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分子印迹固相微萃取涂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85730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子印迹固相微萃取涂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石英纤维的碱洗、酸洗、活化、硅烷化处理;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置于溶剂中自组装;加入交联剂及引发剂,插入硅烷化石英纤维,热引发聚合;取出纤维,老化;重复以上涂渍步骤至涂层厚度达到要求;洗脱除去模板分子。与商品化涂层相比,用该方法制备的朴草净分子印迹固相微萃取涂层对三嗪类除草剂具有良好的分子识别性能。涂层均匀致密,为疏松多孔结构,长时间使用后无断裂、脱落现象。厚度可通过涂渍次数进行控制,重复性好。萃取头可与液相色谱联用,适用于环境样品、食品等复杂基体中三嗪类除草剂的分离与富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学分析测试仪器领域,涉及到分子印迹固相微萃取涂层的制备方法。适用于生物、医药、环境样品和食品等复杂基体中印迹分子及与之结构相似的一类化合物的分离与富集。
技术介绍
复杂基体如生物、医药、环境样品和食品中痕量、超痕量物质分析要依赖高效和高选择性的样品前处理技术。色谱分析过程中,样品预处理通常是最耗时和不易自动化的步骤,也是目前公认的最为关键的步骤。但相对于仪器分析技术的发展,样品前处理技术的进展一直较缓慢。1989年Belardi与Pawliszyn提出了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技术,SPME是基于分析物在流动相以及固定在熔融二氧化硅纤维表面的高分子固定相之间两相分配的原理,实现对样品中的有机分子进行萃取和富集。然后可直接在联用仪器中解吸、进样及分析,使样品预处理过程大为简化,提高了分析速度及灵敏度。与传统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如液液萃取、索氏提取、SPE相比,克服了需使用大量溶剂和样品、处理时间长、操作步骤多、易产生二次污染、不易在线联用等缺点,在包括环境、食品、生物以及药物等样品前处理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在SPM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子印迹固相微萃取涂层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对石英纤维进行碱洗、酸洗、活化,然后用具有不饱和双键的硅烷化试剂进行硅烷化处理;(2)将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置于聚合溶剂中自组装;(3)在第(2)步的溶液中加入交联剂及引发剂,在无氧气的条件下,插入硅烷化石英纤维,热引发共聚反应;(4)聚合一定时间,在聚合溶液固化之前,取出石英纤维,老化;(5)在同一根石英纤维上重复以上(2)-(4)步至涂层厚度达到要求;(6)洗脱除去分子印迹聚合物涂层中模板分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攻科胡小刚胡玉玲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