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拉开启式汽车前机盖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7090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2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拉开启式汽车前机盖锁,包括基板、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止动爪、卡板、止动爪簧、卡板簧;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固定在基板上;止动爪套装在第一旋转轴上,卡板套装在第二旋转轴上;止动爪簧一端卡扣在止动爪上,另一端卡扣在基板上;卡板簧的一端卡扣在卡板上,另一端卡扣在基板上;止动爪上设有止动爪啮合结构、过渡阻挡结构,卡板上设有与止动爪啮合结构配合使用的一级锁啮合结构和二级锁啮合结构,卡板上还设有与过渡阻挡结构配合使用的卡板阻挡结构;止动爪上设有连接开启拉线的连接部。由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双拉开启式汽车前机盖锁仅采用7个零部件实现了发动机盖双拉锁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拉开启式汽车前机盖锁
本技术涉及汽车发动机盖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拉开启式汽车前机盖锁。
技术介绍
汽车发动机盖锁用于锁固汽车发动机仓盖,为了安全起见,一般设有两道锁。一般厂家通过完全独立的两道锁来实现,需要在驾驶室开启第一道锁,在发动机盖处操作开启第二道锁,使用起来比较麻烦;我公司研发了一套只需要在驾驶室操作的双拉锁并已获得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103953235B,只要在驾驶室连续拉动开锁拉手两次,即可实现对发动机盖的完全解锁。但是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其由8个零部件组成,每一个零部件均各不相同,需要专门的模具生产,而工业领域一套模具动辄十几万的造价,导致上述锁体的生产成本较高。且通过其附图可知,其通过左右两侧的凸耳作为锁体的固定位,导致整个锁体体积大,重量沉,不利于车辆的轻量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拉开启式汽车前机盖锁。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拉开启式汽车前机盖锁,包括基板、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止动爪、卡板、止动爪簧、卡板簧;所述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固定在所述基板上;所述止动爪套装在所述第一旋转轴上,所述卡板套装在所述第二旋转轴上;所述止动爪簧其一端连接在所述止动爪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基板上;所述卡板簧其一端连接在所述卡板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基板上;所述止动爪上设有止动爪啮合结构、过渡阻挡结构,所述卡板上设有与止动爪啮合结构配合使用的一级锁啮合结构和二级锁啮合结构,卡板上还设有与过渡阻挡结构配合使用的卡板阻挡结构;所述止动爪上设有连接开启拉线的连接部;当所述止动爪上的止动爪啮合结构与所述卡板上的一级锁啮合结构啮合时为全锁状态;当所述止动爪上的过渡阻挡结构与所述卡板上的卡板阻挡结构啮合时为过渡状态;当所述止动爪上的止动爪啮合结构与所述卡板上的二级锁啮合结构啮合时时为半锁状态;当所述止动爪上的过渡阻挡结构与所述卡板上的卡板阻挡结构从啮合状态脱离后,卡板在卡板簧的作用下继续顺时针旋转,直到卡板上的卡板限位块与基板上的第二凸起碰触,达到卡板的极限位,同时,止动爪在止动爪簧的作用下继续逆时针旋转,直到止动爪上的限位部与基板上的第三凸起碰触,达到止动爪的第一极限位,此时锁处于全开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利用仅仅7个零部件的巧妙配合,实现了发动机盖双拉锁的功能,锁体零件数量的减少,直接节约了生产材料的使用量,且较少的零部件,使得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工序、模具也相应减少,大幅度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使用相同厚度板材的前提下,本技术的双拉开启式汽车前机盖锁与授权公告号为CN103953235B中的锁体相比,重量降低了3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优选地,所述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旋转轴中间的中空部、所述第二旋转轴中间的中空部均用于螺栓紧固。采取上述以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直接利用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的中空部,通过螺栓或铆钉将锁体固定在车辆上,大幅度缩小了锁体的尺寸。优选地,所述第一旋转轴的自由端部设有第一安装支撑部;所述第二旋转轴的自由端部设有第二安装支撑部。所述第一安装支撑部与所述第二安装支撑部通过螺栓固定在旋转轴的自由端部。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安装支撑部起到了与车身匹配安装支撑的作用,而无需为了适配车体额外增加零件,提高锁体在车体上固定的稳定性。优选地,所述基板上设有第一凸起、第二凸起、第三凸起;所述止动爪上设有止动爪限位块,与所述基板上第一凸起实现对止动爪的第二极限位的限位;所述卡板上设有卡板限位块,与所述基板上第二凸起实现对卡板的极限位的限位。所述止动爪上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基板上的第三凸起实现对止动爪第一极限位的限位;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多处限位的设置,确保各构件在使用过程中相对位置的稳定,避免了过度位移导致锁具过早损坏。优选地,所述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尺寸参数均相同。可以相互替换,即第一旋转轴与第二旋转轴是通用的零部件。采取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组成锁体的7个零部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之需要生产6个种类的零部件即可,进一步减少了生产过程中对模具的需求,简化了生产工序。优选地,所述止动爪簧卡扣在所述基板的第三凸起上。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三凸起即实现了限位功能,又作为止动爪簧的固定件,一件两用,简化了锁体的结构,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双拉开启式汽车前机盖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止动爪位于第一极限位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止动爪位于第二极限位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卡板位于极限位示意图;图5为第一转轴与第一安装支撑部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1全锁状态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1过渡状态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1半锁状态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1全开状态示意图;图10为实施例2双拉开启式汽车前机盖锁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实施例2双拉开启式汽车前机盖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为实施例2全锁状态示意图;图13为实施例2过渡状态示意图;图14为实施例2半锁状态示意图;图15为实施例2全开状态示意图;在附图中,各标号所表示的部件名称列表如下:1、基板;1-1、第一凸起;1-2、第二凸起;1-3、第三凸起;2、卡板;2-1、一级锁啮合结构;2-2、二级锁啮合结构;2-3、卡板阻挡结构;2-4、卡板限位块;3、止动爪;3-1、止动爪啮合结构;3-2、过渡阻挡结构;3-3、止动爪限位块;3-4、限位部;4、卡板簧;5、止动爪簧;6-1、第一旋转轴;6-1-1、第一中空部;6-1-2、第一安装支撑部;6-2、第二旋转轴;6-2-1、第二中空部;6-2-2、第二安装支撑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照图1所示,其为实施例1双拉开启式汽车前机盖锁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双拉开启式汽车前机盖锁包括基板1、第一旋转轴6-1、第二旋转轴6-2、止动爪3、卡板2、止动爪簧5、卡板簧4;所述基板上设有第一凸起1-1,第二凸起1-2、第三凸起1-3;所述基板上设有U型缺口,用于供引擎盖的锁件进出;本实施例中止动爪3与卡板2分别位于基板上的U型缺口的两侧;止动爪3在止动爪簧5的作用下具有逆时针旋转的势能,卡板2在卡板簧4的作用下具有顺时针旋转的势能;所述第一旋转轴6-1、第二旋转轴6-2固定在所述基板1上;所述止动爪3套装在所述第一旋转轴6-1上,所述卡板2套装在所述第二旋转轴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拉开启式汽车前机盖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止动爪、卡板、止动爪簧、卡板簧;所述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固定在所述基板上;所述止动爪套装在所述第一旋转轴上,所述卡板套装在所述第二旋转轴上;所述止动爪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止动爪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基板上;所述卡板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卡板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基板上;所述止动爪上设有止动爪啮合结构、过渡阻挡结构,所述卡板上设有与止动爪啮合结构配合使用的一级锁啮合结构和二级锁啮合结构,卡板上还设有与过渡阻挡结构配合使用的卡板阻挡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拉开启式汽车前机盖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止动爪、卡板、止动爪簧、卡板簧;所述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固定在所述基板上;所述止动爪套装在所述第一旋转轴上,所述卡板套装在所述第二旋转轴上;所述止动爪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止动爪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基板上;所述卡板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卡板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基板上;所述止动爪上设有止动爪啮合结构、过渡阻挡结构,所述卡板上设有与止动爪啮合结构配合使用的一级锁啮合结构和二级锁啮合结构,卡板上还设有与过渡阻挡结构配合使用的卡板阻挡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拉开启式汽车前机盖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旋转轴中间的中空部、第二旋转轴中间的中空部均用于螺栓紧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拉开启式汽车前机盖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轴的自由端部设有第一安装支撑部;所述第二旋转轴的自由端部设有第二安装支撑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拉开启式汽车前机盖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设有第一凸起、第二凸起、第三凸起;所述止动爪上设有止动爪限位块,与所述基板上第一凸起实现对止动爪的第二极限位的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维诺张玉玺刘绍春刘肖明刘少华汤子建张少原申倩玉王昕张伟朱瑞士赵瑞郭昊良李政佐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三环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