至少一者形成有多个孔洞,而兼具遮光及透光的效果,达到清晰可视的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有孔洞的复合布示意图。图2为图1具有孔洞的复合布的剖面图。图3A及图3B分别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及第二实施例具有孔洞的复合布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A具孔洞的复合布1表层布2遮光膜3底层布4孔洞5黏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有孔洞的复合布A的示意图。从图1可看出复合布A有三层结构,复合布A至少包含表层布1、遮光膜2以及底层布3。其中,表层布1、遮光膜2以及底层布3中至少一者具有孔洞,再将表层布1、遮光膜2以及底层布3贴附为一体。本专利技术具有孔洞的复合布A并不限于上述组成方式,在一实施例中,具有孔洞的复合布A可由表层布1及遮光膜2贴附后进行造孔,再与底层布3贴附为一体后形成;在另一实施例中,具有孔洞的复合布A亦可由底层布3与遮光膜2贴附后进行造孔,再与表层布1贴附为一体后形成;在另一实施例中,具有孔洞的复合布A由表层布1、遮光膜2、底层布3以及另一布或另一遮光膜贴附为一体后,造孔后而成。上述实施例中,遮光膜与表层布或底层布中至少一者贴附后再进行造孔以得到孔洞,可以防止表层布或底层布断丝或脱纱。在另一实施例中,具有孔洞的复合布A是由具有织造孔的表层布1或底层布3,与遮光膜2贴附为一体后而成。上述造孔的方式为但不限于冲孔或是激光热熔造孔等,也可因织造或不织布制程而于表层布或底层布形成孔洞。在一实施例中,多个孔洞4的总面积占具有孔洞的复合布A的面积至少0.25%的比例,且孔洞的样式并不限于本专利技术图式所揭示的内容。图2是图1具有孔洞的复合布A的剖面图。如图2所示,遮光膜2是借由黏胶5而与表层布1及底层布3黏合。遮光膜2与表层布1及底层布3也可借由热压的方式贴合在一起(未示于图式)。遮光膜2为含有遮蔽光微粒或粉体的胶膜或是纳米纤维膜。在一实施例中,遮光膜2的材质为聚胺酯或是热塑性聚酯弹性体。在一实施例中,遮蔽光微粒或粉体是使用可见光(波长范围在380-780nm之间)反射率及近红外光(波长范围在780-2100nm之间)反射率皆小于5%的材料(在粉体锭片穿透率<0.5%的情形下),这是通过VIS-NIR积分球光谱仪进行反射光测试后得知。在一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的遮光膜2为添加碳黑微粒或粉体的碳黑改质遮光膜、添加铯钨微粒或粉体的铯钨改质遮光膜、添加纳米碳管微粒或粉体的纳米碳管改质遮光膜、添加石墨烯微粒或粉体的石墨烯改质遮光膜、添加焦炭微粒或粉体的焦炭改质遮光膜以及添加碳化锆微粒或粉体的碳化锆改质遮光膜中的任一者。遮光膜2中所含的遮蔽光微粒或粉体的重量占整体遮光膜2的重量的20wt%~60wt%,以保持遮光膜2拥有一定的透光效果,但不完全失去遮光膜2的遮光效果,其中wt%代表重量(weight,wt)百分浓度。在一实施例中,遮光膜2的厚度为1μm以上且在80μm以下。本专利技术的表层布1及底层布3是使用织布或不织布。在一实施例中,表层布1及底层布3使用梭织布或针织布。在另一实施例中,表层布1以及底层布3选用浅色布。为能定义清晰可视度,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通过雾度值(Hazevalue)的方式来界定是否为清晰可视。雾度值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其中,Tt为总光线穿透率(TotalLuminousTransmittance),Td为扩散光线穿透率(DiffuseLuminousTransmittance),其中,Tt=Td+Tp其中,Tp为平行光线穿透率(ParallelLuminousTransmittance)。其中,Td扩散光线穿透率(DiffuseLuminousTransmittance)及Tp平行光线穿透率(ParallelLuminousTransmittance)皆是通过VIS-NIR积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孔洞的复合布,该复合布至少包含:/n一表层布;/n一遮光膜,该遮光膜含有遮蔽光的微粒或粉体;以及/n一底层布,/n其中该表层布及该底层布分别配置于该遮光膜的两侧,/n其中该表层布、该底层布与该遮光膜中至少一者具有多个孔洞,/n其中该复合布的总光线穿透率小于30%。/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230 TW 108148454;20190327 US 62/824,3621.一种具有孔洞的复合布,该复合布至少包含:
一表层布;
一遮光膜,该遮光膜含有遮蔽光的微粒或粉体;以及
一底层布,
其中该表层布及该底层布分别配置于该遮光膜的两侧,
其中该表层布、该底层布与该遮光膜中至少一者具有多个孔洞,
其中该复合布的总光线穿透率小于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孔洞的复合布,其特征在于,该遮光膜为胶膜或是纳米纤维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孔洞的复合布,其特征在于,该遮光膜的材质为聚胺酯或热塑性聚酯弹性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孔洞的复合布,其特征在于,该遮蔽光的微粒或粉体的重量占该遮光膜的重量的20wt%~60w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孔洞的复合布,其特征在于,该遮光膜为添加碳黑微粒或粉体的碳黑改质遮光膜、添加铯钨微粒或粉体的铯钨改质遮光膜、添加纳米碳管微粒或粉体的纳米碳管改质遮光膜、添加石墨烯微粒或粉体的石墨烯改质遮光膜、添加焦炭微粒或粉体的焦炭改质遮光膜以及添加碳化锆微粒或粉体的碳化锆改质遮光膜中的任一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孔洞的复合布,其特征在于,该表层布及该底层布为织布或不织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孔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君敏黄泳彬李国兴叶佩宜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