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集成显示功能的天线制造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集成显示功能的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8750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显示功能的天线,本发明专利技术集成了天线收发信号的功能以及显示器进行显示的功能,其占用的空间大小,比同等性能的单独的天线以及单独的显示器占用空间大小之和更小,从而减小显示器和天线的总占用空间,有利于在更大的空间裕度内布置天线和显示器,改善天线和显示器的性能,降低电子设备中其他部件受到的空间挤占的影响,本发明专利技术还进一步减少布置显示驱动线,实现天线馈电线与显示驱动线复用,提升集成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信息,尤其是一种集成显示功能的天线


技术介绍

1、为满足电子设备无线通信、感知和传能的要求,需要设计多个覆盖不同频段、实现不同功能的天线,这会占用电子设备较大的空间,给小型化设计带来挑战。另一方面,现有多数电子设备都具备显示器,且占用较大的空间。天线和显示器之间存在空间占用方面的矛盾,一方面会对天线和显示器中至少一个的性能造成影响,另一方面还可能会挤占电子设备中的其他器件的空间,从而影响其他器件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目前的电子设备中,天线和显示器之间存在空间占用方面的矛盾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显示功能的天线。

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括一种集成显示功能的天线,所述集成显示功能的天线包括:

3、显示部件阴极(2);所述显示部件阴极(2)为透明或半透明;

4、发光层;所述发光层位于所述显示部件阴极(2)下方;

5、第一导电结构;所述第一导电结构与所述发光层位于同一层;

6、显示部件阳极(5);所述显示部件阳极(5)为透明或半透明,所述显示部件阳极(5)位于所述发光层下方;

7、第二导电结构(5b);所述第二导电结构(5b)与所述显示部件阳极(5)位于同一层,所述第二导电结构(5b)与所述第一导电结构连接;

8、显示驱动线(7);所述显示驱动线(7)与所述显示部件阳极(5)位于同一层,所述显示驱动线(7)从所述显示部件阳极(5)与所述第二导电结构(5b)引出,所述显示驱动线(7)用于连接到显示控制电路;

9、天线馈电线(8);所述天线馈电线(8)与所述显示部件阳极(5)位于同一层,所述天线馈电线(8)从所述显示部件阳极(5)引出,所述天线馈电线(8)用于连接到射频电路。

10、进一步地,所述显示部件阴极(2)的部分挖空形成第一挖空位置(2a);

11、所述显示部件阳极(5)的部分挖空形成第二挖空位置(5a);所述第二挖空位置(5a)与所述第一挖空位置(2a)的位置对应;

12、第三导电结构;所述第三导电结构与所述发光层位于同一层;

13、第四导电结构(5c);所述第四导电结构(5c)与所述显示部件阳极(5)位于同一层,所述第四导电结构(5c)通过所述第三导电结构与所述显示部件阴极(2)连接;

14、所述显示驱动线(7)从所述显示部件阳极(5)、所述第二导电结构(5b)与所述第四导电结构(5c)引出;

15、所述天线馈电线(8)包括第一微波传输结构和第二微波传输结构,所述第一微波传输结构与所述显示部件阳极(5)中位于所述第二挖空位置(5a)一侧的部分连接,所述第二微波传输结构与所述显示部件阳极(5)中位于所述第二挖空位置(5a)另一侧的部分连接。

16、进一步地,所述显示部件阴极(2)的部分挖空形成第一挖空位置(2a)和第三挖空位置(2b);

17、所述显示部件阳极(5)的部分挖空形成第二挖空位置(5a)和第四挖空位置(5d);所述第二挖空位置(5a)与所述第一挖空位置(2a)的位置对应,所述第四挖空位置(5d)与所述第三挖空位置(2b)的位置对应;

18、第三导电结构;所述第三导电结构与所述发光层位于同一层;

19、第四导电结构(5c);所述第四导电结构(5c)与所述显示部件阳极(5)位于同一层,所述第四导电结构(5c)通过所述第三导电结构与所述显示部件阴极(2)连接;

20、所述显示驱动线(7)从所述显示部件阳极(5)、所述第二导电结构(5b)与所述第四导电结构(5c)引出;

21、所述天线馈电线(8)包括第一微波传输结构和第二微波传输结构,所述第一微波传输结构与所述显示部件阳极(5)中位于所述第二挖空位置(5a)一侧的部分连接,所述第二微波传输结构与所述显示部件阳极(5)中位于所述第二挖空位置(5a)另一侧的部分连接。

22、进一步地,所述集成显示功能的天线还包括第一绝缘层(1)、第六绝缘层(6)、第十二绝缘层(12)、第十三导电层(13);

23、所述第一绝缘层(1)为透明或半透明,所述第一绝缘层(1)位于所述显示部件阴极(2)上方;

24、所述第十二绝缘层(12)位于所述显示部件阳极(5)下方;

25、所述第十三导电层(13)位于所述第十二绝缘层(12)下方;

26、所述第六绝缘层(6)位于所述第十三导电层(13)下方。

27、进一步地,所述集成显示功能的天线还包括电容器(14)和电感器(15);

28、所述电感器(15)与所述显示驱动线(7)串接;

29、所述电容器(14)与所述天线馈电线(8)中的所述第一微波传输结构串接;

30、所述显示驱动线(7)从所述天线馈电线(8)引出。

31、进一步地,所述集成显示功能的天线还包括第十六绝缘层(16)、第十七导电层(17)和第五导电结构(16a);

32、所述第五导电结构(16a)位于所述第十六绝缘层(16)中,所述第五导电结构(16a)连接所述第十七导电层(17)与所述所述显示部件阳极(5)中位于所述第二挖空位置(5a)一侧的部分。

33、进一步地,所述集成显示功能的天线还包括第三十二导电层(32)、第三十三绝缘层(33)、第三十四导电层(34)、第三十五绝缘层(35)和控制电路层(36);

34、所述第十六绝缘层(16)、所述第三十二导电层(32)、所述第三十三绝缘层(33)、所述第三十四导电层(34)、所述第三十五绝缘层(35)和所述控制电路层(36)从上到下依次排列;

35、所述控制电路层(36)集成所述显示控制电路、所述射频电路、微处理器电路和电源管理电路;

36、所述第三十二导电层(32)、所述第三十三绝缘层(33)、所述第三十四导电层(34)和所述第三十五绝缘层(35)分别设有导电结构,将所述显示驱动线(7)与所述显示控制电路连接起来,以及将所述天线馈电线(8)与所述射频电路连接起来。

37、进一步地,所述集成显示功能的天线还包括第十八绝缘层(18)、第十九导电层(19)、第二十绝缘层(20)和第二十一导电层(21);

38、所述显示部件阳极(5)、第十八绝缘层(18)、第十九导电层(19)、第二十绝缘层(20)和第二十一导电层(21)从上到下依次排列;

39、所述显示部件阳极(5)作为天线的辐射体,所述第十八绝缘层(18)和所述第二十绝缘层(20)作为天线的基材,所述第十九导电层(19)作为天线的激励结构,所述第二十一导电层(21)作为天线的地板。

40、进一步地,所述显示部件阴极(2)包括多个横向延伸且相互平行的条状导电材料;

41、所述第一挖空位置(2a)沿纵向延伸;

42、所述显示部件阳极(5)包括多个纵向延伸且相互平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显示功能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显示功能的天线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显示功能的天线,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显示功能的天线,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显示功能的天线,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显示功能的天线,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显示功能的天线,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显示功能的天线,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显示功能的天线,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集成显示功能的天线,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集成显示功能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为电致发光结构、电致变色结构、LCD结构、OLED结构、miniLED结构或者电子墨水屏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显示功能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显示功能的天线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显示功能的天线,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显示功能的天线,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显示功能的天线,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显示功能的天线,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显示功能的天线,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少勇王创凯梁志禧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