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耐磨性无尘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3438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耐磨性无尘布,包括面料基层、防静电层、第一吸油层、吸油填充孔、气凝胶涂层、第一耐磨层、经纱、纬纱、抑菌层、第二吸油层和第二耐磨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通过聚酯纤维双编织而成的面料基层,大大提高面料的耐磨性,提高无尘布的使用寿命和吸水性能,通过导电纤维编织层构成的防静电层,提高无尘布的防静电效果,及时消除电器元件所带有的静电,通过分布在无尘布内外两侧的第一吸油层和第二吸油层,提高无尘布的吸油能力,通过吸油填充孔和气凝胶涂层,增强无尘布的吸油速度以及吸油量,通过第一耐磨层和第二耐磨层内部交织分布的经纱和纬纱,提高无尘布的表层的耐磨强度,提高无尘布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耐磨性无尘布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尘布,具体是一种超耐磨性无尘布,属于无尘布应用

技术介绍
无尘布又名无尘擦拭布,由100%聚酯纤维双编织而成,表面柔软,易于擦拭敏感表面,摩擦不脱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及清洁效率。产品的清洗和包装均在超净车间完成,无尘布可选封边一般有:冷裁,激光封边,超声波封边,涤纶及超细纤维无尘布一般都可以用激光、超声波完美封边,无尘布主要用于LCD、晶元、PCB、数码相机镜头、相机胶片及光碟等高科技产品之擦拭而不产生尘埃粒子,同时也可以吸附液体及尘埃粒子而达到清洁作用。目前现有的无尘布一般采用双层无尘布层结构,一般的无尘布吸水性能较差,且耐磨性较差,在使用的过程中很容易磨损,容易损坏,且一般的无尘布不具备除静电功效,吸油能力弱,在对一些较为敏感的元件进行擦拭时,容易带有静电从而对敏感元件造成损坏。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超耐磨性无尘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超耐磨性无尘布。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超耐磨性无尘布,包括面料基层,所述面料基层的一侧通过强力胶粘接有防静电层,所述防静电层的一侧通过强力胶粘接有第一吸油层,所述第一吸油层的一侧通过强力胶粘接有第一耐磨层,所述面料基层的另一侧通过强力胶粘接有抑菌层,所述抑菌层的一侧通过强力胶粘接有第二吸油层,所述第二吸油层的一侧通过强力胶粘接有第二耐磨层。优选的,所述第一吸油层与第二吸油层的内部均均匀刺有吸油填充孔,所述吸油填充孔内涂有气凝胶涂层。优选的,所述第一耐磨层与第二耐磨层的内部均交织有经纱和纬纱,所述经纱和纬纱分别为芳纶纤维长丝与锦纶纤维长丝,所述芳纶纤维长丝与锦纶纤维长丝呈十字交织分布。优选的,所述防静电层为导电纤维编织层。优选的,所述抑菌层为竹炭纤维与EVA树脂及除臭剂合成纤维材料层。优选的,所述面料基层为聚酯纤维双编织而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聚酯纤维双编织而成的面料基层,大大提高面料的耐磨性,提高无尘布的使用寿命和吸水性能,通过导电纤维编织层构成的防静电层,提高无尘布的防静电效果,及时消除电器元件所带有的静电,通过分布在无尘布内外两侧的第一吸油层和第二吸油层,提高无尘布的吸油能力,通过吸油填充孔和气凝胶涂层,增强无尘布的吸油速度以及吸油量。2、通过第一耐磨层和第二耐磨层内部交织分布的经纱和纬纱,提高面料的表层的耐磨强度,提高无尘布的使用寿命,通过竹炭纤维与EVA树脂及除臭剂合成纤维材料层构成的抑菌层,提高无尘布的抗菌和抑菌效果,提高对使用者的保护。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吸油层、吸油填充孔和气凝胶涂层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面料基层,2、防静电层,3、第一吸油层,301、吸油填充孔,302、气凝胶涂层,4、第一耐磨层,401、经纱,402、纬纱,5、抑菌层,6、第二吸油层,7、第二耐磨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本技术的技术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2所示,一种超耐磨性无尘布,包括面料基层1,所述面料基层1的一侧通过强力胶粘接有防静电层2,所述防静电层2的一侧通过强力胶粘接有第一吸油层3,所述第一吸油层3的一侧通过强力胶粘接有第一耐磨层4,所述面料基层1的另一侧通过强力胶粘接有抑菌层5,所述抑菌层5的一侧通过强力胶粘接有第二吸油层6,所述第二吸油层6的一侧通过强力胶粘接有第二耐磨层7。所述第一吸油层3与第二吸油层6的内部均均匀刺有吸油填充孔301,所述吸油填充孔301内涂有气凝胶涂层302,结构更加合理;所述第一耐磨层4与第二耐磨层7的内部均交织有经纱401和纬纱402,所述经纱401和纬纱402分别为芳纶纤维长丝与锦纶纤维长丝,所述芳纶纤维长丝与锦纶纤维长丝呈十字交织分布,结构更加合理;所述防静电层2为导电纤维编织层,结构更加合理;所述抑菌层5为竹炭纤维与EVA树脂及除臭剂合成纤维材料层,结构更加合理;所述面料基层1为聚酯纤维双编织而成,结构更加合理。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聚酯纤维双编织而成的面料基层1,大大提高面料的耐磨性,提高无尘布的使用寿命和吸水性能,通过导电纤维编织层构成的防静电层2,提高无尘布的防静电效果,及时消除电器元件所带有的静电,通过分布在无尘布内外两侧的第一吸油层3和第二吸油层6,提高无尘布的吸油能力,通过吸油填充孔301和气凝胶涂层302,增强无尘布的吸油速度以及吸油量,通过第一耐磨层4和第二耐磨层7内部交织分布的经纱401和纬纱402,提高面料的表层的耐磨强度,提高无尘布的使用寿命,通过竹炭纤维与EVA树脂及除臭剂合成纤维材料层构成的抑菌层5,提高无尘布的抗菌和抑菌效果,提高对使用者的保护。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得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耐磨性无尘布,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料基层(1),所述面料基层(1)的一侧通过强力胶粘接有防静电层(2),所述防静电层(2)的一侧通过强力胶粘接有第一吸油层(3),所述第一吸油层(3)的一侧通过强力胶粘接有第一耐磨层(4),所述面料基层(1)的另一侧通过强力胶粘接有抑菌层(5),所述抑菌层(5)的一侧通过强力胶粘接有第二吸油层(6),所述第二吸油层(6)的一侧通过强力胶粘接有第二耐磨层(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耐磨性无尘布,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料基层(1),所述面料基层(1)的一侧通过强力胶粘接有防静电层(2),所述防静电层(2)的一侧通过强力胶粘接有第一吸油层(3),所述第一吸油层(3)的一侧通过强力胶粘接有第一耐磨层(4),所述面料基层(1)的另一侧通过强力胶粘接有抑菌层(5),所述抑菌层(5)的一侧通过强力胶粘接有第二吸油层(6),所述第二吸油层(6)的一侧通过强力胶粘接有第二耐磨层(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耐磨性无尘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油层(3)与第二吸油层(6)的内部均均匀刺有吸油填充孔(30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长林
申请(专利权)人:富利达超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