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厦门大学专利>正文

十八烷基型整体式液相色谱微柱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85927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十八烷基型整体式液相色谱微柱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液相色谱微柱,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便捷,所得整体式液相色谱微柱通透性好、柱压低、机械强度高、分析速度快,不需在整体柱表面键合其它功能基团即可直接进行μ-LC分离操作,同时可根据需要方便控制整体柱长度的十八烷基型整体式液相色谱微柱的制备方法。步骤为毛细管内壁活化后进行毛细管内壁的预聚合,再制备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整体柱。以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为连续整体式柱体骨架,正丙醇和1,4-丁二醇二元混合物为致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反应后用乙腈将致孔剂和交联度低的聚合物冲洗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相色谱微柱,尤其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微柱高效液相色谱(Micro-column HPLC),简称为微柱液相色谱(μ-LC),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色谱微分离技术,由于采用了新型的固定相和微型精密加工制造技术,使色谱柱的分离能力大为提高,加之其具有流动相、固定相、样品消耗低和易于与质谱(MS)、核磁共振波谱(NMR)联用或与其它高效液相色谱柱(SEC、IC)组成二维HPLC等优点,使其成为现代色谱界的一大研究热点。它在医药、食品、环境、生物大分子(蛋白质、多肽)分析、神经科学等领域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于世林,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及应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26)。传统的液相色谱微柱多采用紧密填充法,固定相为微米级的球形填料,流速增大时柱压急剧增大,这对色谱柱和仪器的使用寿命都大有影响。同时制备微尺寸的填充色谱柱,需要很高的装柱技巧;而对于毛细管色谱柱,两端过滤筛板的制备比较困难,成功率低,影响了微柱液相色谱的发展应用。近年来,高效液相色谱整体柱作为一种新型色谱柱迅速发展起来,整体柱(monolithiccolumn)又称整体固定相(monolit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十八烷基型整体式液相色谱微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反应过程如下:1)毛细管内壁活化***2)毛细管内壁的预聚合***3)交联聚合***其交联体系结构示意如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振东王秋泉付强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