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结构及一种车身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5824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水结构,包括外壳、下盖和中间件;所述外壳包括一外壳底板和外壳外壁,所述外壳底板上设置有外壳内壁,所述外壳内壁与所述外壳外壁之间具有一凹槽部,所述外壳外壁朝向所述外壳内壁的表面呈阶梯状,所述外壳外壁上设有卡接部;所述下盖包括下盖外壁,所述下盖外壁与所述外壳外壁形状匹配,所述下盖外壁上设有与所述卡接部匹配的扣合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扣合部形成卡扣连接,所述外壳外壁与下盖外壁紧密贴合;所述中间件设于所述外壳内壁与所述下盖底板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防水结构的车身控制器。通过上述机械结构,所述车身控制器在竖直安装的情况下能够满足IPX2要求,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结构及一种车身控制器
本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防水结构及一种车身控制器。
技术介绍
在车辆布置设计时,对安装在车辆乘客舱的电子控制单元,尤其是布置在较少受到溅射水或滴水的仪表仪盘下部区域的车身控制器一般无防水要求或要求等级IP5K0(ISO16750-4:2006)。但近年来,由于车辆的功能和电控单元越来越多,车辆乘客舱的布置空间越来越紧凑,电子控制单元的位置不确定性增加,如BCM(车身控制模块)竖直布置在鼓风机周围,过量冷凝水顺着管道线束滴落,此时,BCM就需要更高的防水等级,目前越来越多车辆制造商要求BCM的防水等级达到IPX2的防水等级。现有技术中,为了避免所述车身控制器受到其他组件的溅水或者滴水,在布置车身控制器时,使所述车身控制器避开滴水区域下方,但电控单元的布置区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若将布置电控单元布置在在滴水区域下方,则电控单元需要增加遮盖部件,避免滴水进入车身控制器,此方案会增加制造商的汽车零配件的制造成本和工人工时;若在设计电控单元时在电控单元上增加防水圈或密封胶等密封部件,则会增加电控单元本身零配件的生产成本。因此,迫切需要提供一种防水结构,具有优秀的防水性能,同时需要一种车身控制器,具有优异的防水性能,使其布置区域更加灵活,同时能够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产能及收益。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水结构,包括外壳、下盖和中间件。其中,所述外壳包括一外壳底板和自所述外壳底板边缘向所述下盖方向延伸形成的外壳外壁,所述外壳底板上设置有自所述外壳底板向所述下盖方向延伸形成的外壳内壁,所述外壳内壁与所述外壳外壁之间具有一凹槽部,所述外壳外壁朝向所述外壳内壁的表面呈阶梯状,所述外壳外壁远离所述外壳内壁的表面上设有卡接部;所述下盖包括一下盖底板和自所述下盖底板边缘向所述外壳方向延伸形成的下盖外壁,所述下盖外壁远离所述外壳内壁的表面与所述外壳外壁朝向所述外壳内壁的表面形状匹配,所述下盖外壁远离所述外壳内壁的表面上设有与所述卡接部匹配的扣合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扣合部形成卡扣连接,所述下盖外壁朝向所述外壳内壁的表面与下盖外壁远离所述外壳内壁的表面紧密贴合;所述中间件设于所述外壳内壁与所述下盖底板之间。优选地,所述外壳外壁朝向所述外壳内壁的表面包括自所述外壳底板向所述下盖底板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平行于所述外壳内壁,所述第二侧壁垂直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垂直于所述第二侧壁且平行于所述第一侧壁;相应地,所述下盖外壁远离所述外壳内壁的表面包括自所述下盖底板向所述外壳底板方向依次连接的第四侧壁、第五侧壁、第六侧壁,所述第四侧壁平行于所述外壳内壁,所述第五侧壁垂直于所述第四侧壁,所述第六侧壁垂直于所述第五侧壁且平行于所述第四侧壁;所述卡接部与所述扣合部形成卡扣连接,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六侧壁贴合,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五侧壁贴合,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第四侧壁贴合。优选地,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六侧壁贴合部分沿所述外壳外壁延伸方向的长度小于0.5mm;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第四侧壁贴合部分沿所述外壳外壁延伸方向的长度大于10mm。优选地,所述凹槽部为U型槽。优选地,所述中间件为PCBA板,所述PCBA通过导向销和快速卡扣固定于所述外壳底板上。优选地,所述外壳外壁朝向所述外壳内壁的表面上设置有排水槽。优选地,所述排水槽包括第一排水槽侧壁、第二排水槽侧壁、排水槽底面,所述第一排水槽侧壁的第一端与所述外壳外壁朝向所述外壳内壁的表面相连,所述第一排水槽侧壁的第二端与所述排水槽底面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排水槽侧壁的第一端与所述外壳外壁朝向所述外壳内壁的表面相连,所述第二排水槽侧壁的第二端与所述排水槽底面的第二端相连;所述卡接部与所述扣合部形成卡扣连接,所述第一排水槽侧壁、第二排水槽侧壁、排水槽底面与所述下盖外壁围成一排水空间。优选地,所述排水槽底面呈阶梯状,包括自所述外壳底板向远离外壳底板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排水槽底面、第二排水槽底面、第三排水槽底面;所述第一排水槽底面所在平面与所述下盖外壁所在平面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三排水槽底面所在平面与所述下盖外壁所在平面形成第二夹角。优选地,所述第一夹角小于所述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大于5°。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身控制器,所述车身控制器包括上述防水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优势在于,通过改变外壳与下盖本身的机械结构,并不需要通过在所述防水结构上加设防水圈、密封胶等密封部件,也不需要在外部增加遮盖部件,即可使所述防水结构达到IPX2防水等级。包括上述防水结构的车身控制器,通过优化车身控制器本身的机械结构,实现车身控制器在竖直安装的情况下防水等级即可达到IPX2要求,使所述车身控制器具有优秀的防水性能,使所述车身控制器的布置设计空间更加灵活,提高了车身控制器的使用效率,同时能够减少汽车零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产能及收益。附图说明图1为符合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防水结构的爆炸图;图2为图1防水结构的横剖图;图3为图2防水结构A处的局部放大横剖图;图4为图1防水结构中排水槽的结构图;图5为图1防水结构中排水槽的纵剖图。附图标记:10-外壳,20-PCBA板,30-下盖,40-排水槽;110-外壳底板,120-外壳外壁,121-第一侧壁,122-第二侧壁,123-第三侧壁,130-外壳内壁,140-U型槽,150-卡勾,310-下盖底板,320-下盖外壁,321-第四侧壁,322-第五侧壁,323-第六侧壁,330-卡扣,411-第一排水槽侧壁,412-第二排水槽侧壁,420-排水槽底面,421-第一排水槽底面,422-第二排水槽底面,423-第三排水槽底面,L1-第一侧壁与第六侧壁贴合部分沿所述外壳外壁延伸方向的长度,L2-第三侧壁与第四侧壁贴合部分沿所述外壳外壁延伸方向的长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详细阐述本专利技术的优势。参见图1,为一符合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防水结构的爆炸图。本实施例的防水结构包括外壳10、中间件和下盖30,本实施例中的中间件为PCBA板20。所述外壳10包括一外壳底板110和自所述外壳底板110边缘向所述下盖30方向延伸形成的外壳外壁120,所述外壳底板110为圆角矩形;所述下盖30包括一下盖底板310和自所述下盖底板310边缘向所述外壳10方向延伸形成的下盖外壁320;所述外壳外壁120上设有卡勾150,所述下盖外壁320相应位置上设有与所述卡勾150匹配的卡扣330。所述卡勾150与卡扣330扣合形成卡扣连接,所述外壳10与所述下盖30形成一容纳空间,所述PCBA板20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同时,所述外壳底板110上设有三个导向销,所述PCBA板上相应位置设有定位孔,所述导向销与定位孔用于定位所述PCBA板,同时外壳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水结构,包括外壳、下盖和中间件,其特征在于,/n所述外壳包括一外壳底板和自所述外壳底板边缘向所述下盖方向延伸形成的外壳外壁,所述外壳底板上设置有自所述外壳底板向所述下盖方向延伸形成的外壳内壁,所述外壳内壁与所述外壳外壁之间具有一凹槽部,所述外壳外壁朝向所述外壳内壁的表面呈阶梯状,所述外壳外壁远离所述外壳内壁的表面上设有卡接部;/n所述下盖包括一下盖底板和自所述下盖底板边缘向所述外壳方向延伸形成的下盖外壁,所述下盖外壁远离所述外壳内壁的表面与所述外壳外壁朝向所述外壳内壁的表面形状匹配,所述下盖外壁远离所述外壳内壁的表面上设有与所述卡接部匹配的扣合部;/n所述卡接部与所述扣合部形成卡扣连接,所述下盖外壁朝向所述外壳内壁的表面与下盖外壁远离所述外壳内壁的表面紧密贴合;/n所述中间件设于所述外壳内壁与所述下盖底板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结构,包括外壳、下盖和中间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包括一外壳底板和自所述外壳底板边缘向所述下盖方向延伸形成的外壳外壁,所述外壳底板上设置有自所述外壳底板向所述下盖方向延伸形成的外壳内壁,所述外壳内壁与所述外壳外壁之间具有一凹槽部,所述外壳外壁朝向所述外壳内壁的表面呈阶梯状,所述外壳外壁远离所述外壳内壁的表面上设有卡接部;
所述下盖包括一下盖底板和自所述下盖底板边缘向所述外壳方向延伸形成的下盖外壁,所述下盖外壁远离所述外壳内壁的表面与所述外壳外壁朝向所述外壳内壁的表面形状匹配,所述下盖外壁远离所述外壳内壁的表面上设有与所述卡接部匹配的扣合部;
所述卡接部与所述扣合部形成卡扣连接,所述下盖外壁朝向所述外壳内壁的表面与下盖外壁远离所述外壳内壁的表面紧密贴合;
所述中间件设于所述外壳内壁与所述下盖底板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外壁朝向所述外壳内壁的表面包括自所述外壳底板向所述下盖底板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平行于所述外壳内壁,所述第二侧壁垂直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垂直于所述第二侧壁且平行于所述第一侧壁;
相应地,所述下盖外壁远离所述外壳内壁的表面包括自所述下盖底板向所述外壳底板方向依次连接的第四侧壁、第五侧壁、第六侧壁,所述第四侧壁平行于所述外壳内壁,所述第五侧壁垂直于所述第四侧壁,所述第六侧壁垂直于所述第五侧壁且平行于所述第四侧壁;
所述卡接部与所述扣合部形成卡扣连接,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六侧壁贴合,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五侧壁贴合,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第四侧壁贴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六侧壁贴合部分沿所述外壳外壁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艳民杜冬生张维李社朋
申请(专利权)人:安波福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