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2530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代替价格昂贵、制作工艺复杂、记忆效应大的金属合金雾化装置即玻璃雾化装置。该玻璃雾化装置成本低,能抗腐蚀,使用寿命长,适于各种单元素测定和多元素连续测定,测定精度好,特征浓度低,检出极限低。使用该玻璃雾化装置时,能观察试样溶液的雾化情况,玻璃雾化器无需调节,安装、拆卸,互换都很方便。(*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单光束、双光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雾化装置,它包括雾化器和雾室。现有的单光束双光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雾化装置均采用金属合金材料制成,可谓金属雾化装置。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批准的新天光学仪器公司、沈阳分析仪器厂等生产的单光束、双光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其雾化装置是同心型雾化器和雾室。制作它们的材料均采用青铜、不锈钢和铬、镍和钛合金钢材料。(雾室内壁涂四氟乙烯塑料)又如,美国珀金-埃尔默公司的303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雾化器和雾室采用钛合金钢材料制成。内壁涂衬聚丙烯塑料。这些公司或工厂制作雾化器和雾室时采用青铜、不锈钢、铬镍、钛合金钢材料,其优点是坚固耐用,不易破损。雾室内壁涂衬氟塑料,能增加抗酸蚀能力,延长使用寿命。但是制作方法复杂,制作工艺要求严格,材料价格和加工价格都比较高,造价昂贵。另外,用上述材料制作的雾化器和雾室是不透明的封闭系统,不能观察试样溶液的雾化情况。测定时,导管的同心度经常变化,需经常调节,操作不方便。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经过改进,抗腐蚀,记忆效应小,使用方便,成本低的雾化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单光束、双光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雾化装置由两部分组成,即用压缩空气将试样溶液雾化的雾化装置和能将雾化试样溶液中的大雾滴除去以使其均匀化的雾室。上述的雾化器是将玻璃毛细管直接与24号标准空心玻璃磨塞烧接成一体,玻璃毛细管和玻璃磨塞同心。玻璃毛细管内径为φ1mm,玻璃毛细管和玻璃磨塞顶端间隙为0.08~0.1mm,形成玻璃雾化器的喷嘴,在此喷嘴上粘接一个喇叭口,内径为φ5mm,从喷嘴顶端至喇叭口长5~6mm,在喇叭口烧接一个玻璃撞击球,在玻璃雾化器尾部烧接一支空气进气管。雾室采用φ35×100mm的玻璃管,一端与24号标准玻璃磨口烧接,另一端与φ24×35mm玻璃管垂直向上烧接成玻璃直角管。在玻璃雾室磨口端烧接两支φ6×20mm的玻璃直管,其中一支为乙炔进气管,在玻璃雾室的水平切线方向上,另一支为废液管,方向垂直向下。玻璃雾化器与玻璃雾室依赖24号标准空心玻璃磨塞和24号标准玻璃磨口紧密配合,容易互换、安装,拆卸方便。雾化器和雾室全部采用价格便宜,容易获得的玻璃制作,特别是可以采用玻璃(例如95号玻璃)或者石英玻璃制作。即制作成由玻璃雾化器和玻璃雾室组成的玻璃雾化装置。玻璃雾化装置外管套装一个普通塑料制作的防护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装置的雾化器。图2为本技术装置的雾室。下面结合图1和图2进一步说明本技术装置的细节。雾化器〔11〕的作用是将试样溶液雾化为颗粒极细的雾滴。雾室〔2〕的作用是将雾化试样溶液中的大雾滴除去以使其均匀化。压缩空气(压力为2Kg/cm2)由空气进气管〔12〕压入玻璃雾化器〔11〕,气流从玻璃毛细管〔8〕内产生负压,试样溶液被提升进入玻璃毛细管〔8〕,由玻璃毛管〔8〕的顶端喷咀〔13〕流出,与高速喷出的压缩空气相遇而雾化,又被喇叭口〔6〕前方的玻璃撞击球〔5〕进一步击碎,使试样溶液成为极细的雾滴,进入雾室〔2〕雾化后的雾滴进入雾室〔2〕后,缓冲,其中的大雾滴沉落,由废液管〔10〕排除。同时,乙炔气由乙炔进气管〔3〕进入雾室〔2〕与雾滴混合经玻璃直角管〔1〕至燃烧头使原子化,以达到检测的目的。〔7〕是24号标准空心玻璃磨塞,〔4〕是24号标准玻璃磨口。〔9〕是尾管。玻璃直角管〔1〕用氟塑料法兰盘与燃烧头连接。本技术提供的雾化装置为单光束,双光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雾化器和雾室,适用于单元素及多元素分析。现将用本技术玻璃雾化装置对代表元素的特征浓度、检出极限的测定指标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指标列表对比如下 由此可见,本技术玻璃雾化装置对代表元素Mg、Zn、K的特征浓度和检出极限,符合或优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指标。本技术玻璃雾化装置与现有的金属合金雾化装置比较具有如下优点1.用于制作本技术雾化器和雾室的材料是容易获得、价格便宜的普通玻璃,降低了单光束、双光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成本。2.玻璃雾化器和玻璃雾化室能抗腐蚀,因此能延长雾化装置的使用寿命。3.本技术玻璃雾化器和玻璃雾室采用24号标准玻璃磨塞和24号标准玻璃磨口,配合紧密、和谐、容易安装、拆卸,便于互换,使用方便。4.本技术玻璃雾化器是用玻璃材料一次烧制成型,使用过程中无需调节。而且整个雾化装置是一透明的封闭体系,容易观察试样溶液的雾化情况。5.本技术玻璃雾化装置,无需涂衬氟塑料。6.本技术玻璃雾化器和玻璃雾室为单光束、双光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理想雾化装置,适于各种单元素测定和多元素连续测定。可获得好的测定精度,优于国标的检出极限和特征浓度指标。权利要求1.用于单光束、双光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雾化装置,它包括雾化器和雾室,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雾化器是将玻璃毛细管直接与24号标准空心玻璃磨塞烧接成一体,此玻璃毛细管和玻璃磨塞同心。玻璃毛细管和玻璃磨塞的顶端形成雾化器的喷嘴,在喷嘴上粘结一个喇叭口,在喇叭口上烧接一个玻璃撞击球。雾室是一支φ35×100mm的玻璃管,一端与24号标准玻璃磨口烧接,另一端与φ24×35mm玻璃管垂直向上烧接成玻璃直角管,在雾室磨口端烧接两支玻璃管和。玻璃雾化器和雾室依赖24号标准空心玻璃磨塞和24号标准玻璃磨口相配合构成玻璃雾化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雾化器和雾室制作它们的材料全部采用玻璃(例如95号玻璃)或者石英。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代替价格昂贵、制作工艺复杂、记忆效应大的金属合金雾化装置即玻璃雾化装置。该玻璃雾化装置成本低,能抗腐蚀,使用寿命长,适于各种单元素测定和多元素连续测定,测定精度好,特征浓度低,检出极限低。使用该玻璃雾化装置时,能观察试样溶液的雾化情况,玻璃雾化器无需调节,安装,拆卸,互换都很方便。文档编号G01J3/02GK2048188SQ89207099公开日1989年11月22日 申请日期1989年5月9日 优先权日1989年5月9日专利技术者李平, 葛刚, 张晶, 黄炳金, 任洗凡, 李铁英 申请人:昆明冶金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单光束、双光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雾化装置,它包括雾化器[11]和雾室[2],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雾化器[11]是将玻璃毛细管[8]直接与24号标准空心玻璃磨塞[7]烧接成一体,此玻璃毛细管[8]和玻璃磨塞[7]同心。玻璃毛细管[8]和玻璃磨塞[7]的顶端形成雾化器的喷嘴[13],在喷嘴[13]上粘结一个喇叭口[6],在喇叭口[6]上烧接一个玻璃撞击球[5]。雾室[2]是一支Φ35×100mm的玻璃管,一端与24号标准玻璃磨口[4]烧接,另一端与Φ24×35mm玻璃管垂直向上烧接成玻璃直角管,在雾室[2]磨口端烧接两支玻璃管[3]和[10]。玻璃雾化器和雾室依赖24号标准空心玻璃磨塞和24号标准玻璃磨口相配合构成玻璃雾化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平葛刚张晶黄炳金任洗凡李铁英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冶金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