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泵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0960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泵闸,涉及水利工程设备领域,包括底座,底座内设置有轴流泵,底座上表面左右两端均固定有第二立柱,第二立柱上表面固定有第一立柱,第一立柱上表面固定有顶板,顶板上表面固定有箱体,箱体上侧固定有丝杆,丝杆下端贯穿箱体以及顶板,且延伸至顶板下侧,丝杆下端固定有水箱,水箱下表面固定有配重块,配重块设置在第二立柱之间,水箱前端底部设置有出水管,箱体后端上部设置有进水管,箱体内设置有水泵,水泵右端设置有导管,水泵通过导管与进水管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降低制作成本,减少物料使用,不需丝杆长时间受力,从而延长使用寿命,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泵闸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泵闸。
技术介绍
泵闸用于控制水的阻挡与释放,而现有的泵闸挡水板一般通过钢铁和混泥土制成,虽然阻挡效果好,但是在小型水利工程中,则极大的浪费了物料,且过重的挡水板使丝杆长时间受力,会导致丝杆寿命降低,因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减少物料使用的一体化泵闸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一体化泵闸。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化泵闸,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设置有轴流泵,所述底座上表面左右两端均固定有第二立柱,所述第二立柱上表面固定有第一立柱,所述第一立柱上表面固定有顶板,所述顶板上表面固定有箱体,所述箱体上侧固定有丝杆,所述丝杆下端贯穿箱体以及顶板,且延伸至顶板下侧,所述丝杆下端固定有水箱,所述水箱下表面固定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设置在第二立柱之间,所述水箱前端底部设置有出水管,所述箱体后端上部设置有进水管,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右端设置有导管,所述水泵通过导管与进水管相连接。优选的,所述顶板内设置有螺母,所述丝杆下端贯穿螺母且水箱表面相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立柱内侧以及底座上表卡面均开设有凹槽,所述水箱两端设置在凹槽内,且凹槽大小与水箱相匹配。优选的,所述底座内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轴流泵,所述轴流泵后侧为进水口,所述轴流泵左侧为出水口。优选的,所述底座前端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高度与出水管高度相匹配,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电磁阀。优选的,所述丝杆上端固定有转轮,所述转轮上端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表面加工有防滑纹。优选的,所述导管下端以及加工有螺纹,所述进水管右端固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内部右端加工有螺纹槽,所述导管通过螺纹以及螺纹槽与连接管可拆卸连接,所述水泵左端设置有软管,所述软管与外部水源相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水泵、导管以及进水管将水抽水箱内,然后通过丝杆转动使丝杆在螺母的作用带动水箱沿着第二立柱之间的凹槽向下移动,并使配重块进入底座上表面的凹槽内,从而对水流进行阻挡,通过将传统挡水板换成水箱,则减少了物料的使用,降低制作成本。本技术便于降低制作成本,减少物料使用,不需丝杆长时间受力,从而延长使用寿命,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一体化泵闸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一体化泵闸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一体化泵闸中箱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丝杆、2箱体、3顶板、4水箱、5第一立柱、6第二立柱、7配重块、8出水管、9水泵、10导管、11进水管、12底座、13轴流泵、14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一体化泵闸,包括底座12,底座12内设置有轴流泵13,底座12上表面左右两端均固定有第二立柱6,第二立柱6上表面固定有第一立柱5,第一立柱5上表面固定有顶板3,顶板3上表面固定有箱体2,箱体2上侧固定有丝杆1,丝杆1下端贯穿箱体2以及顶板3,且延伸至顶板3下侧,丝杆1下端固定有水箱4,水箱4下表面固定有配重块7,配重块7设置在第二立柱6之间,水箱4前端底部设置有出水管8,箱体2后端上部设置有进水管11,箱体2内设置有水泵9,水泵9右端设置有导管10,水泵9通过导管10与进水管11相连接。本技术便于降低制作成本,减少物料使用,不需丝杆长时间受力,从而延长使用寿命,实用性强。顶板3内设置有螺母14,丝杆1下端贯穿螺母14且水箱4表面相连接,该设计实现了丝杆1转动能电动水箱4上下移动。第二立柱6内侧以及底座上表卡面均开设有凹槽,水箱4两端设置在凹槽内,且凹槽大小与水箱4相匹配,该设计对水箱4的移动起导向作用。底座12内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轴流泵13,轴流泵13后侧为进水口,轴流泵13左侧为出水口,该设计便于通过轴流泵13进行排水。底座12前端设置有缺口,缺口高度与出水管8高度相匹配,出水管8上设置有电磁阀,该设计便于安置出水管8。丝杆1上端固定有转轮,转轮上端设置有把手,把手表面加工有防滑纹,该设计便于转动转轮,进而带动丝杆1转动。导管10下端以及加工有螺纹,进水管11右端固定有连接管,连接管内部右端加工有螺纹槽,导管10通过螺纹以及螺纹槽与连接管可拆卸连接,水泵9左端设置有软管,软管与外部水源相连接,该设计便于拆装导管10与进水管11,软管的设计则便于抽取外部水源。工作原理:该装置在使用时,先将软管与外部水源相连接,然后通过水泵9、导管10、进水管11将水抽水箱4内,再通过逆时针转动转轮进而带动丝杆1逆时针转动,使丝杆1转动并在螺母14的作用带动水箱4沿着第二立柱6之间的凹槽向下移动,并使配重块7进入底座12上表面的凹槽内,从而对水流进行阻挡,通过将传统挡水板换成水箱4,则减少了物料的使用,降低制作成本,待需要放水时时,顺时针转动转轮,进而带动丝杆1顺时针转动,使丝杆1在螺母14的作用下带动水箱4上升,然后打开电磁阀开关,使水箱4内的水通过出水管8流出,从而降低丝杆1的负荷,延长装置使用寿命,本技术便于降低制作成本,减少物料使用,不需丝杆长时间受力,从而延长使用寿命,实用性强。以上,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化泵闸,包括底座(12),所述底座(12)内设置有轴流泵(1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2)上表面左右两端均固定有第二立柱(6),所述第二立柱(6)上表面固定有第一立柱(5),所述第一立柱(5)上表面固定有顶板(3),所述顶板(3)上表面固定有箱体(2),所述箱体(2)上侧固定有丝杆(1),所述丝杆(1)下端贯穿箱体(2)以及顶板(3),且延伸至顶板(3)下侧,所述丝杆(1)下端固定有水箱(4),所述水箱(4)下表面固定有配重块(7),所述配重块(7)设置在第二立柱(6)之间,所述水箱(4)前端底部设置有出水管(8),所述箱体(2)后端上部设置有进水管(11),所述箱体(2)内设置有水泵(9),所述水泵(9)右端设置有导管(10),所述水泵(9)通过导管(10)与进水管(11)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泵闸,包括底座(12),所述底座(12)内设置有轴流泵(1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2)上表面左右两端均固定有第二立柱(6),所述第二立柱(6)上表面固定有第一立柱(5),所述第一立柱(5)上表面固定有顶板(3),所述顶板(3)上表面固定有箱体(2),所述箱体(2)上侧固定有丝杆(1),所述丝杆(1)下端贯穿箱体(2)以及顶板(3),且延伸至顶板(3)下侧,所述丝杆(1)下端固定有水箱(4),所述水箱(4)下表面固定有配重块(7),所述配重块(7)设置在第二立柱(6)之间,所述水箱(4)前端底部设置有出水管(8),所述箱体(2)后端上部设置有进水管(11),所述箱体(2)内设置有水泵(9),所述水泵(9)右端设置有导管(10),所述水泵(9)通过导管(10)与进水管(11)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泵闸,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3)内设置有螺母(14),所述丝杆(1)下端贯穿螺母(14)且水箱(4)表面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泵闸,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琢智慧流体设备湖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