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燃气灶的引射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4843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燃气灶的引射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子引射管,第一子引射管沿气流方向依据横截面的变化分为收缩部和第一混合部、设置在第一子引射管的收缩部中的调节圈,以及第二子引射管,第二子引射管沿气流方向依据横截面的变化分为第二混合部和扩散部,第一子引射管的第一混合部套设在第二子引射管的第二混合部外,在第一子引射管的第一混合部相对第二子引射管的第二混合部移动的状态下,所述调节圈能改变所述第二子引射管的第二混合部端口之口径的大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出火孔喷射的混合气的速度被调节而实现不发生回火的和谐的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引射管
本技术涉及家用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燃气灶的引射管。
技术介绍
燃气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厨具,尤其是使用最狂反的大气式燃气灶具。设置在燃气灶内的引射器中燃气灶重要的一个部件,其作用是将燃气与空气按照一定比例充分燃烧的效果。燃气灶在工作的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气源,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是不同的,所以需要在引射器的引射管的进口通入燃气与空气,两者根据比例混合后,才能实现充分燃烧,达到较好的燃烧效果。根据燃气锅炉中的燃烧气体燃料的方法,比如一预混燃烧器,燃气和空气以最适宜燃烧的混合比例预先混合,然后供应至火孔表面以进行燃烧。即、由燃气注入口的喷嘴喷射的燃气和空气混合的混合气流入混合室后,混合气通过火孔供应到燃烧室,并在燃烧室内燃烧。现有相关技术中的通常的燃烧器包括燃气阀,其调节供应到燃烧器的燃气压力,喷嘴,其喷射通过燃气阀供应的燃气,混合气流入口,从喷嘴喷出的燃气通过该混合气入口混合并被供应,燃烧器的内部空间,通过混合气流入口供应的混合气供应至此内部空间,以及包括多个火孔的火盖以喷射供应到内部空间的混合气至燃烧室。当燃烧装置所需的负荷量大时,控制燃气阀使得燃气在高压下供应至燃烧室,以达到燃烧器的高输出的目的。反之,当燃烧装置所需的负荷量小时,控制燃气阀使得燃气在低压下供应至燃烧室,以达到燃烧器的低输出的目的。在此情形中,通过火孔喷射到燃烧室的混合气的速度,受制于由燃气阀控制而决定的燃气压力。也就是说,如果燃气压力高,通过火孔喷射的混合气的速度也高。然而,根据具有上面提到的结构的燃烧器,当燃烧装置所需的负荷量小时,如果燃气在低压下供应,由于喷射到燃烧室内部的喷射速度低于燃烧室内混合气的燃烧速度,火焰会在面对燃烧室内部的火盖板的内表面产生。结果,就有燃烧不正常的问题,即、发生回火。也就是说,如果通过火孔喷射的混合气的速度小于一个预定速度,则会发生在火孔内部产生火焰的回火。然而面对上述问题,如果燃气在低压下供应,从现在方式来看是保持燃气和一次空气喷射到燃烧室内部的喷射速度不低于燃烧室内混合气的燃烧速度,其核心是提高一次空气系数,增强引射能力。那么如何提高大气式燃烧器的一次空气系数呢?如本申请人提供了一种如专利号为ZL201310122553.X(授权公告号为CN103234201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一种引射管》其公开了一种其内腔沿进口至出口方向,依次为喇叭段、过渡段和与燃烧器炉头相适配的尾接口,且喇叭段与过渡段之间形成吼口,所述喇叭段横截面积逐渐减小,且所述喉口处横截面形状与喇叭段相同,所述过渡段的横截面积逐渐变大,从与所述喉口相同渐变为与所述尾接口横截面相同。同时喇叭段横截面逐渐减小,过渡段的横截面逐渐变大,这样可使进入过渡段内腔的燃气流与空气充分混合,有效改善具有该种引射管的燃烧器的一次空气补给,提高其一次空气系数,从而提高燃烧器的能效。除了上述改变截面积的方式,影响燃气和一次空气喷射到燃烧室内部的喷射速度还决定于燃气和一次空气在引射管中流动的动能损失的大小,而引射管的长度则决定动能损失的大小,为此,要提高引射管中燃气与一次空气喷射到燃烧室内部的喷射速度,除了考虑上述截面积的变化之外还需要在长度方面进行改进,以保持燃气和一次空气喷射到燃烧室内部的喷射速度不低于燃烧室内混合气的燃烧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在混合气低输出的情况下,还能防止产生回火的用于燃气灶的引射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用于燃气灶的引射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子引射管,所述第一子引射管沿气流方向依据横截面的变化分为收缩部和第一混合部;调节圈,设置在所述第一子引射管的收缩部中;以及第二子引射管,所述第二子引射管沿气流方向依据横截面的变化分为第二混合部和扩散部;所述第一子引射管的第一混合部套设在所述第二子引射管的第二混合部外;在所述第一子引射管的第一混合部相对第二子引射管的第二混合部移动的状态下,所述调节圈能改变所述第二子引射管的第二混合部端口之口径的大小。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圈沿气流方向包括有连接在所述第一子引射管之收缩部的入气端的固定部和沿气流方向口径小于固定部的自由部,所述自由部还沿周向开设有至少两个缺口,在所述第一子引射管的第一混合部相对第二子引射管的第二混合部移动的状态下,所述自由部能受到所述第二子引射管的第二混合部之端口的压迫,而使进入各个缺口的混合气减少。为了方便调节第二子引射管相对第一子引射管移动,所述第一子引射管之收缩部的入气端所对应的管壁沿径向向外延伸有一圈凸圈,所述凸圈沿周向设置有至少两个凹口。其中凹口可以用户徒手调节的可行性,或是出产前根据各地的气源不同可进行相应的调节。进一步地,还包括有朝向所述第一子引射管之收缩部的入气端的喷嘴,所述喷嘴设置在喷嘴座上。为了使得喷嘴与第一子引射管之收缩部的入气端两者保持有适当距离,优选地,所述的喷嘴座于喷嘴的外围还设置有限位件,在所述第一子引射管的第一混合部相对第二子引射管的第二混合部向所述喷嘴座外移的状态下,所述凸圈阻挡在限位件上,使两者之间保持有间隔距离。即当第一子引射管于远离第二子引射管的方向移动时,限位件能避免第一子引射管完全脱离第二子引射管。为了方便加工,优选地,所述限位件呈L型,包括与所述第一子引射管的轴线相垂直的横向臂和与所述第一子引射管的轴线相平行的竖向臂,所述横向臂与所述喷嘴座相连接,所述竖向臂能阻挡住所述凸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第一子引射管和第二子引射管的相对移动而改变第二子引射管的第二混合部端口之口径,使得能与各使用环境所需的气源相适应性的调节,从而实现在调整燃烧器的出火孔喷射的燃气和一次空气的速度,即将第一子引射管和第二子引射管的混合气的喷射速度调整到高于燃烧器的混合气燃烧速度,通过出火孔喷射的混合气的速度被调节而实现不发生回火的和谐的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引射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剖视图;图4为图1中第一子引射管的调节圈的自由部的各缺口处于被压迫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子引射管的调节圈的自由部的各缺口处于解除压迫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7所示,为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用于燃气灶的引射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子引射管1,该第一子引射管1沿气流方向依据横截面的变化分为收缩部11和第一混合部12;设置在第一子引射管1的收缩部11中的调节圈3,以及第二子引射管2,第二子引射管2沿气流方向依据横截面的变化分为第二混合部21和扩散部22,第一子引射管1的第一混合部12套设在第二子引射管2的第二混合部21外;在第一子引射管1的第一混合部12相对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燃气灶的引射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有:/n第一子引射管(1),所述第一子引射管(1)沿气流方向依据横截面的变化分为收缩部(11)和第一混合部(12);/n调节圈(3),设置在所述第一子引射管(1)的收缩部(11)中;以及/n第二子引射管(2),所述第二子引射管(2)沿气流方向依据横截面的变化分为第二混合部(21)和扩散部(22);所述第一子引射管(1)的第一混合部(12)套设在所述第二子引射管(2)的第二混合部(21)外;/n在所述第一子引射管(1)的第一混合部(12)相对第二子引射管(2)的第二混合部(21)移动的状态下,所述调节圈(3)能改变所述第二子引射管(2)的第二混合部(21)端口之口径的大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燃气灶的引射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第一子引射管(1),所述第一子引射管(1)沿气流方向依据横截面的变化分为收缩部(11)和第一混合部(12);
调节圈(3),设置在所述第一子引射管(1)的收缩部(11)中;以及
第二子引射管(2),所述第二子引射管(2)沿气流方向依据横截面的变化分为第二混合部(21)和扩散部(22);所述第一子引射管(1)的第一混合部(12)套设在所述第二子引射管(2)的第二混合部(21)外;
在所述第一子引射管(1)的第一混合部(12)相对第二子引射管(2)的第二混合部(21)移动的状态下,所述调节圈(3)能改变所述第二子引射管(2)的第二混合部(21)端口之口径的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引射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圈(3)沿气流方向包括有连接在所述第一子引射管(1)之收缩部(11)的入气端的固定部(31)和沿气流方向口径小于固定部(31)的自由部(32),所述自由部(32)还沿周向开设有至少两个缺口(321),在所述第一子引射管(1)的第一混合部(12)相对第二子引射管(2)的第二混合部(21)移动的状态下,所述自由部(32)能受到所述第二子引射管(2)的第二混合部(21)之端口的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刚柯情王帅东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