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Z轴驱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8130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Z轴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机构固定件和第二机构固定件;伺服电机和与伺服电机连接的第一涡轮蜗杆减速机,安装于第一机构固定件上,第一涡轮蜗杆减速机包括与伺服电机连接的第一涡轮、与第一涡轮啮合的第一蜗杆以及与第一蜗杆啮合的第二涡轮,第一蜗杆沿Z向延伸并与第一Z轴固定连接,第一涡轮的轴心沿Y向延伸,第二涡轮的轴心沿X向延伸;第二涡轮蜗杆减速机,安装于第二机构固定件上,包括第二蜗杆和第三涡轮,第二蜗杆沿Z向延伸并与第二Z轴固定连接,第三涡轮的轴心沿X向延伸;连杆,分别通过联轴器连接第二涡轮和第三涡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大负载工况下可以使Z轴方向平稳运动,提高了盖板玻璃与液晶显示模组贴合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Z轴驱动机构
本技术涉及面板组装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车载面板贴合的Z轴驱动机构。
技术介绍
在车载面板贴合过程中,其中一个环节为在一定真空腔体环境下将盖板玻璃与液晶显示模组贴合在一起,此过程需要驱动大约1000Kg的负载在Z方向上下动作。上述车载面板贴合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一)、由于受工作环境与产品尺寸的要求,整套负载将近1000Kg的重量,传统Z轴驱动机构无法驱动该重量的负载在Z轴方向上运动;(二)、传统的Z轴驱动机构单轴升降,不能保证贴合面的平面度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Z轴驱动机构,在大负载的工况下可以使Z轴方向能够平稳运动,以提高盖板玻璃与液晶显示模组的贴合稳定性。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Z轴驱动机构,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机构固定件和第二机构固定件;伺服电机和与所述伺服电机连接的第一涡轮蜗杆减速机,安装于所述第一机构固定件上,所述第一涡轮蜗杆减速机包括与伺服电机连接的第一涡轮、与所述第一涡轮啮合的第一蜗杆以及与所述第一蜗杆啮合的第二涡轮,所述第一蜗杆沿Z向延伸,其穿过所述第一机构固定件与第一Z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涡轮的轴心沿Y向延伸,所述第二涡轮的轴心沿X向延伸;第二涡轮蜗杆减速机,安装于所述第二机构固定件上,包括第二蜗杆和第三涡轮,所述第二蜗杆沿Z向延伸,其穿过所述第二机构固定件与第二Z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涡轮的轴心沿X向延伸;连杆,其一端通过第一联轴器与所述第二涡轮的轴孔内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联轴器与所述第三涡轮的轴孔内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作为Z轴驱动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机构固定件包括第一底板、固定于所述第一底板上的第一支撑板、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端的第一安装板和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下方的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板靠近所述第二机构固定件的一侧,所述伺服电机和所述第一涡轮蜗杆减速机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所述第一Z轴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第一蜗杆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底板。作为Z轴驱动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底板的上表面通过第一加强件第一支撑板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下表面通过第二加强件与第一支撑板连接。作为Z轴驱动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机构固定件包括第二底板、固定于所述第二底板上的第二支撑板、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端的第三安装板和位于所述第三安装板下方的第四安装板,所述第四安装板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板靠近所述第一机构固定件的一侧,所述第二涡轮蜗杆减速机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所述第二Z轴一端穿过所述第四安装板与所述第二蜗杆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底板。作为Z轴驱动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底板的上表面通过第三加强件第二支撑板连接,所述第三安装板的下表面通过第四加强件与第二支撑板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伺服电机经过第一涡轮蜗杆减速机,将Y方向上的电机旋转运动变成了第一Z轴方向上的旋转、升降运动与X方向上的旋转运动;然后X方向上的旋转运动通过第一联轴器和连杆与第二涡轮蜗杆减速机配合传动,将X方向上的旋转运动转换成第二Z轴方向上的旋转、升降运动;进而实现了在Z轴方向上两轴联动升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大负载的工况下可以使Z轴方向能够平稳运动;通过采用涡轮蜗杆减速机实现两轴联动,大大降低了在大负载工况下导致的机台抖动情况,提高了盖板玻璃与液晶显示模组贴合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Z轴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Z轴驱动机构的应用状态示意图。图中:1、第一机构固定件;11、第一底板;12、第一支撑板;13、第一安装板;14、第二安装板;2、第二机构固定件;21、第二底板;22、第二支撑板;23、第三安装板;24、第四安装板;3、伺服电机;4、第一涡轮蜗杆减速机;5、第一Z轴;6、第二涡轮蜗杆减速机;7、第二Z轴;8、连杆;9、第一联轴器;10、第二联轴器;100、Z轴驱动机构;200、负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连接”等指示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该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部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Z轴驱动机构,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机构固定件1和第二机构固定件2;伺服电机3和与伺服电机3连接的第一涡轮蜗杆减速机4,安装于第一机构固定件1上,第一涡轮蜗杆减速机4包括与伺服电机3连接的第一涡轮、与第一涡轮啮合的第一蜗杆以及与第一蜗杆啮合的第二涡轮,第一蜗杆沿Z向延伸,其穿过第一机构固定件1与第一Z轴5固定连接,第一涡轮的轴心沿Y向延伸,第二涡轮的轴心沿X向延伸;第二涡轮蜗杆减速机6,安装于第二机构固定件2上,包括第二蜗杆和第三涡轮,第二蜗杆沿Z向延伸,其穿过第二机构固定件2与第二Z轴7固定连接,第三涡轮的轴心沿X向延伸;连杆8,其一端通过第一联轴器9与第二涡轮的轴孔内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联轴器10与第三涡轮的轴孔内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涡轮和第二涡轮沿第一蜗杆的轴向错开设置。本实施例中,伺服电机3经过第一涡轮蜗杆减速机4,将Y方向上的电机旋转运动变成了第一Z轴5方向上的旋转、升降运动与X方向上的旋转运动;然后X方向上的旋转运动通过第一联轴器9、连杆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Z轴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间隔设置的第一机构固定件和第二机构固定件;/n伺服电机和与所述伺服电机连接的第一蜗轮蜗杆减速机,安装于所述第一机构固定件上,所述第一蜗轮蜗杆减速机包括与伺服电机连接的第一蜗轮、与所述第一蜗轮啮合的第一蜗杆以及与所述第一蜗杆啮合的第二蜗轮,所述第一蜗杆沿Z向延伸,其穿过所述第一机构固定件与第一Z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蜗轮的轴心沿Y向延伸,所述第二蜗轮的轴心沿X向延伸;/n第二蜗轮蜗杆减速机,安装于所述第二机构固定件上,包括第二蜗杆和第三蜗轮,所述第二蜗杆沿Z向延伸,其穿过所述第二机构固定件与第二Z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蜗轮的轴心沿X向延伸;/n连杆,其一端通过第一联轴器与所述第二蜗轮的轴孔内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联轴器与所述第三蜗轮的轴孔内的输出轴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Z轴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间隔设置的第一机构固定件和第二机构固定件;
伺服电机和与所述伺服电机连接的第一蜗轮蜗杆减速机,安装于所述第一机构固定件上,所述第一蜗轮蜗杆减速机包括与伺服电机连接的第一蜗轮、与所述第一蜗轮啮合的第一蜗杆以及与所述第一蜗杆啮合的第二蜗轮,所述第一蜗杆沿Z向延伸,其穿过所述第一机构固定件与第一Z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蜗轮的轴心沿Y向延伸,所述第二蜗轮的轴心沿X向延伸;
第二蜗轮蜗杆减速机,安装于所述第二机构固定件上,包括第二蜗杆和第三蜗轮,所述第二蜗杆沿Z向延伸,其穿过所述第二机构固定件与第二Z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蜗轮的轴心沿X向延伸;
连杆,其一端通过第一联轴器与所述第二蜗轮的轴孔内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联轴器与所述第三蜗轮的轴孔内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Z轴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构固定件包括第一底板、固定于所述第一底板上的第一支撑板、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端的第一安装板和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下方的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万山刘勇徐灿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集银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