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燃气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5395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燃气燃烧器,包括炉头组件、外火盖与中心火盖,所述外火盖与中心火盖之间设有环形的过渡空间,还包括环形的聚能挡板,所述聚能挡板位于所述的过渡空间中,所述聚能挡板上设有空气进入口,所述空气进入口连通所述炉头组件与外界空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中心火盖和外火盖之间增设一圈环形的聚能挡板,直接利用聚能挡板上的空气进入口进行燃烧的二次空气补给,同时可以阻隔燃烧所需的二次空气以外的多余空气流入中心高温加热区域,减少燃烧热量因加热多余空气而造成的热量损耗,同时聚能挡板可阻挡中心部分热空气流失,进一步减少热量损失,有效的提高燃烧器燃烧热量的利用率,从而达到提高燃烧器热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燃气燃烧器
本技术涉及燃烧器,特别是带聚能效果的燃烧器。
技术介绍
传统的燃烧器,在使用时由于热量是向外扩散的,导致了有部分热量向外扩散到空气里损失掉,从而使得燃烧的效率不高,热量损耗大。为了克服上述的不足,现有技术中,通过在燃烧器的外围增加一个聚能圈来实现热量的聚拢。现有的聚能圈一般安装在外火盖的外侧,同时一般与炉架固定安装。但是,该聚能圈阻挡了燃烧器的二次空气补给,同时影响了燃烧器整体的外观,增加了燃烧器的清洁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更加简单的具有聚能效果的燃烧器结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高效燃气燃烧器,包括炉头组件、外火盖与中心火盖,所述外火盖与中心火盖均安装在炉头组件上,所述外火盖与中心火盖之间设有环形的过渡空间,还包括环形的聚能挡板,所述聚能挡板位于所述的过渡空间中,所述聚能挡板上设有空气进入口,所述空气进入口连通所述炉头组件与外界空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中心火盖和外火盖之间增设一圈环形的聚能挡板,直接利用聚能挡板上的空气进入口进行燃烧的二次空气补给,同时可以阻隔燃烧所需的二次空气以外的多余空气流入中心高温加热区域,减少燃烧热量因加热多余空气而造成的热量损耗,同时聚能挡板可阻挡中心部分热空气流失,进一步减少热量损失,有效的提高燃烧器燃烧热量的利用率,从而达到提高燃烧器热效率的效果。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聚能挡板与外火盖一体成型。聚能挡板与外火盖一体成型,不仅可以提高聚能挡板的结构强度,而且可以使得结构更加紧凑。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将聚能挡板与外火盖分开两个单独的零件。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聚能挡板为内凹的锅形。聚能挡板向内凹陷,可以使得燃烧器发出的热量集聚在燃烧器中。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空气进入口有多个,所述炉头组件中包括补气空腔,所述聚能挡板相对炉头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空气进入口与所述补气空腔的位置适配。聚能挡板可通过旋转角度,改变其与炉头组件的相对安装位置关系,从而改变燃烧器二次空气的可进气口的面积,从而实现调节二次空气进风量的效果。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空气进入口有四个,四个所述的空气进入口均匀分布在聚能挡板的内侧,所述空气进入口呈扇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炉头组件包括底座与支架,所述支架安装在底座的上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中间设有中心通道,所述底座的四周设定多个外通道,所述中心通道与中心火盖连通,所述外通道与外火盖连通,所述外通道之间包括空腔;所述支架的中间设有通孔,所述中心通道穿过所述支架的中间的通孔,所述支架的四周设有多个封盖,所述封盖将所述外通道的上端封闭。炉头组件采用底座跟支架的组合结构,可以使得炉头的机构更加紧凑简单,安装更加方便。当聚能挡板转动的时候,通过调节空腔与空气进入口之间的重叠面积,进而改变二次空气的可进气口的面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爆炸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同时,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参照图1~图3,一种高效燃气燃烧器,包括炉头组件100、外火盖200与中心火盖300,所述外火盖200与中心火盖300均安装在炉头组件100上,所述外火盖300与中心火盖200之间设有环形的过渡空间,还包括环形的聚能挡板400,所述聚能挡板400位于所述的过渡空间中,所述聚能挡板400上设有空气进入口410,所述空气进入口410连通所述炉头组件100与外界空气。相对于传统竖起立放的聚能圈,本技术的聚能挡板平铺在外火盖与中心火盖之间,利用聚能挡板阻隔燃烧所需的二次空气以外的多余空气流入中心高温加热区域,减少燃烧热量因加热多余空气而造成的热量损耗,同时可阻挡中心部分热空气流失,进一步减少热量损失,有效的提高燃烧器燃烧热量的利用率,从而达到提高燃烧器热效率的效果。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聚能挡板400与外火盖200一体成型。聚能挡板400可独立为单一零部件,也可与与外火盖200或中心火盖300集合为一体式结构。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聚能挡板400为内凹的锅形。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空气进入口410有多个,所述炉头组件100中包括补气空腔,所述聚能挡板400相对炉头组件410转动连接,所述空气进入口410与所述补气空腔的位置适配。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空气进入口410有四个,四个所述的空气进入口均匀分布在聚能挡板400的内侧,所述空气进入口呈扇形。在该聚能挡板上开设的供二次空气进气的空气进入口,需要在保证中心火燃烧所需的二次空气量的基础上尽可能小,具体开口大小与中心火的热负荷设计相关。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炉头组件100包括底座110与支架120,所述支架120安装在底座110的上端。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座110中间设有中心通道111,所述底座110的四周设定多个外通道112,所述中心通道111与中心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燃气燃烧器,包括炉头组件、外火盖与中心火盖,所述外火盖与中心火盖均安装在炉头组件上,所述外火盖与中心火盖之间设有环形的过渡空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形的聚能挡板,所述聚能挡板位于所述的过渡空间中,所述聚能挡板上设有空气进入口,所述空气进入口连通所述炉头组件与外界空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燃气燃烧器,包括炉头组件、外火盖与中心火盖,所述外火盖与中心火盖均安装在炉头组件上,所述外火盖与中心火盖之间设有环形的过渡空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形的聚能挡板,所述聚能挡板位于所述的过渡空间中,所述聚能挡板上设有空气进入口,所述空气进入口连通所述炉头组件与外界空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燃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能挡板与外火盖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燃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能挡板为内凹的锅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燃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进入口有多个,所述炉头组件中包括补气空腔,所述聚能挡板相对炉头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空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穗江胡月梁迪燊刘兵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