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洗消毒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0554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6: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免洗消毒液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所述消毒液中各组份和含量为:成膜剂20‑130g/L,全氟有机化合物1‑10g/L,乙醇600‑800ml/L,葡萄糖酸氯己定0.3‑5g/L,余量为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免洗消毒液可在物体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可以长效消毒抑菌,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免洗消毒液利用了成膜剂、乙醇、全氟有机化合物之间的协同作用,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免洗消毒液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免洗消毒液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消毒剂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病原微生物在人体之外被消灭,从而控制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根据化学消毒剂对微生物的杀菌能力,可将消毒剂分成高效、中效、低效三个类别。高效消毒剂是指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细菌芽孢、病毒的消毒剂。例如二氧化氯、戊二醛、双氧水等,这类消毒剂也被称为灭菌剂。中效消毒剂是指不能杀死细菌芽孢,但能杀死细菌繁殖体、真菌和大多数病毒的消毒剂。例如乙醇、氯制剂、煤酚皂溶液等。低效消毒剂是指可杀灭多数细菌繁殖体、部分真菌和病毒,但不能杀灭细菌芽孢、结核杆菌以及某些真菌和病毒的消毒剂,如洗必泰、新洁尔灭、玉洁新等。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冠状病毒,目前尚无新型冠状病毒消毒效果的直接资料,基于以往对冠状病毒的了解,冠状病毒是一种具有包膜的RNA病毒,若消毒剂破坏包膜后,包膜内的RNA可以被降解,进而导致病毒失活。基于冠状病毒包膜的性质,包膜主要是由75%酒精、乙醚、氯仿、甲醛、含氯消毒液、过氧乙酸和紫外线都可以灭活冠状病毒。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2020年2月19日发布了消毒剂指南,规定醇类消毒剂中乙醇含量70%-80%,含醇消毒剂乙醇含量大于60%,但是乙醇消毒作用短暂,不能长效消毒抑菌。由于乙醇的刺激性,长期使用乙醇会使皮肤容易皲裂,从而导致微生物入侵造成微生物的增殖,因此,需要一种含有乙醇消毒剂,具有长效消毒抑菌作用,并且减少乙醇的刺激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长效消毒抑菌,保护膜不会有粘腻感觉、并且对皮肤友好的的免洗消毒液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专利技术的免洗消毒液可在物体表面形成保护膜,具有长效消毒抑菌作用。所述消毒液加入全氟有机化合物,使形成的保护膜不仅可以长效消毒抑菌,而且喷涂后不会有粘手的感觉,也不会因为形成膜后密封环境导致喷涂部位变红过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免洗消毒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液中各组份和含量为:成膜剂20-130g/L全氟有机化合物1-10g/L葡萄糖酸氯己定0.3-5g/L乙醇600-800ml/L余量为水。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免洗消毒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液各组份和含量为:成膜剂50-100g/L全氟有机化合物2-6g/L葡萄糖酸氯己定2.5-3.8g/L乙醇650-780ml/L余量为水。优选地,所述消毒液中各组分和含量为:成膜剂78g/L全氟有机化合物3.2g/L葡萄糖酸氯己定3.5g/L乙醇750ml/L余量为水。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免洗消毒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氟有机化合物选自全氟己烷、全氟全氢化菲、全氟奈烷、全氟二甲基环己烷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所述全氟有机化合物中全氟已烷:全氟全氢化菲:全氟奈烷:全氟二甲基环已烷质量比为:(12-20):(21-33):(35-43):(5-9),优选的,所述全氟有机化合物中全氟已烷:全氟全氢化菲:全氟奈烷:全氟二甲基环已烷质量比为:15:29:37:7。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免洗消毒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成膜剂由以下方法制得:将浓度为6-15g/L的壳聚糖溶液、200g-300g/L的聚乙烯醇溶液、2-8g/L罗望子胶溶液按照体积比:(3-5):(4-6):(1-3)混合,优选地,所述成膜剂由以下方法制得:将浓度为7g/L的壳聚糖溶液、257g/L的聚乙烯醇溶液、4g/L罗望子胶溶液按照体积比:4:6:2混合。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免洗消毒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壳聚糖溶液由以下方法制得:将6-15g壳聚糖加入1L重量百分比浓度为2-5%的醋酸溶液中,搅拌2-4h后形成壳聚糖溶液。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免洗消毒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液中各组分和及含量为:成膜剂78g/L全氟有机化合物3.2g/L葡萄糖酸氯己定3.5g/L乙醇750ml/L余量为水;其中:所述全氟有机化合物中全氟已烷:全氟全氢化菲:全氟奈烷:全氟二甲基环已烷质量比为:15:29:37:7;所述成膜剂由以下方法制得:将浓度为7g/L的壳聚糖溶液、257g/L的聚乙烯醇溶液、4g/L罗望子胶溶液按照体积比:4:6:2混合。本专利技术还提供所述的免洗消毒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液由以下方法制得:将成膜剂、全氟有机化合物、乙醇和水加入容器中,常温下搅拌3-5h,制得消毒液。本专利技术还提供所述的免洗消毒液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将免洗消毒液喷于物体表面形成保护膜。本专利技术又提供所述的免洗消毒液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免洗消毒液在制备杀灭细菌或病毒的皮肤外用消毒剂的应用,优选地,所述细菌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优选地,所述病毒为流感病毒。本专利技术又提供一种消毒产品,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权利要求1-6任一项消毒液和消毒液载体组合制备而成,优选地,所述消毒液载体选自棉球,纱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免洗消毒液可在物体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可以长效消毒抑菌,本专利技术的免洗消毒液利用了成膜剂、乙醇、全氟有机化合物之间的协同作用,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2)本专利技术的免洗消毒液喷涂之后形成的保护膜使用体验好,保护膜形成后受试者进行正常的活动,形成的保护膜没有粘腻的感觉,并且保护膜容易脱去,不会与受试者皮肤之间因为拉力过大而使皮肤造成损伤。(3)本专利技术的免洗消毒液加入的全氟有机物增加了保护膜氧气含量,受试者喷涂后不会因为密闭而造成局部变红,或者导致过敏。(4)本专利技术的免洗消毒液可使用场景多,适合在医院、乘坐交通工具、人口密集环境以及疫区对物体表面消毒。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消毒液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消毒液含有以下组分:成膜剂20g,全氟有机化合物1g,葡萄糖酸氯己定0.3g,乙醇600ml,余量为水,总体积1l。其中全氟有机化合物中全氟已烷:全氟全氢化菲:全氟奈烷:全氟二甲基环已烷质量比为15:29:37:7。成膜剂由以下方法制得:将浓度为7g/L的壳聚糖溶液、257g/L的聚乙烯醇溶液、4g/L罗望子胶溶液按照体积比4:6:2混合。壳聚糖溶液由以下方法制得:将8g壳聚糖加入1L重量百分比浓度为2.5%的醋酸溶液中,搅拌3h后形成壳聚糖溶液。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消毒液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消毒液含有以下组分:成膜剂50g,全氟有机化合物2g,葡萄糖酸氯己定2.5g,乙醇650ml,余量为水,总体积1l。其中全氟有机化合物中全氟已烷:全氟全氢化菲:全氟奈烷:全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免洗消毒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液中各组份和含量为:/n成膜剂20-130g/L/n全氟有机化合物1-10g/L/n乙醇600-800ml/L/n葡萄糖酸氯己定0.3-5g/L/n余量为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洗消毒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液中各组份和含量为:
成膜剂20-130g/L
全氟有机化合物1-10g/L
乙醇600-800ml/L
葡萄糖酸氯己定0.3-5g/L
余量为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洗消毒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液各组份和含量为:
成膜剂50-100g/L
全氟有机化合物2-6g/L
乙醇650-780ml/L
葡萄糖酸氯己定2.5-3.8g/L
余量为水;
优选地,所述消毒液中各组分和含量为:
成膜剂78g/L
全氟有机化合物3.2g/L
葡萄糖酸氯己定3.5g/L
乙醇750ml/L
余量为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洗消毒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氟有机化合物选自全氟己烷、全氟全氢化菲、全氟奈烷、全氟二甲基环己烷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所述全氟有机化合物中全氟已烷:全氟全氢化菲:全氟奈烷:全氟二甲基环已烷质量比为(12-20):(21-33):(35-43):(5-9),优选的,所述全氟有机化合物中全氟已烷:全氟全氢化菲:全氟奈烷:全氟二甲基环已烷质量比为15:29:37:7。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洗消毒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成膜剂由以下方法制得:将浓度为6-15g/L的壳聚糖溶液、200g-300g/L的聚乙烯醇溶液、2-8g/L罗望子胶溶液按照体积比(3-5):(4-6):(1-3)混合,优选地,所述成膜剂由以下方法制得:将浓度为7g/L的壳聚糖溶液、257g/L的聚乙烯醇溶液、4g/L罗望子胶溶液按照体积比4:6:2混合。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七石单玲星刘少辉张俊辉赵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润虹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