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舱盖开启操纵装置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29567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舱盖开启操纵装置及车辆,操纵装置包括手柄支架、开启手柄和舱盖锁拉线,开启手柄铰接在手柄支架上,手柄支架远离铰接的一端设有固定板,固定板垂直手柄支架并朝向开启手柄的方向延伸,固定板的一侧面设有豁口槽,舱盖锁拉线的一端固定在开启手柄的中部,舱盖锁拉线的另一端穿过豁口槽与机舱盖锁连接,舱盖锁拉线的外部套设一套管,套管卡入豁口槽内以使舱盖锁拉线平行于手柄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舱盖锁拉线的套管卡入固定板上的豁口槽内使舱盖拉锁线平行于手柄支架,保证舱盖拉锁线在套管内进行轴向移动,使施加在开启手柄的开启力能够更多的传递给舱盖锁拉线,保证机舱盖锁开启的顺畅性和具有足够的开启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舱盖开启操纵装置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
,特别是涉及一种机舱盖开启操纵装置及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的车辆安全意识越来越强,如今的汽车发动机舱盖锁一般都采用两重锁设计:发动机舱盖开启操纵装置和发动机舱盖外开手柄,开启发动机舱盖首先需要开启发动机舱盖开启操纵装置,这个时候发动机舱舱盖会弹开一定幅度处于半开状态,接下来需下车操作发动机舱开启外开手柄,解锁后将发动机舱舱盖抬起。目前,机舱盖开启操纵装置包括手柄支架、开启手柄和舱盖锁拉线,手柄支架和开启手柄的一端铰接,舱盖锁拉线的一端与开启手柄连接,另一端与机舱盖锁连接,施加在开启手柄的开启力传递给机舱盖锁,以开启机舱盖锁。然而,现有的舱盖锁拉线的走向和位置设计的不合理,导致机舱盖锁开启的顺畅性差和开启力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机舱盖开启操纵装置,解决现有的机舱盖开启操纵装置开启机舱盖锁的顺畅性差和开启力不足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机舱盖开启操纵装置,包括手柄支架、开启手柄和舱盖锁拉线,所述开启手柄的一端部铰接在所述手柄支架上,所述手柄支架远离铰接的一端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垂直所述手柄支架并朝向所述开启手柄的方向延伸,所述固定板的一侧面设有豁口槽,所述舱盖锁拉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开启手柄的中部,所述舱盖锁拉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豁口槽与机舱盖锁连接,所述舱盖锁拉线的外部套设一套管,所述套管卡入所述豁口槽内以使所述舱盖锁拉线平行于所述手柄支架。根据本技术提出的机舱盖开启操纵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在手柄支架远离铰接的一端设置固定板,并在固定板上设置豁口槽,舱盖锁拉线的套管卡入豁口槽内使舱盖拉锁线平行于手柄支架,保证舱盖拉锁线在套管内进行轴向移动,进而施加在开启手柄的开启力能够更多的传递给舱盖锁拉线,从而保证机舱盖锁开启的顺畅性和具有足够的开启力。另外,根据本技术提供的机舱盖开启操纵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进一步地,所述套管的圆周面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为连续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手柄支架的表面设有固定孔,所述开启手柄朝向所述手柄支架的表面设有与所述固定孔相适配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开启手柄垂直相连。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包括两个并排分布且间隔设置的支座,所述固定孔的内侧壁设有一隔板,所述隔板与两个所述支座之间形成的间隙对应设置。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支座上分别设有相互贯通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手柄支架平行设置,所述舱盖锁拉线的端部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伸入所述通孔内,所述舱盖锁拉线从两个所述支座之间形成的间隙中穿出。进一步地,所述手柄支架上设有两个螺栓孔,两个所述螺栓孔并排分布且位于所述固定孔的一侧。进一步地,所述开启手柄通过铰接轴铰接在所述手柄支架上。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的机舱盖开启操纵装置。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机舱盖开启操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机舱盖开启操纵装置中的手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机舱盖开启操纵装置中的开启手柄的结构示意图;10、手柄支架;11、固定孔;12、隔板;13、螺栓孔;20、开启手柄;30、舱盖锁拉线;40、固定板;41、豁口槽;50、套管;51、卡槽;60、支座;61、通孔;70、连接柱;80、铰接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请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机舱盖开启操纵装置,包括手柄支架10、开启手柄20和舱盖锁拉线30,手柄支架10和开启手柄20的形状大致为一板状,开启手柄20的长度不及手柄支架10的一半,所述开启手柄20的一端部铰接在所述手柄支架10上。所述手柄支架10远离铰接的一端设有固定板40,所述固定板40垂直所述手柄支架10并朝向所述开启手柄20的方向延伸,所述固定板40的一侧面设有豁口槽41,所述舱盖锁拉线30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开启手柄20的中部,所述舱盖锁拉线30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豁口槽41与机舱盖锁连接,所述舱盖锁拉线30的外部套设一套管50,所述套管50卡入所述豁口槽41内以使所述舱盖锁拉线30平行于所述手柄支架10。工作过程:手柄支架10固定在汽车的驾驶室内,然后将舱盖拉锁线的套管50卡入豁口槽41内,调整套管50在豁口槽41中的位置,使舱盖拉锁线平行于手柄支架10,当扣合开启手柄20时,施加在开启手柄20上的开启力传递至舱盖锁拉线30再传递给机舱盖锁以开启机舱盖锁,机舱盖锁用于控制发动机舱盖的开启,进而实现发动舱盖的开启。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在手柄支架10远离铰接的一端设置固定板40,并在固定板40上设置豁口槽41,舱盖锁拉线30的套管50卡入豁口槽41内使舱盖拉锁线平行于手柄支架10,保证舱盖拉锁线在套管50内进行轴向移动,进而施加在开启手柄20的开启力能够更多的传递给舱盖锁拉线30,从而保证机舱盖锁开启的顺畅性和具有足够的开启力。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套管50的圆周面上设有卡槽51,所述卡槽51为连续设置。为了更好的将套管50固定在豁口槽41内,在套管50的圆周面上设一圈卡槽51,将套管50上的卡槽51和豁口槽41的内壁进行卡合固定。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手柄支架10的表面设有固定孔11,所述开启手柄20朝向所述手柄支架10的表面设有与所述固定孔11相适配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开启手柄20垂直相连。扣压开启手柄20时,开启手柄20朝向手柄支架10的方向上运动,此时开启手柄20的固定座卡入手柄支架10的固定孔11内。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包括两个并排分布且间隔设置的支座60,所述固定孔11的内侧壁设有一隔板12,所述隔板12与两个所述支座60之间形成的间隙对应设置。隔板12将固定孔11隔成两个支孔,扣压开启手柄20时,两个支孔和两个支座60一一对应设置。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支座60上分别设有相互贯通的通孔61,所述通孔61与所述手柄支架10平行设置,所述舱盖锁拉线30的端部设有连接柱70,所述连接柱70伸入所述通孔61内,所述舱盖锁拉线30从两个所述支座60之间形成的间隙中穿出。为了使舱盖锁拉线30和开启手柄20更方便的连接,在两个支座60上设置通孔61,并在舱盖锁拉线30的端部设置连接柱70,将连接柱70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舱盖开启操纵装置,包括手柄支架、开启手柄和舱盖锁拉线,所述开启手柄的一端部铰接在所述手柄支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支架远离铰接的一端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垂直所述手柄支架并朝向所述开启手柄的方向延伸,所述固定板的一侧面设有豁口槽,所述舱盖锁拉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开启手柄的中部,所述舱盖锁拉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豁口槽与机舱盖锁连接,所述舱盖锁拉线的外部套设一套管,所述套管卡入所述豁口槽内以使所述舱盖锁拉线平行于所述手柄支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舱盖开启操纵装置,包括手柄支架、开启手柄和舱盖锁拉线,所述开启手柄的一端部铰接在所述手柄支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支架远离铰接的一端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垂直所述手柄支架并朝向所述开启手柄的方向延伸,所述固定板的一侧面设有豁口槽,所述舱盖锁拉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开启手柄的中部,所述舱盖锁拉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豁口槽与机舱盖锁连接,所述舱盖锁拉线的外部套设一套管,所述套管卡入所述豁口槽内以使所述舱盖锁拉线平行于所述手柄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舱盖开启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的圆周面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为连续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舱盖开启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支架的表面设有固定孔,所述开启手柄朝向所述手柄支架的表面设有与所述固定孔相适配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开启手柄垂直相连。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智贤何伟力谌林杨正刚张羽罗喆黄照
申请(专利权)人:江铃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