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不锈钢炉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7343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节能型不锈钢炉头,包括炉头本体、内环火盖和外环火盖,炉头本体包括内环腔体和外环腔体,内环火盖设于内环腔体上,外环火盖设于外环腔体上;内环火盖的内缘为第一环形斜面,内环火盖的外缘为第二环形斜面,外环火盖的圆周设有环形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内环火盖的边缘采用斜面结构,能够提高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比例,进而提升燃气的热效率;第一环形斜面的内径由上至下逐渐缩小,使得中心火焰更加集中;第二环形斜面的外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大,火焰可蔓延至环形空气通道处,使得外侧火焰更加均匀;内环腔体与外环腔体之间设置加强柱,加强柱采用实心结构能够增加炉头本体的结构强度,延长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型不锈钢炉头
本技术涉及不锈钢燃气灶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型不锈钢炉头。
技术介绍
炉头是燃气灶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炉头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炉头以燃气等作为燃料,其热效率的高低取决于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比例,要想充分利用燃料,就必须使其完全燃烧。然而,现有的炉头结构使得燃气与空气混合不均匀,混合比例低,燃气不能够完全燃烧,从而降低了燃气的热效率,造成资源的浪费,还可能带来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节能型不锈钢炉头,提高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比例,提高燃气的热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型不锈钢炉头,包括炉头本体、内环火盖和外环火盖,所述炉头本体包括内环腔体和外环腔体,所述内环腔体同轴设于所述外环腔体的内部,所述内环火盖设于所述内环腔体上,所述外环火盖设于所述外环腔体上;所述内环火盖的内缘为第一环形斜面,所述第一环形斜面上设有多个第一出火孔,所述内环火盖的外缘为第二环形斜面,所述第二环形斜面上设有多个第二出火孔;所述外环火盖的圆周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处设有多个第三出火孔。优选地,所述内环腔体与所述外环腔体之间设有加强柱,所述加强柱为实心结构,所述加强柱沿所述内环腔体的径向设置。优选地,所述内环腔体的内部为内环燃气通道,所述外环腔体的内部为外环燃气通道;所述内环腔体的内侧形成中心空气通道,所述外环腔体与所述内环腔体之间形成环形空气通道。优选地,所述第一环形斜面的内径由上至下逐渐缩小,所述第二环形斜面的外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大。优选地,所述第一出火孔有四组,每组两个,四组所述第一出火孔沿所述第一环形斜面对称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二出火孔至少有五十个,至少五十个所述第二出火孔沿周向均匀排布在所述第二环形斜面上。优选地,所述第三出火孔至少有七十个,至少七十个所述第三出火孔沿周向均匀排布在所述环形凹槽内。优选地,还包括引射管组件,所述引射管组件包括内引射管和外引射管,所述内引射管通过连接腔体与所述内环腔体连通,所述外引射管与所述外环腔体连通。优选地,所述内引射管与所述外引射管平行设置。优选地,所述内引射管的端部设有第一进气孔,所述外引射管的端部设有第二进气孔,所述第一进气孔、所述第二进气孔的内侧均设有防虫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的节能型不锈钢炉头中,内环火盖的内缘为第一环形斜面,第一环形斜面上设有多个第一出火孔,内环火盖的外缘为第二环形斜面,第二环形斜面上设有多个第二出火孔,采用斜面结构能够增加燃气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比例,进而提升燃气的热效率;2、第一环形斜面的内径由上至下逐渐缩小,使得中心火焰更加集中;第二环形斜面的外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大,火焰可蔓延至环形空气通道处,使得外侧火焰更加均匀;3、内环腔体与外环腔体之间设置加强柱,加强柱采用实心结构能够增加炉头本体的结构强度,延长其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节能型不锈钢炉头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节能型不锈钢炉头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节能型不锈钢炉头的左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节能型不锈钢炉头中炉头本体与引射管组件的立体图。其中,10-炉头本体,11-内环腔体,12-外环腔体,13-加强柱,14-内环燃气通道,15-外环燃气通道,16-中心空气通道,17-环形空气通道,20-内环火盖,21-第一环形斜面,211-第一出火孔,22-第二环形斜面,221-第二出火孔,30-外环火盖,31-环形凹槽,311-第三出火孔,40-引射管组件,41-内引射管,411-第一进气孔,42-外引射管,421-第二进气孔,43-连接腔体,44-防虫网。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对本技术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请结合参见图1至图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节能型不锈钢炉头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节能型不锈钢炉头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节能型不锈钢炉头的左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节能型不锈钢炉头中炉头本体与引射管组件的立体图。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节能型不锈钢炉头,包括炉头本体10、内环火盖20和外环火盖30,炉头本体10包括内环腔体11和外环腔体12,内环腔体11同轴设于外环腔体12的内部,内环火盖20设于内环腔体11上,外环火盖30设于外环腔体12上。内环腔体11的内部为内环燃气通道14,外环腔体12的内部为外环燃气通道15;内环腔体11的内侧形成中心空气通道16,外环腔体12与内环腔体11之间形成环形空气通道17。使用过程中,内环燃气通道14、外环燃气通道15用于通过燃气,燃气与中心空气通道16或环形空气通道17内的空气混合,在电火花的作用下,点燃燃气进行燃烧。请结合参见图1和图2,内环火盖20的内缘为第一环形斜面21,第一环形斜面21上设有多个第一出火孔211,内环火盖20的外缘为第二环形斜面22,第二环形斜面22上设有多个第二出火孔221;内环火盖20的内缘、外缘采用斜面结构,能够增大燃气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比例,使得燃气充分燃烧,进而提升燃气的热效率。进一步地,第一环形斜面21的内径由上至下逐渐缩小,使得内环火盖20中部的火焰更加集中;第二环形斜面22的外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大,火焰可以蔓延至环形空气通道17内,使得内环火盖20的外侧火焰更加均匀。请结合参见图1和图4,外环火盖30的圆周设有环形凹槽31,环形凹槽31的截面呈V型,环形凹槽31处设有多个第三出火孔311,环形凹槽31能够增加外环火盖30两侧燃气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燃气热效率,方便用户调节火焰。优选地,内环腔体11与外环腔体12之间设有加强柱13,加强柱13为实心结构,加强柱13沿内环腔体11的径向设置。加强柱13能够增加炉头本体10的结构强度,减少损坏,延长其使用寿命。优选地,请参见图2,本技术实施例1中,第一出火孔211有四组,每组两个,四组第一出火孔211沿第一环形斜面21对称设置,方便用户调节小火;第二出火孔221至少有五十个,至少五十个第二出火孔221沿周向均匀排布在第二环形斜面22上,保证内环火盖20外周火焰均匀。进一步地,第三出火孔311至少有七十个,至少七十个第三出火孔311沿周向均匀排布在环形凹槽31内,保证外环火盖30外周火焰均匀。优选地,请参见图1或图3,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节能型不锈钢炉头还包括引射管组件40,引射管组件40包括内引射管41和外引射管42,内引射管41通过连接腔体43与内环腔体11连通,外引射管42与外环腔体12连通。内引射管41用于引射内环燃气,外引射管42用于引射外环燃气。优选地,内引射管41与外引射管42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型不锈钢炉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炉头本体、内环火盖和外环火盖,所述炉头本体包括内环腔体和外环腔体,所述内环腔体同轴设于所述外环腔体的内部,所述内环火盖设于所述内环腔体上,所述外环火盖设于所述外环腔体上;所述内环火盖的内缘为第一环形斜面,所述第一环形斜面上设有多个第一出火孔,所述内环火盖的外缘为第二环形斜面,所述第二环形斜面上设有多个第二出火孔;所述外环火盖的圆周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处设有多个第三出火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型不锈钢炉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炉头本体、内环火盖和外环火盖,所述炉头本体包括内环腔体和外环腔体,所述内环腔体同轴设于所述外环腔体的内部,所述内环火盖设于所述内环腔体上,所述外环火盖设于所述外环腔体上;所述内环火盖的内缘为第一环形斜面,所述第一环形斜面上设有多个第一出火孔,所述内环火盖的外缘为第二环形斜面,所述第二环形斜面上设有多个第二出火孔;所述外环火盖的圆周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处设有多个第三出火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不锈钢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腔体与所述外环腔体之间设有加强柱,所述加强柱为实心结构,所述加强柱沿所述内环腔体的径向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不锈钢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腔体的内部为内环燃气通道,所述外环腔体的内部为外环燃气通道;所述内环腔体的内侧形成中心空气通道,所述外环腔体与所述内环腔体之间形成环形空气通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不锈钢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斜面的内径由上至下逐渐缩小,所述第二环形斜面的外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大。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进中刘祥荣杨飞
申请(专利权)人:兴化市润萍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