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发动机水管的打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2682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发动机水管的打标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表面设有移动装置,沿着水管移动装置依次为清洗机构、擦拭机构、打标机构,所述打标机构包括第一立柱,所述第一立柱朝向皮带的一侧设有第一横板,所述第一横板上设有气缸,所述第一横板下方设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下方设有打标器,所述打标器与皮带上擦拭后的水管相对应,所述工作台上方与打标机构相对应的一侧设有夹持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移动装置、清洗机构、擦拭机构、打标机构,移动装置连续不断的对需要打标的水管进行推动,清洗机构和擦拭机构对水管表面灰尘污垢刷除,解决了以往发动机水管进行打标时管体表面附着有灰尘污垢、影响后续达标效果的问题,增加打标效率。增加打标效率。增加打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发动机水管的打标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发动机水管
,具体涉及用于发动机水管的打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发动机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包括如内燃机(往复活塞式发动机)、外燃机(斯特林发动机、蒸汽机等)、喷气发动机、电动机等。如内燃机通常是把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发动机既适用于动力发生装置,也可指包括动力装置的整个机器(如:汽油发动机、航空发动机)。发动机最早诞生在英国,所以,发动机的概念也源于英语,它的本义是指那种“产生动力的机械装置”;发动机上设置有水管用来供防冻液循环冷却用的。
[0003]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发动机水管进行打标时管体表面附着有灰尘污垢,影响后续达标效果;因此,可作进一步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
技术介绍
中:现有的发动机水管进行打标时管体表面附着有灰尘污垢,影响后续达标效果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发动机水管的打标装置,本技术设置移动装置、清洗机构、擦拭机构、打标机构,移动装置连续不断的对需要打标的水管进行推动,清洗机构和擦拭机构对水管表面灰尘污垢刷除,解决了以往发动机水管进行打标时管体表面附着有灰尘污垢、影响后续达标效果的问题,增加打标效率。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用于发动机水管的打标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表面设有左右水平放置、对水管进行推动的移动装置,沿着水管移动装置依次为清洗机构、擦拭机构、打标机构;
>[0007]所述打标机构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方的第一立柱,所述第一立柱朝向皮带的一侧设有前后水平放置的第一横板,所述第一横板上设有气缸,所述第一横板下方设有由气缸带动上下移动的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下方设有打标器,所述打标器与皮带上擦拭后的水管相对应,所述工作台上方与打标机构相对应的一侧设有对擦拭后的水管进行夹持的夹持机构。
[0008]进一步的,所述移动装置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表面中心处设有左右水平放置的皮带,所述工作台左右两端均设有带动皮带转动的皮带轮。
[0009]进一步的,所述清洗机构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方的第二立柱和抽水泵,所述第二立柱朝向皮带的一侧设有前后水平放置的第二横板,所述第二横板下方设有至少一个朝向皮带放置、对水管进行清洗的清洗喷头,所述第二立柱和第二横板内部均设有连通抽水泵和清洗喷头的流通管,所述工作台内部设有对清洗后的废水进行流出的废水槽。
[0010]进一步的,所述擦拭机构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方的两个第三立柱,两个所述的第三立柱以皮带为中心前后放置,所述第三立柱顶端朝向皮带的一侧设有对清洗后的水管进行擦拭的清洗轮,所述清洗轮与第三立柱之间转动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两个设置在工作台上方的夹持块,所述夹持块以皮带为中心前后放置,接近第一立柱的夹持块设置在皮带和第一立柱之间,所述夹持块朝向水管的一侧设有便于水管通过的弧形凹槽。
[0012]进一步的,所述夹持块顶端设有添加润滑油的注油口,所述夹持块朝向水管的侧壁上设有出油口,所述夹持块内部设有连通注油口和出油口的通道。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抽水泵连通外界流通水源,将水通过抽水泵抽筋流通管内,再通过清洗喷头对皮带上方的水管进行清洗,废水槽一端通过工作台与外界连通,清洗后的废水通过废水槽流出,对水管进行表面灰尘污垢清洗,解决了以往发动机水管进行打标时管体表面附着有灰尘污垢的问题。
[0015]2.清洗后的水管通过皮带到两个清洗轮之间,清洗轮通过不停的转动将水管表面的水渍进行擦拭,防止水渍过多影响打标效率。
附图说明
[0016]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技术前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0017]图1为本技术正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擦拭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夹持块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出油口结构示意图。
[0022]其中:1、工作台;2、移动装置;201、皮带;202、皮带轮;3、清洗机构;301、第二立柱;302、抽水泵;303、第二横板;304、清洗喷头;305、废水槽;4、擦拭机构;401、第三立柱;402、清洗轮;5、打标机构;501、第一立柱;502、第一横板;503、气缸;504、移动杆;505、打标器;6、夹持机构;601、夹持块;602、凹槽;7、注油口;8、出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4]实施例1,参照图1

2,本技术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上表面设有左右水平放置、对水管进行推动的移动装置2,移动装置2包括设置在工作台1上表面中心处设有左右水平放置的皮带201,工作台1左右两端均设有带动皮带201转动的皮带轮202,带动需要打标的水管沿着皮带201移动的方向依次进行清洗、擦拭、打标,保证其连续性,增加装置的工作效率。
[0025]参照图1

2,沿着水管移动装置2依次为清洗机构3、擦拭机构4、打标机构5;
[0026]清洗机构3包括设置在工作台1上方的第二立柱301和抽水泵302,第二立柱301朝向皮带201的一侧设有前后水平放置的第二横板303,第二横板303下方设有至少一个朝向皮带201放置、对水管进行清洗的清洗喷头304,第二立柱301和第二横板303内部均设有连通抽水泵302和清洗喷头304的流通管305,工作台1内部设有对清洗后的废水进行流出的废水槽306,抽水泵302连通外界流通水源,将水通过抽水泵302抽筋流通管内,再通过清洗喷
头304对皮带201上方的水管进行清洗,废水槽306一端通过工作台1与外界连通,清洗后的废水通过废水槽305流出,对水管进行表面灰尘污垢清洗,解决了以往发动机水管进行打标时管体表面附着有灰尘污垢的问题。
[0027]参照图1

3,擦拭机构4包括设置在工作台1上方的两个第三立柱401,两个的第三立柱401以皮带201为中心前后放置,第三立柱401顶端朝向皮带201的一侧设有对清洗后的水管进行擦拭的清洗轮402,清洗轮402与第三立柱401之间转动连接,清洗后的水管通过皮带201到两个清洗轮402之间,清洗轮402通过不停的转动将水管表面的水渍进行擦拭,防止水渍过多影响打标效率。
[0028]参照图1

2,打标机构5包括设置在工作台1上方的第一立柱501,第一立柱501朝向皮带201的一侧设有前后水平放置的第一横板502,第一横板502上设有气缸503,第一横板502下方设有由气缸503带动上下移动的移动杆504,移动杆504下方设有打标器505,打标器505与皮带201上擦拭后的水管相对应,气缸503带动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发动机水管的打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上表面设有左右水平放置、对水管进行推动的移动装置(2),沿着水管移动装置(2)依次为清洗机构(3)、擦拭机构(4)、打标机构(5);所述打标机构(5)包括设置在工作台(1)上方的第一立柱(501),所述第一立柱(501)朝向水管运行的一侧设有前后水平放置的第一横板(502),所述第一横板(502)上设有气缸(503),所述第一横板(502)下方设有由气缸(503)带动上下移动的移动杆(504),所述移动杆(504)下方设有打标器(505),所述打标器(505)与擦拭后的水管相对应,所述工作台(1)上方与打标机构(5)相对应的一侧设有对擦拭后的水管进行夹持的夹持机构(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动机水管的打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2)包括设置在工作台(1)上表面中心处设有左右水平放置的皮带(201),所述工作台(1)左右两端均设有带动皮带(201)转动的皮带轮(20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动机水管的打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机构(3)包括设置在工作台(1)上方的第二立柱(301)和抽水泵(302),所述第二立柱(301)朝向皮带(201)的一侧设有前后水平放置的第二横板(303),所述第二横板(303)下方设有至少一个朝向皮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国炳夏金周恩成蒋小龙陈员员陈文林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恒德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