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吸湿性无尘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2620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吸湿性无尘布,包括第一无尘布、第一吸水布魔术贴、第三吸水布、吸水树脂、第四吸水布、第二吸水布、第二无尘布、高吸水纤维丝、氨纶丝和吸水袋。本无尘布为多层复合结构,无尘布含有第一吸水和第二吸水布和吸水袋,吸水袋内含有吸水树脂,大大提高了本无尘布的吸湿吸水能力,相较于普通无尘布,相同的使用情况下,大大降低了去除自身水分次数情况的发生,大大方便了对物品的清洁;本无尘布的第一吸水布和第二吸水布分别通过魔术贴与吸水袋连接,吸水袋内的吸水树脂达到饱和或者清洗无尘布时,此时将第一吸水布和第二吸水布与吸水袋分离,更换新的吸水袋即可,大大方便了本无尘布的清洗和循环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吸湿性无尘布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吸湿性无尘布,具体是一种高吸湿性无尘布,属于无尘布应用

技术介绍
无尘布又名无尘擦拭布,由100%聚酯纤维双编织而成,表面柔软,易于擦拭敏感表面,摩擦不脱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及清洁效率,产品的清洗和包装均在超净车间完成,无尘布主要用于LCD、晶元、PCB、数码相机镜头、相机胶片及光碟等高科技产品之擦拭而不产生尘埃粒子,同时也可以吸附液体及尘埃粒子而达到清洁作用。现有的无尘布大都是单层结构,其吸水吸湿能力一般,在使用无尘布清洁表面含有水的物品时,需要经常拧无尘布以去除其中的水分,较为麻烦,不利于物品的清洁,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高吸湿性无尘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高吸湿性无尘布。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高吸湿性无尘布,包括第一无尘布、第一吸水布、魔术贴、吸水树脂、第二吸水布和第二无尘布,所述第一吸水布的顶面复合有第一无尘布,所述第二吸水布的底面复合有第二无尘布,所述第一吸水布底面的四个拐角处与第二吸水布顶面的四个拐角处分别通过魔术贴安装在吸水袋的顶部和底部,所述吸水袋内填充有吸水树脂。优选的,所述吸水袋由第三吸水布和第四吸水布构成,所述第三吸水布和第四吸水布的四周缝合连接在一起。优选的,所述第一吸水布和第二吸水布结构相同,编织所述第一吸水布和第二吸水布的经线和纬线分别为高吸水纤维丝和氨纶丝,所述高吸水纤维丝和氨纶丝上均通过纺丝级抗菌技术喷涂有抗菌剂。优选的,所述第一无尘布和第二无尘布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无尘布、第二无尘布、第一吸水布和第二吸水布均经过超声波封边。优选的,所述魔术贴由子贴和母贴构成,所述第二吸水布顶面的四个拐角处以及第一吸水布底面的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子贴,所述第三吸水布顶面和底面的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母贴。优选的,所述第一无尘布、第二无尘布、第三吸水布和第四吸水布均为超细纤维无尘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无尘布为多层复合结构,无尘布含有第一吸水和第二吸水布和吸水袋,吸水袋内含有吸水树脂,大大提高了本无尘布的吸湿吸水能力,相较于普通无尘布,相同的使用情况下,大大降低了去除自身水分次数情况的发生,大大方便了对物品的清洁;2、本无尘布的第一吸水布和第二吸水布分别通过魔术贴与吸水袋连接,吸水袋内的吸水树脂达到饱和或者清洗无尘布时,此时将第一吸水布和第二吸水布与吸水袋分离,更换新的吸水袋即可,大大方便了本无尘布的清洗和循环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竖向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编织第一吸水布经线和纬线编织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无尘布,2、第一吸水布,3,魔术贴,4、第三吸水布,5、吸水树脂,6、第四吸水布,7、第二吸水布,8、第二无尘布,9、高吸水纤维丝,10、氨纶丝,11、吸水袋。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本技术的技术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高吸湿性无尘布,包括第一无尘布1、第一吸水布2、魔术贴3、吸水树脂5、第二吸水布7和第二无尘布8,所述第一吸水布2的顶面复合有第一无尘布1,所述第二吸水布7的底面复合有第二无尘布8,所述第一吸水布2底面的四个拐角处与第二吸水布7顶面的四个拐角处分别通过魔术贴3安装在吸水袋11的顶部和底部,所述吸水袋11内填充有吸水树脂5。所述吸水袋11由第三吸水布4和第四吸水布6构成,所述第三吸水布4和第四吸水布6的四周缝合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吸水布2和第二吸水布7结构相同,编织所述第一吸水布2和第二吸水布7的经线和纬线分别为高吸水纤维丝9和氨纶丝10,所述高吸水纤维丝9和氨纶丝10上均通过纺丝级抗菌技术喷涂有抗菌剂;所述第一无尘布1和第二无尘布8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无尘布1、第二无尘布8、第一吸水布2和第二吸水布7均经过超声波封边;所述魔术贴3由子贴和母贴构成,所述第二吸水布7顶面的四个拐角处以及第一吸水布2底面的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子贴,所述第三吸水布4顶面和底面的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母贴;所述第一无尘布1、第二无尘布8、第三吸水布4和第四吸水布6均为超细纤维无尘布。本无尘布由第一无尘布1、第一吸水布2、第二吸水布7、第二无尘布8和吸水袋11构成,吸水袋11内填充有吸水树脂5,且第一吸水布2和第二吸水布7通过魔术贴3安装在吸水袋11的顶部和底部,无尘布在使用时,第一吸水布2和第二吸水布7配合吸水袋11内的吸水树脂5大大提高了本无尘布的吸湿吸水能力,相较于普通无尘布,相同的使用情况下,大大降低了去除自身水分次数情况的发生,大大方便了对物品的清洁,当吸水袋11内的吸水树脂5达到饱和时,由于第一吸水布2和第二吸水布7分别通过魔术贴3与吸水袋11连接,此时将第一吸水布2和第二吸水布7与吸水袋11分离,更换新的吸水袋11即可,大大方便了本无尘布的清洗和循环使用,装置结构简单,使用较为方便。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得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吸湿性无尘布,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无尘布(1)、第一吸水布(2)、魔术贴(3)、吸水树脂(5)、第二吸水布(7)和第二无尘布(8),所述第一吸水布(2)的顶面复合有第一无尘布(1),所述第二吸水布(7)的底面复合有第二无尘布(8),所述第一吸水布(2)底面的四个拐角处与第二吸水布(7)顶面的四个拐角处分别通过魔术贴(3)安装在吸水袋(11)的顶部和底部,所述吸水袋(11)内填充有吸水树脂(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吸湿性无尘布,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无尘布(1)、第一吸水布(2)、魔术贴(3)、吸水树脂(5)、第二吸水布(7)和第二无尘布(8),所述第一吸水布(2)的顶面复合有第一无尘布(1),所述第二吸水布(7)的底面复合有第二无尘布(8),所述第一吸水布(2)底面的四个拐角处与第二吸水布(7)顶面的四个拐角处分别通过魔术贴(3)安装在吸水袋(11)的顶部和底部,所述吸水袋(11)内填充有吸水树脂(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吸湿性无尘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袋(11)由第三吸水布(4)和第四吸水布(6)构成,所述第三吸水布(4)和第四吸水布(6)的四周缝合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吸湿性无尘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水布(2)和第二吸水布(7)结构相同,编织所述第一吸水布(2)和第二吸水布(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长林
申请(专利权)人:富利达超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