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0960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4
连接器(1)具备:壳体(10),其具有电线导出面(15),电线(2)从电线导出面(15)导出;屏蔽构件(20),其配置于所述壳体(10)的外侧;第一止水构件(30),其被夹持在所述壳体(10)与所述屏蔽构件(20)之间并与这些密合;以及第二止水构件(40),其被夹持在从所述电线导出面(15)导出的所述电线(2)与所述屏蔽构件(20)之间并且与这些密合,所述屏蔽构件(20)具有止水保持部(22),在止水保持部(22)与所述电线导出面(15)之间保持所述第二止水构件(4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连接器
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涉及连接器。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在壳体具备防水结构的连接器,具有例如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在该防水连接器中,在壳体的内部埋设有电线和端子的连接部分,金属制的屏蔽壳将壳体覆盖。在屏蔽壳的前端部设置有能安装于箱体的嵌合部,在其外周面安装有密封环。当嵌合部嵌合到箱体内时,密封环与嵌合部的外周面及箱体密合。在屏蔽壳内的后端部设置有在前后贯穿的多个橡胶栓收纳部。在各橡胶栓收纳部收纳有:独立橡胶栓,其与电线的外周面和橡胶栓收纳部的内周面密合;和橡胶栓按压件,其与独立橡胶栓的后方嵌合而防止独立橡胶栓脱离。即,利用密封环和独立橡胶栓在屏蔽壳内构成止水区域。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6259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该技术中,需要在屏蔽壳的橡胶栓收纳部收纳橡胶栓按压件,因此连接器大型化。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的连接器具备:壳体,其具有电线导出面,电线从所述电线导出面导出;屏蔽构件,其配置于所述壳体的外侧;第一止水构件,其被夹持在所述壳体与所述屏蔽构件之间并与所述壳体和所述屏蔽构件分别密合;以及第二止水构件,其被夹持在从所述电线导出面导出的所述电线与所述屏蔽构件之间并与从所述电线导出面导出的所述电线和所述屏蔽构件分别密合,所述屏蔽构件具有止水保持部,在所述止水保持部与所述电线导出面之间保持所述第二止水构件。根据该构成,通过利用第一止水构件使壳体与屏蔽构件之间、以及利用第二止水构件使电线与屏蔽构件之间止水,从而壳体中的电线导出面变为止水区域内,所以能够防止水等向壳体内侵入。另外,因为第二止水构件保持在电线导出面与屏蔽构件的止水保持部之间,所以不必另外设置用于保持第二止水构件的构件,另外能够相应地使连接器小型化。作为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的实施方式,优选下面的构成。(1)从所述电线导出面导出多条电线,所述第二止水构件具备多个贯穿孔,在所述多个贯穿孔中分别插通有所述多条电线中的一条,所述止水保持部具备总括保持器和电线间保持部,所述总括保持器将所述多条电线一并包围而配置,所述电线间保持部配置于各电线之间。在第二止水构件保持于电线导出面与总括保持器之间的构成中,当第二止水构件抵接于总括保持器时,多条电线之间的部分以避开变形,容易变为从正规位置鼓出的状态。根据上述构成,因为第二止水构件也保持于电线导出面与电线间保持部之间,所以能够将第二止水构件保持于正规位置。(2)所述电线和所述壳体通过嵌件成型而形成为一体。在电线和壳体通过嵌件成型而形成为一体的情况下,电线和壳体的间隙容许水等的侵入。根据上述构成,因为电线导出面配置于止水区域内,所以能够防止水等从电线和壳体的间隙侵入。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的连接器,能够防止水向壳体内侵入,并且能够抑制部件数量而小型化。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纵剖视图。图2是从后方观看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连接器的分解纵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利用图1至图3说明实施方式。如图1(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是安装于构成线束的两条电线2L、2R的一端、并连接到逆变器等未图示的设备而使用的防水型的连接器。如图1(A)所示,连接器1构成为具备壳体10、屏蔽支架20(屏蔽构件的一例)、第一止水构件30以及第二止水构件40。在壳体10的内部通过嵌件成型配设有电线2L、2R,在电线2L、2R的各自的一端安装有与设备侧连接的端子零件3、3,另一端侧从屏蔽支架20所配置的一侧导出。在以下说明中,有时将电线2L、2R称为电线2。另外,以下将电线2连接有端子零件3的一侧作为前方、将电线2从壳体10导出的一侧作为后方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壳体10具备电线插通部11和从电线插通部11向侧方突出的一对安装接纳部16。如图3所示,在一对安装接纳部16分别通过嵌件成型以向后方开口的形态埋设有螺母4。电线插通部11形成为突出到比安装接纳部16靠后方的形状,该突出的部分形成为电线导出部12。电线导出部12从后方观看呈长圆形。如图3所示,电线导出部12的外周面12A的一部分成为以遍及全周比其他部分减小直径的方式凹陷的形状的嵌合槽13。如图3所示,在电线导出部12形成有两个电线导出孔14L、14R,在两个电线导出孔14L、14R中分别能插通电线2L、2R中的一条。各电线导出孔14L、14R呈圆孔形状,在电线插通部11内沿着前后延伸,在成为电线导出部12的后端的电线导出面15开口。电线导出面15成为与在电线2的导出方向延伸的轴线正交的平坦面。如图3中假想线所示,电线2L、2R分别插通于电线导出孔14L、14R,并且从电线导出面15向后方导出。屏蔽支架20由金属材料形成,是将壳体10的电线导出部12覆盖而将其屏蔽并且进行止水的构件。如图2所示,屏蔽支架20通过止水周壁部21、止水保持部22以及安装部23构成。如图2及图3所示,止水周壁部21是从后方观看呈长圆形的中空的筒体。止水保持部22设置于止水周壁部21的后端。止水保持部22具备:框形状的总括保持器22A,其从止水周壁部21的后端向缩径方向延伸;和电线间保持部22B,其沿着总括保持器22A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心线设置。换句话讲,如图2所示,总括保持器22A及电线间保持部22B形成两个保持开口24L、24R。如图2所示,安装部23形成从止水周壁部21的前端向左右延伸的形状。在各安装部23以在前后贯穿的方式设置有各一个安装孔23A。第一止水构件30由能弹性变形的合成树脂形成,如图2所示,从后方观看形成与嵌合槽13对应的长圆的环状。如图3所示,在第一止水构件30的内周面遍及全周形成有向缩径方向突出的两条内周肋32。在第一止水构件30的外周面遍及全周形成有向扩径方向突出的一条第一外周肋31。第二止水构件40由能弹性变形的合成树脂形成,如图2所示,从后方观看形成与电线导出面15对应的长圆的板状。第二止水构件40的前表面及后表面为平坦面。在第二止水构件40形成有从前表面贯穿到后表面的两个圆形的贯穿孔43L、43R。以下如图2所示,将一并包围两个贯穿孔43L、43R的区域称为总括包围部44A,将贯穿孔43L与贯穿孔43R之间的部分称为电线间部44B。在第二止水构件40的外周面以遍及全周向扩径方向突出的方式形成有一条第二外周肋41。如图2所示,通过螺栓5插通于各安装孔23A,并与螺母4螺合,从而屏蔽支架20安装于壳体10。在该状态下,如图1(B)所示,止水周壁部21从电线导出部12的外周面12A隔开间隙地将外周面12A及嵌合槽13覆盖。止水周壁部21延伸到比电线导出面15靠后方地配置,在止水周壁部21的后端,止水保持部22相对于壳体10的电线导出面15隔开间隙地配置。在该状态下,如图1(B)所示,第一止水构件30嵌入到嵌合槽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具备:/n壳体,其具有电线导出面,电线从所述电线导出面导出;/n屏蔽构件,其配置于所述壳体的外侧;/n第一止水构件,其被夹持在所述壳体与所述屏蔽构件之间并与所述壳体和所述屏蔽构件分别密合;以及/n第二止水构件,其被夹持在从所述电线导出面导出的所述电线与所述屏蔽构件之间并与从所述电线导出面导出的所述电线和所述屏蔽构件分别密合,/n所述屏蔽构件具有止水保持部,在所述止水保持部与所述电线导出面之间保持所述第二止水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116 JP 2018-0049031.一种连接器,具备:
壳体,其具有电线导出面,电线从所述电线导出面导出;
屏蔽构件,其配置于所述壳体的外侧;
第一止水构件,其被夹持在所述壳体与所述屏蔽构件之间并与所述壳体和所述屏蔽构件分别密合;以及
第二止水构件,其被夹持在从所述电线导出面导出的所述电线与所述屏蔽构件之间并与从所述电线导出面导出的所述电线和所述屏蔽构件分别密合,
所述屏蔽构件具有止水保持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田祐介马场裕隆椋野润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