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整流板的家用燃烧炉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6886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17
改进整流板的家用燃烧炉头,包括圆环状的燃烧器,燃烧器内设置有外环混气腔,燃烧器的底部对称设置有连通外环混气腔的两混合腔,两混合腔的一端横向连接有两外环引射管,外环引射管的外侧安装有朝向外环引射管进气端的喷嘴,所述外环混气腔内水平设置有环形整流板,环形整流板挡设在两混合腔的上方并将外环混气腔分设成上层混气腔和下层混气腔,环形整流板的内边沿与外环混气腔的内腔壁之间构成进气间隙,环形整流板的一侧设置有进气缺口,通过进气缺口与进气间隙连通上层混气腔和下层混气腔,该结构有效解决炉头内部压力不均导致燃烧时火盖火焰大小的一致性差以及气体混合不理想造成燃烧效果不佳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进整流板的家用燃烧炉头
本技术涉及燃烧器领域,具体是改进整流板的家用燃烧炉头。
技术介绍
现有燃烧器的结构包括炉头,安装在炉头上的分流器及火盖,因此造成燃烧器和炉头的整体高度过高,因此现今的燃烧器大部分采用嵌入式安装,将炉头部分设置在面板下方,从而使燃烧器结构看起来更加紧凑,体积更小,但是在装配运输的过程中,由于炉头不规则形状,造成占用较大的运输空间,从而增加生产成本,而且将燃烧器炉头及喷嘴设置在面板下面,如果燃烧器回火时会导致的各类问题,如面板炸裂、电控元件损坏等,因此燃烧器仍然需要进一步改进。目前部分上进风的燃烧器如中国专利“具有回流增压混合舱的燃烧器”(专利号20152067589.0、申请号201510553982.1),燃烧器的的下方设置有若干条引射器,但是该部分的燃烧器在混合气体通过引射器进入到混气腔内时,由于气体流动距离不相同,因此会导致混气强内部压力不均导致燃烧时火盖火焰大小的一致性差以及气体混合不理想造成燃烧效果不佳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一种改进整流板的家用燃烧炉头,其作用是解决炉头内部压力不均导致燃烧时火盖火焰大小的一致性差的问题。改进整流板的家用燃烧炉头,包括圆环状的燃烧器,燃烧器内设置有外环混气腔,燃烧器的底部对称设置有连通外环混气腔的两混合腔,两混合腔的一端横向连接有两外环引射管,外环引射管的外侧安装有朝向外环引射管进气端的喷嘴,所述外环混气腔内水平设置有环形整流板,环形整流板挡设在两混合腔的上方并将外环混气腔分设成上层混气腔和下层混气腔,环形整流板的内边沿与外环混气腔的内腔壁之间构成进气间隙,环形整流板的一侧设置有进气缺口,通过进气缺口与进气间隙连通上层混气腔和下层混气腔,该结构有效解决炉头内部压力不均导致燃烧时火盖火焰大小的一致性差以及气体混合不理想造成燃烧效果不佳等问题。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所述环形整流板的外边沿与外环混气腔的外腔壁之间构成第二进气间隙、通过进气缺口、进气间隙、第二进气间隙连通上层混气腔和下层混气腔。所述燃烧器包括引射座、火盖座以及外环分火盖,火盖座坐设在引射座的上方,外环分火盖盖设到火盖座上并构成外环混气腔,外环分火盖上开设有多个出火孔,火盖座的底部对称开设有两进气口,引射座对应两进气口的位置凹设有两个混合腔,混合腔相对外环引射管出气端的腔壁上设置有弧形导流面。两进气口之间的火盖座底部设置有两段长度不同的中间段,较短的中间段两端与弧形导流面衔接,环形整流板的中部设置在较短的中间段上方,环形整流板的两端则挡设在两进气口上方,环形整流板对应较长的中间段处设置有进气缺口。所述环形整流板上设有若干个进气孔,进气孔的气体流通截面积由环形整流板对应弧形导流面的位置往两边方向逐渐递增。所述进气间隙的宽度由进气间隙对应弧形导流面的位置往两边方向逐渐递增。所述外环混气腔的内腔壁自下而上往外环混气腔的外腔壁方向倾斜设置。所述外环引射管与混合腔在同一水平面上对称设置在燃烧器的下方,直管状的外环引射管倾斜接入混合腔的一端部。所述外环混气腔内等间延伸有若干个支承凸台,支承凸台上开设有下连接孔,环形整流板对应下连接孔开设有上连接孔,环形整流板通过螺丝穿过上连接孔和下连接孔固定安装在外环混气腔内。所述环形整流板两端部之间的夹角为α,60°≤α≤16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整流板的家用燃烧炉头,通过环形整流板能够改变燃气和空气流动路径,提高燃气的混合效果,可有效解决炉头内部压力不均导致燃烧时火盖火焰大小的一致性差以及气体混合不理想造成燃烧效果不佳等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俯视)。图4为本技术的环形整流板结构示意图一。图5为本技术的环形整流板结构示意图二。图6为本技术的环形整流板结构示意图三。图7为本技术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7所示,改进整流板的家用燃烧炉头,包括圆环状的燃烧器1,燃烧器1内设置有外环混气腔2,燃烧器1的底部对称设置有连通外环混气腔2的两混合腔3,两混合腔3的一端横向连接有两外环引射管4,外环引射管4的外侧安装有朝向外环引射管4进气端的喷嘴5,所述外环混气腔2内水平设置有环形整流板6,环形整流板6挡设在两混合腔3的上方并将外环混气腔2分设成上层混气腔201和下层混气腔202,环形整流板6的内边沿与外环混气腔2的内腔壁21之间构成进气间隙7,环形整流板6的一侧设置有进气缺口601,通过进气缺口601与进气间隙7连通上层混气腔201和下层混气腔202,该结构有效解决炉头内部压力不均导致燃烧时火盖火焰大小的一致性差以及气体混合不理想造成燃烧效果不佳等问题。所述环形整流板6的外边沿与外环混气腔2的外腔壁22之间构成第二进气间隙8(如图4所示),通过进气缺口601、进气间隙7、第二进气间隙8连通上层混气腔201和下层混气腔20,使环形整流板6上方的上层混气腔201的内外侧能够均匀进气。所述燃烧器1包括引射座11、火盖座12以及外环分火盖13,火盖座12坐设在引射座11的上方,外环分火盖13盖设到火盖座12上并构成外环混气腔2,外环分火盖13上开设有多个出火孔131,火盖座12的底部对称开设有两进气口121,引射座11对应两进气口121的位置凹设有两个混合腔3,混合腔3相对外环引射管4出气端的腔壁上设置有弧形导流面301;弧形导流面301在燃气被外环引射管4喷出后,流经弧形导流面301快速导入外环混气腔2内,使混合气体流动过程更加畅顺,减少由于混合气体撞向平直的腔壁,使外环混气腔2内形成乱流,使燃烧效果不稳定。两进气口121之间的火盖座12底部设置有两段长度不同的中间段122,较短的中间段122两端与弧形导流面301衔接,环形整流板6的中部设置在较短的中间段122上方,环形整流板6的两端则挡设在两进气口121上方,环形整流板6对应较长的中间段122处设置有进气缺口601。由于需要预留外环引射管4的长度,因此两进气口121开设的位置对称但首尾端之间的间距不对等,因此当燃气通过混合腔3进入到外环混气腔2内时,由于燃气从混合腔3的一端往另一端方向喷射,因此当燃气通过混合腔3进入到外环混气腔2内时,燃气会冲向较短的中间段122位置,导致较短的中间段122的局域燃气浓度较大,导致燃烧器的火盖火焰大小的一致性差,燃烧不稳定,因此环形整流板6能够将下层混气腔202的部分混合气体横向引流到对应较长中间段122(该区域燃气浓度较下)的进气缺口601位置再流入上层混气腔201,而另一部分混合气体则通过进气间隙7从下层混气腔202流入上层混气腔201再经过火孔排出燃烧(进气缺口601的气体流通量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改进整流板的家用燃烧炉头, 包括圆环状的燃烧器(1),燃烧器(1)内设置有外环混气腔(2),燃烧器(1)的底部对称设置有连通外环混气腔(2)的两混合腔(3),两混合腔(3)的一端横向连接有两外环引射管(4),外环引射管(4)的外侧安装有朝向外环引射管(4)进气端的喷嘴(5),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环混气腔(2)内水平设置有环形整流板(6),环形整流板(6)挡设在两混合腔(3)的上方并将外环混气腔(2)分设成上层混气腔(201)和下层混气腔(202),环形整流板(6)的内边沿与外环混气腔(2)的内腔壁(21)之间构成进气间隙(7),环形整流板(6)的一侧设置有进气缺口(601),通过进气缺口(601)与进气间隙(7)连通上层混气腔(201)和下层混气腔(202)。/n

【技术特征摘要】
1.改进整流板的家用燃烧炉头,包括圆环状的燃烧器(1),燃烧器(1)内设置有外环混气腔(2),燃烧器(1)的底部对称设置有连通外环混气腔(2)的两混合腔(3),两混合腔(3)的一端横向连接有两外环引射管(4),外环引射管(4)的外侧安装有朝向外环引射管(4)进气端的喷嘴(5),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混气腔(2)内水平设置有环形整流板(6),环形整流板(6)挡设在两混合腔(3)的上方并将外环混气腔(2)分设成上层混气腔(201)和下层混气腔(202),环形整流板(6)的内边沿与外环混气腔(2)的内腔壁(21)之间构成进气间隙(7),环形整流板(6)的一侧设置有进气缺口(601),通过进气缺口(601)与进气间隙(7)连通上层混气腔(201)和下层混气腔(2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改进整流板的家用燃烧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整流板(6)的外边沿与外环混气腔(2)的外腔壁(22)之间构成第二进气间隙(8),通过进气缺口(601)、进气间隙(7)、第二进气间隙(8)连通上层混气腔(201)和下层混气腔(2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改进整流板的家用燃烧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1)包括引射座(11)、火盖座(12)以及外环分火盖(13),火盖座(12)坐设在引射座(11)的上方,外环分火盖(13)盖设到火盖座(12)上并构成外环混气腔(2),外环分火盖(13)上开设有多个出火孔(131),火盖座(12)的底部对称开设有两进气口(121),引射座(11)对应两进气口(121)的位置凹设有两个混合腔(3),混合腔(3)相对外环引射管(4)出气端的腔壁上设置有弧形导流面(3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改进整流板的家用燃烧炉头,其特征在于:两进气口(121)之间的火盖座(12)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意何志兴万晨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火王燃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