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层基板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路板
,特别涉及一种多层基板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元件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小型化、集成化和散热效果越来越高。目前在行业中,多层板层与层之间的线路通过金属化孔或铜柱进行导通。其中一种广泛实施的创建层间互连通孔的制造技术是采用激光钻孔,所钻出的孔穿透后续布置的介电基板直到最后的金属层,后续填充金属,通常是铜,该金属通过镀覆技术沉积在其中。这种成孔方法有时也被称为“钻填”,由此产生的通孔可称为“钻填通孔”。由于在现有技术中的定位限制,只能将通孔位置控制在应处位置的10微米内,且由于激光钻孔的限制,还存在约50~60微米直径的最小通孔尺寸限制。在孔或铜柱以及线路制作时,由于层与层之间对位精度的限制,要求导通的线路向外扩展环宽以形成垫盘Pad,以避免层与层之间的线路连接不良。对于面积有限的线路板,垫盘Pad的数量越多,电源功率、信号传输等传输线路的布线面积越小。而为了实现线路板的小型化,目前的应对方法是将线路以及孔或铜柱的尺寸进行缩减,这就导致产品的信号传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依次层叠的多个介电层(214);/n公共线路(231),设置在顶端或底端的所述介电层(214)上;/n多个第一通孔柱(212),分别嵌入在相应的所述介电层(214)内,多个所述第一通孔柱(212)台阶式连接后与所述公共线路(231)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依次层叠的多个介电层(214);
公共线路(231),设置在顶端或底端的所述介电层(214)上;
多个第一通孔柱(212),分别嵌入在相应的所述介电层(214)内,多个所述第一通孔柱(212)台阶式连接后与所述公共线路(23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基板,其特征在于,相邻层的所述第一通孔柱(212)之间设置有第一种子层(420),和/或所述第一通孔柱(212)和所述公共线路(231)之间设置有第二种子层(4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种子层(420)和所述第二种子层(430)的材料为Ni、Au、Cu或Pd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多层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种子层(420)和所述介电层(214)之间设置有第一粘附金属层,和/或,所述第二种子层(430)和所述介电层(214)之间设置有第二粘附金属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层基板,其特征在于,第一粘附金属层和所述第二粘附金属层的材料为Ti、Ta、W、Ni、Cr、Pt、Al和Cu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柱(212)在X-Y平面内的投影形状为圆形或方形。
7.一种多层基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0、选取起始层,并在所述起始层上制作具有第一线路图形的第一线路层(211);
S200、在所述起始层和所述第一线路层(211)上制作第一通孔层,所述第一通孔层包括第一通孔柱(212)和第二通孔柱(213),所述第一通孔柱(212)设置在所述第一线路图形的沟槽内,所述第二通孔柱(213)设置在所述第一线路图形上;
S300、将介电材料层压在所述第一通孔层上,以获得半堆叠体,并对所述半堆叠体进行减薄,以露出所述第一通孔柱(212)和所述第二通孔柱(213)的端部,并将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通孔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先明,冯磊,黄本霞,洪业杰,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越亚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