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缓释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74042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阿司匹林缓释片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阿司匹林缓释片包括主药阿司匹林和辅料,所述辅料包括淀粉、聚丙烯酸树脂Ⅱ、羟丙甲纤维素、乙基纤维素、3%羟丙甲纤维素醇溶液,所述辅料中淀粉、聚丙烯酸树脂Ⅱ、羟丙甲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粉碎均过80目筛网,备用,所述辅料中3%羟丙甲纤维素醇溶液的制备方法为取135份酒石酸加至360份纯化水中,加热至70℃左右搅拌使完全溶解,再加入聚山梨酯80 36份,搅拌使完全溶解,得到溶液A;另取54份羟丙甲纤维素边加边搅拌使其均匀分散在1152份乙醇中,得到溶液B;将所得A、B两种溶液混合均匀,18~26℃放置8~72小时;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释放率持续稳定、无污染和在胃里几乎不溶出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阿司匹林缓释片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制剂的
,具体涉及阿司匹林缓释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专利号为CN201310099684.0,专利名称为一种阿司匹林缓释片及其制备方法的一篇公开材料,是本申请人的在先专利,从该在先专利中可以得出用于制备阿司匹林缓释片及其制备的方法,在先专利解决的问题是释放率不稳定、不同批次的片子及同批不同片子之间质量差异大的问题,但因为选用辅料的问题和干燥时间长等原因,在后面的质量稳定性考察中,我们发现该方法生产出的产品会因贮存期的延长而出现释放率变快及对人体有害物质水杨酸含量增加的情况,其质量稳定性稍差,且生产过程中要用人工混合方法等量递加法将加入3%羟丙甲纤维素醇溶液之前的各种原辅料混合均匀,增加了污染的风险,在胃里面也有一定量的溶出,对胃仍有一定程度的刺激;针对这些不足之处,开发一种释放率持续稳定、无污染和在胃里几乎不溶出的阿司匹林缓释片及其制备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释放率持续稳定、无污染和在胃里几乎不溶出的阿司匹林缓释片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阿司匹林缓释片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阿司匹林缓释片包括主药阿司匹林和辅料,所述辅料包括淀粉、聚丙烯酸树脂Ⅱ、羟丙甲纤维素、乙基纤维素、3%羟丙甲纤维素醇溶液。所述辅料中淀粉、聚丙烯酸树脂Ⅱ、羟丙甲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粉碎均过80目筛网,备用。所述辅料中3%羟丙甲纤维素醇溶液的制备方法为取135份酒石酸加至360份纯化水中,加热至70℃左右搅拌使完全溶解,再加入聚山梨酯8036份,搅拌使完全溶解,得到溶液A;另取54份羟丙甲纤维素边加边搅拌其均匀分散在1152份乙醇中,得到溶液B;将所得A、B两种溶液混合均匀,18~26℃放置8~72小时。所述制备方法分为如下步骤:步骤S1:先取阿司匹林54份,羟丙甲纤维素54份加入高速湿法制粒机中搅拌切割5分钟后停机,加入聚丙烯酸树脂II63份搅拌切割5分钟后停机,加入淀粉35份搅拌切割5分钟后停机,加入乙基纤维素8份搅拌切割5分钟后停机,加入阿司匹林214份搅拌切割5分钟后停机,加入482份阿司匹林搅拌切割5分钟;步骤S2:停机后加入3%羟丙甲纤维素醇溶液19.5~21.0份,再开机先低速混合切割约1~2秒转成高速混合切割15秒钟,停机即得湿颗粒;步骤S3:将制成的湿颗粒加入沸腾干燥机内,干燥时间20~30分钟,控制水份在3%以下;步骤S4:在摇摆式颗粒机中装上18目尼龙筛网,开启制粒机进行整粒,整粒完成后加入滑石粉28份在混合机混合均匀;步骤S5:按硬度4.8~8.0kg,片重93mg对上述颗粒进行压片,制成阿司匹林缓释片后包肠溶衣。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生产的阿司匹林缓释片其整个生产过程中全密闭进行,没有手工操作的步骤,将原来的干燥在热风循环烘箱内通风干燥60~120分钟改为更先进效率更高的沸腾干燥,时间缩短至20~30分钟,减少了主药阿司匹林加热干燥的时间,又选用不同于以前型号粘度的羟丙甲纤维素,增用了乙基纤维素、淀粉进一步控制其溶出度,在制成片后又包肠溶衣,其对主药的保护更好,使得阿司匹林在存放期内基本上没有水解,人服用该药品后在胃内几乎无溶出,而肠道内又缓慢溶出,这样对人体有害的水杨酸在检查中含量就很低,在人服用之后对胃的刺激性很低,但仍能保持较长的时间发挥疗效,用药更安全,其质量均一性更好,且稳定性也更好,其他有益效果在具体实施例中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如“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实施例1分别取阿司匹林750份(对应重量为75.0g,其余成分均按照此比例)、淀粉35份、聚丙烯酸树脂Ⅱ63份、羟丙甲纤维素54份、乙基纤维素8份,粉碎过80目筛网,备用。3%羟丙甲纤维素醇溶液处方,包括酒石酸、水、聚山梨酯80、羟丙甲纤维素、95%乙醇。制备3%羟丙甲纤维素醇溶液:取135份酒石酸加至360份纯化水中,加热至70℃左右搅拌使完全溶解,再加入聚山梨酯8036份,搅拌使完全溶解,得到溶液A;另取54份羟丙甲纤维素边加边搅拌其均匀分散在1152份乙醇中,得到溶液B;将所得A、B两种溶液混合均匀,18℃放置8小时。以上酒石酸、水、聚山梨酯80、羟丙甲纤维素、乙基纤维素、95%乙醇均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要求,羟丙甲纤维素型号为2208、黏度为3900mPa·s阿司匹林缓释片的制备步骤S1:先取阿司匹林54份,羟丙甲纤维素54份加入高速湿法制粒机中搅拌切割5分钟后停机,加入聚丙烯酸树脂II63份搅拌切割5分钟后停机,加入淀粉35份搅拌切割5分钟后停机,加入乙基纤维素8份搅拌切割5分钟后停机,加入阿司匹林214份搅拌切割5分钟后停机,加入482份阿司匹林搅拌切割5分钟;步骤S2:停机后加入3%羟丙甲纤维素醇溶液19.5份,再开机先低速混合切割约1~2秒转成高速混合切割15秒钟,停机即得湿颗粒;步骤S3:将制成的湿颗粒加入沸腾干燥机内,干燥时间20分钟,控制水份在3%以下;步骤S4:在摇摆式颗粒机中装上18目尼龙筛网,开启制粒机进行整粒,整粒完成后加入滑石粉28份在混合机混合均匀;步骤S5:按硬度4.8kg,片重93mg对上述颗粒进行压片,制成阿司匹林缓释片后包肠溶衣。本实施例中。实施例2分别取阿司匹林750份、淀粉30份、聚丙烯酸树脂Ⅱ50份、羟丙甲纤维素40份、乙基纤维素8份,粉碎过80目筛网,备用。3%羟丙甲纤维素醇溶液处方,包括酒石酸、水、聚山梨酯80、羟丙甲纤维素、95%乙醇。制备3%羟丙甲纤维素醇溶液:取100份酒石酸加至200份纯化水中,加热至70℃左右搅拌使完全溶解,再加入聚山梨酯8020份,搅拌使完全溶解,得到溶液A;另取54份羟丙甲纤维素边加边搅拌其均匀分散在600份乙醇中,得到溶液B;将所得A、B两种溶液混合均匀,20℃放置30小时。以上酒石酸、水、聚山梨酯80、羟丙甲纤维素、乙基纤维素、95%乙醇均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要求,羟丙甲纤维素型号为2208、黏度为3800mPa·s阿司匹林缓释片的制备步骤S1:先取阿司匹林40份,羟丙甲纤维素40份加入高速湿法制粒机中搅拌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阿司匹林缓释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阿司匹林缓释片包括主药阿司匹林和辅料,所述辅料包括淀粉、聚丙烯酸树脂Ⅱ、羟丙甲纤维素、乙基纤维素、3%羟丙甲纤维素醇溶液。/n

【技术特征摘要】
1.阿司匹林缓释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阿司匹林缓释片包括主药阿司匹林和辅料,所述辅料包括淀粉、聚丙烯酸树脂Ⅱ、羟丙甲纤维素、乙基纤维素、3%羟丙甲纤维素醇溶液。


2.权利要求1所述的阿司匹林缓释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中淀粉、聚丙烯酸树脂Ⅱ、羟丙甲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粉碎均过80目筛网,备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阿司匹林缓释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中3%羟丙甲纤维素醇溶液的制备方法为取135份酒石酸加至360份纯化水中,加热至70℃左右搅拌使完全溶解,再加入聚山梨酯8036份,搅拌使完全溶解,得到溶液A;另取54份羟丙甲纤维素边加边搅拌使其均匀分散在1152份乙醇中,得到溶液B;将所得A、B两种溶液混合均匀,18~26℃放置8~72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阿司匹林缓释片的制备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洋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市协和制药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