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油管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6502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加油管组件,因为连接组件中设置有外套圈和内套圈,外套圈连接着硬管,内套圈连接着软管,在外套圈和内套圈中间设置有橡胶垫片,在外套圈和内套圈本体上分别设置有螺杆和螺母,在螺杆上环绕着螺丝旋钮,在螺丝旋钮下方设置有拖盖板,在内套圈的右侧设置有卡头,通过螺丝旋钮的拧转使得外套圈和内套圈密封连接,从而实现了硬管和软管的密封连接,达到了便于更换的作用,通过过滤网对进入的原油进行过滤,定位组件中的定位板中间设置有镂空支架,过滤网放置在镂空支架上,从而实现了过滤网对进入硬管的原油中可能出现的残渣进行过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油管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油管,特别是涉及一种加油管组件。
技术介绍
加油管一般分三部分,分别为加油硬管、加油软管和油箱加油管,传统加油管组件和外盖连接时由于没有设置固定板,导致加油管组件不具有稳定性,会出现晃动和连接不牢固的问题,同时,加油硬管和加油软管通常是使用焊枪将其焊接住,当出现损坏问题需要更换时,对加油硬管和加油软管的更换极为不便,会导致费时费力,增加工作量的问题,还有,传统加油管组件在注入原油的使用过程中由于不具有过滤网装置,会导致不纯洁的原油中的残渣进入发动机,致使发动机使用寿命减少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加油管组件,已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加油管组件不具有稳定性,更换不便的问题,还有使用过程中不纯洁的原油残渣进入发动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一种加油管组件,包括硬管、定位组件、连接组件和外盖,所述定位组件和连接组件分别位于硬管的左右两端,所述外盖用于衔接定位组件,所述外盖包括外置进油口和内旋盖,所述外置进油口位于外盖的内部中央,所述内旋盖通过绳索和外盖连接,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内置进油口和定位板,所述内置进油口位于定位板的左侧,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外套圈和内套圈,所述内套圈位于外套圈的下方,所述外套圈的本体外部焊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上环绕着螺丝旋钮,所述螺丝旋钮的下方设置有拖盖板,所述内套圈的本体内部设置有螺母,所述内套圈的下方连接有软管。优选的,所述外套圈和内套圈的中间设置有橡胶垫片。优选的,所述内套圈的右侧设置有卡头。优选的,。所述卡头和内套圈的连接处设置有转杆。优选的,所述定位板的内部中央位置设置有镂空支架。优选的,所述镂空支架的上方设置有过滤网。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加油管组件,通过将加油管组件中定位组件和外盖密封连接并使其固定,因为加油管组件中硬管上设置有定位板,通过内置进油口和外置进油口衔接的同时也使定位板和外盖衔接,达到了固定加油管组件的作用,通过将加油管组件中连接组件的外套圈和内套圈进行密封连接实现硬管与软管的密封连接,因为连接组件中设置有外套圈和内套圈,外套圈连接着硬管,内套圈连接着软管,在外套圈和内套圈中间设置有橡胶垫片,在外套圈和内套圈本体上分别设置有螺杆和螺母,在螺杆上环绕着螺丝旋钮,在螺丝旋钮下方设置有拖盖板,在内套圈的右侧设置有卡头,通过螺丝旋钮的拧转使得外套圈和内套圈密封连接,从而实现了硬管和软管的密封连接,达到了便于更换的作用,通过过滤网对进入的原油进行过滤,定位组件中的定位板中间设置有镂空支架,过滤网放置在镂空支架上,从而实现了过滤网对进入硬管的原油中可能出现的残渣进行过滤。附图说明图1为按照本技术的一种加油管组件的一优选实施例的装置整体结构的立体图;图2为按照本技术的一种加油管组件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定位组件结构的立体图;图3为按照本技术的一种加油管组件的一优选实施例的连接组件结构的立体图;图4为按照本技术的一种加油管组件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定位组件结构的剖视图。图中:1-硬管,2-定位组件,3-连接组件,4-外置进油口,5-内旋盖,6-外盖,7-内置进油口,8-定位板,9-绳索,10-外套圈,11-螺杆,12-螺丝旋钮,13-拖盖板,14-内套圈,15-卡头,16-橡胶垫片,17-转杆,18-过滤网,19-螺母,20-镂空支架,21-软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油管组件,包括硬管1、定位组件2、连接组件3和外盖6,其特征在于:定位组件2和连接组件3分别位于硬管1的左右两端,外盖6用于衔接定位组件2,外盖6包括外置进油口4和内旋盖5,外置进油口4位于外盖6的内部中央,内旋盖5通过绳索9和外盖6连接,定位组件2包括内置进油口7和定位板8,内置进油口7位于定位板8的左侧,连接组件3包括外套圈10和内套圈14,内套圈14位于外套圈10的下方,外套圈10的本体外部焊接有螺杆11,螺杆11上环绕着螺丝旋钮12,螺丝旋钮12的下方设置有拖盖板13,内套圈14的本体内部设置有螺母19,内套圈14的下方连接有软管21。在本实施例中:外套圈10和内套圈14的中间设置有橡胶垫片16,用于对外套圈10和内套圈14的密封和防渗漏。在本实施例中:内套圈14的右侧设置有卡头15,用于对外套圈10和内套圈14的再固定和二次保护。在本实施例中:卡头15和内套圈14的连接处设置有转杆17,用于实现卡头15的移动。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板8的内部中央位置设置有镂空支架20,用于支撑过滤网18且不影响工作过程中进入的原油下落。在本实施例中:镂空支架20的上方设置有过滤网18,用于对原油中可能出现的残渣过滤。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油管组件的工作过程如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加油管组件,首先将加油管组件中定位组件2和外盖6密封连接并使其固定,因为加油管组件中硬管1上设置有定位板8,通过内置进油口7和外置进油口4衔接的同时也使定位板8和外盖6衔接,达到了固定加油管组件的作用,通过将加油管组件中连接组件3的外套圈10和内套圈14的进行密封连接实现硬管1与软管21的密封连接,因为连接组件3中设置有外套圈10和内套圈14,外套圈10连接着硬管1,内套圈14连接着软管21,在外套圈10和内套圈14中间设置有橡胶垫片16,在外套圈10和内套圈14本体上分别设置有螺杆11和螺母19,在螺杆11上环绕着螺丝旋钮12,在螺丝旋钮12下方设置有拖盖板13,在内套圈14的右侧设置有卡头15,通过螺丝旋钮12的拧转使得外套圈10和内套圈14密封连接,从而实现了硬管1和软管21的密封连接,达到了便于更换的作用,通过过滤网18对进入的原油进行过滤,定位组件2中的定位板8中间设置有镂空支架20,过滤网18放置在镂空支架20上,从而实现了过滤网18对进入硬管1的原油中可能出现的残渣进行过滤。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进一步的实施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所公开的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油管组件,包括硬管(1)、定位组件(2)、连接组件(3)和外盖(6),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2)和连接组件(3)分别位于硬管(1)的左右两端,所述外盖(6)用于衔接定位组件(2),所述外盖(6)包括外置进油口(4)和内旋盖(5),所述外置进油口(4)位于外盖(6)的内部中央,所述内旋盖(5)通过绳索(9)和外盖(6)连接,所述定位组件(2)包括内置进油口(7)和定位板(8),所述内置进油口(7)位于定位板(8)的左侧,所述连接组件(3)包括外套圈(10)和内套圈(14),所述内套圈(14)位于外套圈(10)的下方,所述外套圈(10)的本体外部焊接有螺杆(11),所述螺杆(11)上环绕着螺丝旋钮(12),所述螺丝旋钮(12)的下方设置有拖盖板(13),所述内套圈(14)的本体内部设置有螺母(19),所述内套圈(14)的下方连接有软管(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油管组件,包括硬管(1)、定位组件(2)、连接组件(3)和外盖(6),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2)和连接组件(3)分别位于硬管(1)的左右两端,所述外盖(6)用于衔接定位组件(2),所述外盖(6)包括外置进油口(4)和内旋盖(5),所述外置进油口(4)位于外盖(6)的内部中央,所述内旋盖(5)通过绳索(9)和外盖(6)连接,所述定位组件(2)包括内置进油口(7)和定位板(8),所述内置进油口(7)位于定位板(8)的左侧,所述连接组件(3)包括外套圈(10)和内套圈(14),所述内套圈(14)位于外套圈(10)的下方,所述外套圈(10)的本体外部焊接有螺杆(11),所述螺杆(11)上环绕着螺丝旋钮(12),所述螺丝旋钮(12)的下方设置有拖盖板(13),所述内套圈(14)的本体内部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国炳夏金周恩成蒋小龙陈员员陈文林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恒德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