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车底盘取力控制与发动机pto模式联动互锁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89876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专用车底盘取力控制与发动机pto模式联动互锁电路,包括括取力器控制电路和发动机PTO模式控制电路:所述取力器控制电路与钥匙供电端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发动机PTO模式控制电路是否形成供电回路;所述发动机PTO模式控制电路,与取力器控制电路连接,用于在所述取力器控制电路接通后,使发动机ECU控制PTO模式针脚被接通。通过该电路控制逻辑可实现单个按键将取力器啮合后发动机自行进入PTO模式的功能,不仅简化人工操作流程,还可避免因为操作失误导致的车辆失控及取力器打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用车底盘取力控制与发动机pto模式联动互锁电路
本技术属于专用车电气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专用车底盘取力控制与发动机pto模式联动互锁电路。
技术介绍
近年来,伴随着各类专用车产品的发展,在专用车辆的改装、使用过程中,上装设备对底盘取力及发动机PTO的要求占到了很大比例,而取力器及发动机PTO均需要设置开关进行控制,故而出现驾驶室设置多个翘板开关分别对底盘取力器及发动机PTO进行控制的情况,操作流程复杂,并且由于底盘取力时需保证取力器完全啮合后再进行发动机PTO提升转速操作,有操作顺序的要求,否则易出现行驶中发动机转速异常提升且不可控的情况及取力器啮合齿轮打齿的危急情况发生,这会严重影响整车的安全性。因此车辆在进行取力工作时,需经过取力器控制待确认取力器工作状态后再进行发动机PTO操作的步骤。该种方式对操作人员的技能要求很高,费时费力,且具有一定危险性,将对底盘使用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专用车底盘取力控制与发动机pto模式联动互锁电路,包括取力器控制电路和发动机PTO模式控制电路:所述取力器控制电路与钥匙供电端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发动机PTO模式控制电路是否形成供电回路;所述发动机PTO模式控制电路,与取力器控制电路连接,用于在所述取力器控制电路接通后,使发动机ECU控制PTO模式针脚被接通。可选的,所述取力器控制电路包括取力器开关、取力器电磁阀以及取力器啮合反馈开关;所述取力器开关输入端与钥匙供电端电连接,所述取力器开关输出端与取力器电磁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取力器电磁阀输出端接地;所述取力器啮合反馈开关输入端与钥匙供电端电连接,所述取力器啮合反馈开关输出端接地;当所述取力器开关闭合后,所述取力器电磁阀得电控制取力器啮合,取力器啮合后所述取力器啮合反馈开关闭合,此时,所述发动机PTO模式控制电路形成供电回路;当所述取力器开关断开后,所述取力器电磁阀失电后控制取力器脱开,取力器脱开后所述取力器啮合反馈开关断开,此时,所述发动机PTO模式控制电路断开。可选的,所述取力器控制电路还包括取力器工作指示灯;所述取力器工作指示灯电连接在取力器啮合反馈开关与钥匙供电端之间,当所述取力器啮合反馈开关闭合后,所述取力器工作指示灯通电,表示取力器正常工作。可选的,所述发动机PTO模式控制电路包括继电器和发动机ECU;所述继电器控制端86与取力器啮合反馈开关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继电器控制端85与钥匙供电端电连接,所述继电器开关端30、继电器开关端87分别与所述发动机ECU控制PTO模式针脚电连接;当所述取力器啮合反馈开关闭合后,所述继电器控制回路接通,使继电器开关闭合,从而使发动机ECU控制PTO模式针脚被接通,发动机进入PTO模式;当所述取力器啮合反馈开关断开后,所述继电器控制回路断开,使继电器开关断开,从而使发动机ECU控制PTO模式针脚被断开,发动机退出PTO模式。所述发动机机罩前后两侧壁下部为适配发动机造型的弧形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取力器控制与发动机PTO模式联动互锁电路,通过该电路控制逻辑可实现单个按键将取力器啮合后发动机自行进入PTO模式的功能,不仅简化人工操作流程,还可避免因为操作失误导致的车辆失控及取力器打齿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专用车底盘取力控制与发动机pto模式联动互锁电路原理图。附图标记说明S1-钥匙供电端、S2-取力器开关、S3-取力器啮合反馈开关、K1-取力器电磁阀、K2-继电器、A-取力器工作指示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加以解释。如图1所示,一种专用车底盘取力控制与发动机pto模式联动互锁电路,包括取力器控制电路和发动机PTO模式控制电路:所述取力器控制电路与钥匙供电端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发动机PTO模式控制电路是否形成供电回路;所述发动机PTO模式控制电路,与取力器控制电路连接,用于在所述取力器控制电路接通后,使发动机ECU控制PTO模式针脚被接通。通过上述联动互锁电路,能够实现在取力器啮合后发动机自行进入PTO模式的功能。在一种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取力器控制电路包括取力器开关S2、取力器电磁阀K1以及取力器啮合反馈开关S3;所述取力器开关S2输入端与钥匙供电端S1电连接,所述取力器开关S2输出端与取力器电磁阀K1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取力器电磁阀K1输出端接地;所述取力器啮合反馈开关S3输入端与钥匙供电端S1电连接,所述取力器啮合反馈开关S3输出端接地;当所述取力器开关S2闭合后,所述取力器电磁阀K1得电控制取力器啮合,取力器啮合后所述取力器啮合反馈开关S3闭合,此时,所述发动机PTO模式控制电路形成供电回路;当所述取力器开关S2断开后,所述取力器电磁阀K1失电后控制取力器脱开,取力器脱开后所述取力器啮合反馈开关S3断开,此时,所述发动机PTO模式控制电路断开。其中,所述取力器控制电路还包括取力器工作指示灯A;所述取力器工作指示灯A电连接在取力器啮合反馈开关与钥匙供电端之间,当所述取力器啮合反馈开关S3闭合后,所述取力器工作指示灯A通电,表示取力器正常工作。在一种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动机PTO模式控制电路包括继电器K2和发动机ECU;所述继电器K2控制端86与取力器啮合反馈开关S3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继电器K2控制端85与钥匙供电端S1电连接,所述继电器K2开关端30、继电器K2开关端87分别与所述发动机ECU控制PT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专用车底盘取力控制与发动机pto模式联动互锁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取力器控制电路和发动机PTO模式控制电路:/n所述取力器控制电路与钥匙供电端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发动机PTO模式控制电路是否形成供电回路;/n所述发动机PTO模式控制电路,与取力器控制电路连接,用于在所述取力器控制电路接通后,使发动机ECU控制PTO模式针脚被接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专用车底盘取力控制与发动机pto模式联动互锁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取力器控制电路和发动机PTO模式控制电路:
所述取力器控制电路与钥匙供电端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发动机PTO模式控制电路是否形成供电回路;
所述发动机PTO模式控制电路,与取力器控制电路连接,用于在所述取力器控制电路接通后,使发动机ECU控制PTO模式针脚被接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用车底盘取力控制与发动机pto模式联动互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力器控制电路包括取力器开关、取力器电磁阀以及取力器啮合反馈开关;
所述取力器开关输入端与钥匙供电端电连接,所述取力器开关输出端与取力器电磁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取力器电磁阀输出端接地;
所述取力器啮合反馈开关输入端与钥匙供电端电连接,所述取力器啮合反馈开关输出端接地;
当所述取力器开关闭合后,所述取力器电磁阀得电控制取力器啮合,取力器啮合后所述取力器啮合反馈开关闭合,此时,所述发动机PTO模式控制电路形成供电回路;
当所述取力器开关断开后,所述取力器电磁阀失电后控制取力器脱开,取力器脱开后所述取力器啮合反馈开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小川莫飞高锦张超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