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千斤顶耐久试验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2106 阅读:2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千斤顶耐久试验设备,该设备包括:台架、设置在所述台架一侧并对所述待测千斤顶进行加载的加载装置、设置在台架另一侧的驱动装置、将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力传递给所述待测千斤顶的传动装置、以及控制所述加载装置、驱动装置协同工作的控制装置。本设备能够很好地实现自动测试,从而大大节省劳动量和提供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千斤顶耐久试验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耐久试验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千斤顶耐久试 验设备。
技术介绍
轿车机械式千斤顶因其结构简单、成本低等特点,目前已作为随 车工具广泛地应用于轿车上,考核其安全性能的耐久试验也就显得尤 为重要。现有技术中,对其耐久试验主要以手动操作为主,而手动操 作轿车机械式千斤顶耐久试验具有很多缺点,具体的来说,其缺点包括操作劳动强度大,试验周期长,试验参数人为干扰因素大、效率 低等缺点。此外轿车机械式千斤顶在工作过程中转动丝杆的输入端一方面 在做转动的同时,输入端的位置也在做左右和上下方向非线性变化, 从而使得自动耐久试验在结构设计上具有一定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降低劳动量、测试效果好 的千斤顶耐久试验设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千斤顶耐久试验设备,其中,所述设备包括台架、设置在所述台架一侧并对所述待测千斤顶进行加载的加载装置、设置在台架 另 一侧的驱动装置、将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力传递给所述待测千斤顶 的传动装置、以及控制所述加载装置、驱动装置协同工作的控制装置。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加载装置提供待测千斤顶正常工作时所需承 载的压力,而所述驱动装置则提供待测千斤顶转动丝杆所需的转动 力,传动装置则将驱动装置产生的转动力传递给所述待测千斤顶,控 制装置则从整体上控制加载装置、驱动装置有条不紊地工作,从而实 现待测千斤顶 一次次的耐久试验,最终测试出待测千斤顶的耐久度, 由于加载装置的加载压力可以改变,从而使得一台试验设备可以进行 不同加载情况的试验,从而能得到更全面的测试结果,同时由于整个 工序均为自动模式,从而大大节省劳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待测千斤顶位于不同位置时的工 作效果示意图3是图1中驱动装置的局部剖视图4是图3驱动装置的另一种视角的立体图5是图1中传动装置中托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6是图5中滑块的结构示意图7是图1中传动装置中传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 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 技术。图1示出的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涉及的试验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所述设备包括台架40、设置在台架40—侧并对所述待测 千斤顶70进行加载的加载装置50、设置在台架40另一侧的驱动装 置30、将所述驱动装置30的驱动力传递给所述待测千斤顶70的传 动装置60、以及控制所述加载装置50、驱动装置30协同工作的控制 装置(图中未示出)。具体的,所述台架40包括底板41、支撑框架 42和垫板43,所述支撑框架42设置在底板41上并且支撑所述加载 装置50,所述垫板43位于所述支撑框架42内部,用于在试验时放 置待测千斤顶70,具体如图2所示,所述待测千斤顶70设置在所述 垫板43上,所述底板41上还设置有导向槽411,所述导向槽411为 两条,所述导向槽411可以为传动装置60和驱动装置30的安装提供 基准,从而减少了安装时造成的误差。所述加载装置50包括加载气缸52,压力传感器53和感应开关 51,所述压力传感器53设置在所述加载气缸52的气缸活塞杆上,而 感应开关51则设置在加载气缸52的缸体上,所述感应开关51通常 设置为两个,其目的是监测加载气缸52活塞的初始位置和终止位置,当加载气缸52的活塞通过所述初始位置或者所述终止位置时,所述感应开关51就会向控制装置发出感应信号,控制装置将分析处理感 应信号并做出相应的动作,所述加载气缸52中压缩气体可以通过过 滤调压器来提供,在试验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加载气缸52提供相 应的压力,所述压力传递到压力传感器53并最终传递给待测千斤顶 70,从而为待测千斤顶7 0提供负载,从而模拟待测千斤顶7 0的实际 工作情况,所述压力传感器53将其感测到的压力信号反馈给控制装 置,控制装置分析处理所述压力信号之后,如果压力传感器53感应 得到的压力值小于预定的压力值时,控制装置发出控制信号控制加载 气缸提高压力,当压力传感器53感应得到的压力值大于预定的压力 值时,控制装置发出控制信号控制加载气缸52降低压力,从而确保 压力值的准确度。图3示出了驱动装置30的具体结构图,所述驱动装置30包括电 机36、输出轴31、轴承装置以及固定装置,所述电机36优选为减速 电机,所述电机36提供转动力,并将转动力经过轴承装置传递给输 出轴31,所述固定装置将轴承装置和电机36均固定连接在台架40 上,具体的说,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支座35和滑槽板38,所述支座35 为L型结构,所述支座35的底部设置有一个凸台351,所述滑槽板 38上设置有四个安装孔381,并通过螺钉或螺栓等固定在台架的底板 上,所述滑槽板38还包括滑槽382,所述支座35通过凸台351和所 述滑槽382配合,从而使所述支座可滑动地连接在滑槽板38上,所 述轴承装置确保所述减速电机36的动力稳定地传递给所述输出轴31,具体的,所述轴承装置包括轴承33、轴承座32、第一隔套34和 第二隔套37,所述轴承33与输出轴接触相连,且在本实施例中为两 个,分别为轴承331和轴承332,所述第一隔套设置在上述两个轴承 33之间,从而将两个轴承33隔开一定距离,所述第二隔套将轴承332 和支座35分隔开来,所述轴承33对输出轴31夹紧,所述轴承套32 对轴承33、第一隔套34和第二隔套37固定在支座36上,从而确保 电机36提供的转动力能够通过电机端口 361,稳定地传递到输出轴 31。如图2所示,所述传动装置60包括托架装置10和传动部件20, 所述托架装置10与待测千斤顶70的转动丝杆71相连,并提供所述 转动丝杆71转动的动力,所述传动部件20则将驱动装置30的转动 动力传递给托架装置IO。如图5所示,所述托架装置10包括与所述 台架40相连的托架底板16、固设于所述托架底板16上导杆12,所 述导杆12有两个,且并排设置,穿设于所述双导杆12上的滑块15、 固设于所述双导杆12端部并连接所述双导杆12的端板13、设置在 所述滑块15和所述托架底板16之间的弹性体17、以及转轴14,所 述托架底板16上设有安装孔161,并通过所述安装孔161固定在台 架底板4上1,所述滑块15贯穿地设置有横向安装孔151,所述转轴 14可转动地穿设于横向安装孔151内,为了更好地实现转轴14的转 动,所述横向安装孔151和转轴14之间还设置有轴套18,所述弹性 体17在本实施例中为弹簧,所述转轴14靠近待测千斤顶70 —端设 置有扁方141,在所述扁方141上设置有销孔142,所述扁方141通8过所述销孔142与待测千斤顶70相连,从而方便将转动力传递给待测千斤顶的转动丝杆71,所述双导杆12的长度和端板13的高度需 参考待测千斤顶70的运行高度来设置,从而确保滑块l5可以保持和 待测千斤顶70同高度的运动。所述滑块15还设置了两个供双导杆 12穿过的纵向安装孔152,且在所述纵向安装孔152和双导杆l2之 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千斤顶耐久试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台架、设置在所述台架一侧并对所述待测千斤顶进行加载的加载装置、设置在台架另一侧的驱动装置、将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力传递给所述待测千斤顶的传动装置、以及控制所述加载装置、驱动装置协同工作的控制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奇峰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