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及混合动力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7845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驱动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及混合动力车辆,其中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组件、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一传动轴沿车辆的前进方向布置;第一传动组件包括与第一传动轴平行且传动连接的第二传动轴,第二传动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同步机构,第二传动轴上的第二齿轮能够带动第一同步机构同步转动;第二传动轴上连接有电动机,电动机用于带动第二传动轴转动;第二传动组件包括与第二传动轴平行设置且传动连接的第三传动轴和第四传动轴,第三传动轴用于与后轮差动装置相连接,第四传动轴用于与前轮差动装置相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及混合动力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驱动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及混合动力车辆。
技术介绍
混合动力车辆通常采用发动机和电动机作为混合动力源,它既具有发动机动力性好、反应快和工作时间长的优点,又具有电动机无污染和低噪声的好处。再加上,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混合动力车辆由于其能耗低、排放低,开始受到市场的广泛欢迎。目前,现有的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方案通常是在变速器和发动机之间增加一个电机和离合器,或者增加一对齿轮以及电机驱动装置,以实现车辆的纯电动驱动,制动能量回收,加速增扭等功能。但是,该方案不能依靠电机调速,仍然需要通过切换双离合器进行换挡,并且换挡品质不高,软件控制难度很大,而且油耗的降低幅度较小。另外,目前常见的双电机混合驱动装置均沿车辆的横向(与车辆前进方向垂直)布置,由于车辆横向空间较为狭窄,使得驱动装置往往非常紧凑,传动装置空间受限,相应零部件设计和生产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该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沿车辆的前进方向布置,能够解决传动装置空间受限的问题,有利于降低零部件设计和生产难度。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组件,包括发动机和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沿车辆的前进方向布置,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发动机的输出轴,所述第一传动轴上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一传动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平行设置的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上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传动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同步机构,所述第二齿轮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同步机构同步转动;所述第二传动轴上连接有电动机和第三齿轮,所述电动机用于带动所述第二传动轴转动;第二传动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二传动轴平行设置的第三传动轴和第四传动轴,所述第三传动轴用于与后轮差动装置相连接,所述第四传动轴用于与前轮差动装置相连接;所述第三传动轴上转动连接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三传动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同步机构,所述第四齿轮能够带动所述第二同步机构同步转动;所述第四传动轴上转动连接有第五齿轮,所述第五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相啮合,所述第四传动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同步机构,所述第五齿轮能够带动所述第三同步机构同步转动。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连接断开装置和第五传动轴,所述第五传动轴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发动机的输出轴,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断开装置的主动端,所述第一传动轴连接于所述连接断开装置的从动端。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传动轴上连接有第六齿轮,所述第二传动轴上转动连接有第七齿轮,所述第一同步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七齿轮之间的所述第二传动轴上,所述第六齿轮和所述第七齿轮相啮合,且所述第七齿轮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同步机构同步转动。作为优选,所述第七齿轮和所述第六齿轮的传动比设置为与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一齿轮的传动比不同。作为优选,所述电动机连接于所述第七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之间的所述第二传动轴上。作为优选,所述第二传动轴包括第一轴部和第二轴部,所述第二轴部与所述第一轴部相连接,所述第二齿轮、所述第一同步机构和所述第七齿轮连接于所述第一轴部,所述电动机和所述第三齿轮均连接于所述第二轴部。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发电机,所述发电机的输入轴连接于所述第一传动轴。作为优选,所述第二传动组件还包括后轮驱动轴和前轮驱动轴,所述后轮差动装置通过所述后轮驱动轴连接于所述车辆的后轮,所述前轮差动装置通过所述前轮驱动轴连接于所述车辆的前轮。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三传动轴和所述第四传动轴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车辆的车架上。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车辆,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包括上述方案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该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中的第一传动轴和第三传动轴平行设置,并沿车辆的前进方向布置,第二传动轴和第四传动轴均与第一传动轴平行设置,使得该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整体上沿车辆的前进方向布置,由于车辆在车辆的前进方向空间较大,这能够解决传统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空间受限的问题,各传动部件能够获得较大的设计空间,有利于降低零部件设计和生产难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的传动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驱动组件;11、发动机;12、第一传动轴;121、第一齿轮;122、第六齿轮;13、连接断开装置;14、第五传动轴;2、第一传动组件;21、第二传动轴;211、第二齿轮;212、第三齿轮;213、第七齿轮;22、第一同步机构;23、电动机;24、发电机;3、第二传动组件;31、第三传动轴;311、第四齿轮;32、第四传动轴;321、第五齿轮;33、第二同步机构;34、第三同步机构;35、后轮驱动轴;36、前轮驱动轴;100、后轮差动装置;101、前轮差动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该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组件1、第一传动组件2和第二传动组件3,第一传动组件2分别连接于驱动组件1和第二传动组件3之间,能够将驱动组件1的动力传递至第二传动组件3上,第二传动组件3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驱动组件(1),包括发动机(11)和第一传动轴(12),所述第一传动轴(12)沿车辆的前进方向布置,所述第一传动轴(1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发动机(11)的输出轴,所述第一传动轴(12)上连接有第一齿轮(121);/n第一传动组件(2),包括与所述第一传动轴(12)平行设置的第二传动轴(21),所述第二传动轴(21)上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211),所述第二齿轮(211)与所述第一齿轮(121)相啮合,所述第二传动轴(2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同步机构(22),所述第二齿轮(211)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同步机构(22)同步转动;所述第二传动轴(21)上连接有电动机(23)和第三齿轮(212),所述电动机(23)用于带动所述第二传动轴(21)转动;/n第二传动组件(3),包括与所述第二传动轴(21)平行设置的第三传动轴(31)和第四传动轴(32),所述第三传动轴(31)用于与后轮差动装置(100)相连接,所述第四传动轴(32)用于与前轮差动装置(101)相连接;所述第三传动轴(31)上转动连接有第四齿轮(311),所述第四齿轮(311)与所述第三齿轮(212)相啮合,所述第三传动轴(31)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同步机构(33),所述第四齿轮(311)能够带动所述第二同步机构(33)同步转动;所述第四传动轴(32)上转动连接有第五齿轮(321),所述第五齿轮(321)与所述第三齿轮(212)相啮合,所述第四传动轴(32)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同步机构(34),所述第五齿轮(321)能够带动所述第三同步机构(34)同步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组件(1),包括发动机(11)和第一传动轴(12),所述第一传动轴(12)沿车辆的前进方向布置,所述第一传动轴(1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发动机(11)的输出轴,所述第一传动轴(12)上连接有第一齿轮(121);
第一传动组件(2),包括与所述第一传动轴(12)平行设置的第二传动轴(21),所述第二传动轴(21)上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211),所述第二齿轮(211)与所述第一齿轮(121)相啮合,所述第二传动轴(2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同步机构(22),所述第二齿轮(211)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同步机构(22)同步转动;所述第二传动轴(21)上连接有电动机(23)和第三齿轮(212),所述电动机(23)用于带动所述第二传动轴(21)转动;
第二传动组件(3),包括与所述第二传动轴(21)平行设置的第三传动轴(31)和第四传动轴(32),所述第三传动轴(31)用于与后轮差动装置(100)相连接,所述第四传动轴(32)用于与前轮差动装置(101)相连接;所述第三传动轴(31)上转动连接有第四齿轮(311),所述第四齿轮(311)与所述第三齿轮(212)相啮合,所述第三传动轴(31)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同步机构(33),所述第四齿轮(311)能够带动所述第二同步机构(33)同步转动;所述第四传动轴(32)上转动连接有第五齿轮(321),所述第五齿轮(321)与所述第三齿轮(212)相啮合,所述第四传动轴(32)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同步机构(34),所述第五齿轮(321)能够带动所述第三同步机构(34)同步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1)还包括连接断开装置(13)和第五传动轴(14),所述第五传动轴(14)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发动机(11)的输出轴,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断开装置(13)的主动端,所述第一传动轴(12)连接于所述连接断开装置(13)的从动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轴(12)上连接有第六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男王志明杨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