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破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7504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一种物料破碎机,包括破碎机本体,破碎机本体的顶部固定有分料装置;分料装置包括前端开口且内部设置有空腔的分料筒,分料筒的内部设置有圆柱状的分料辊,分料辊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呈周向均匀分布的储料槽,分料筒的后端面上固定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穿设在分料辊中,输出轴与分料辊之间设置有周向限位结构,分料筒的前端固定有端盖,分料筒的顶部固定有与分料筒内部的空腔连通的料斗,分料筒的下端与破碎机本体的入料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分料装置的设置,分料装置能够间歇性地将料斗中的待破碎的物料添加到物料破碎机中,这样一来,能够避免物料堆积在物料破碎机中,从而能够避免物料破碎机出现堵塞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物料破碎机
本技术涉及破碎机
,具体涉及一种物料破碎机。
技术介绍
在对物料进行破碎时,需要使用到物料破碎机,目前的物料破碎机在对物料进行破碎时,待破碎的物料直接由物料破碎机顶部的料斗进入到物料破碎机内部,由于破碎机顶部的料斗中不具备分料的功能,这样一来,物料会堆积在物料破碎机的内部,从而容易导致物料破碎机出现堵塞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物料破碎机,其通过分料装置的设置,分料装置能够间歇性地将料斗中的待破碎的物料添加到物料破碎机中,这样一来,能够避免物料堆积在物料破碎机中,从而能够避免物料破碎机出现堵塞的现象。本技术的物料破碎机,包括破碎机本体,破碎机本体的顶部固定有分料装置;分料装置包括前端开口且内部设置有空腔的分料筒,空腔的内周壁为圆形状结构,分料筒的内部设置有圆柱状的分料辊,分料辊与空腔同轴设置,分料辊的外周壁与空腔的内周壁之间留有间隙,分料辊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呈周向均匀分布的储料槽,每个储料槽均沿分料辊的轴向方向延伸,每个储料槽的两端均分别延伸至分料辊的其中一个端部,分料筒的后端面上固定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穿设在分料辊中,输出轴与分料辊之间设置有周向限位结构,分料筒的前端固定有用于封闭分料筒的端盖,分料筒的顶部固定有与分料筒内部的空腔连通的料斗,分料筒的下端与破碎机本体的入料口连通。本技术的物料破碎机,其中,周向限位结构包括一体成型在输出轴的外周壁上且沿输出轴的轴向方向延伸的定位键,分料辊中设置有用于与定位键嵌合的定位槽;通过采用这种周向限位结构后,在定位键与定位槽嵌合后,输出轴与分料辊之间能够可靠地实现周向限位的功能。本技术的物料破碎机,其中,端盖的中部设置有观察窗,位于观察窗所在位置处的端盖的内侧壁上固定有有机玻璃;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能够方便地观察分料筒内部的情况。本技术的物料破碎机,其中,端盖通过若干个呈周向分布的且穿设在端盖和分料筒中的螺栓固定在分料筒的前端;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端盖能够可靠地固定在分料筒的前端。本技术的物料破碎机,其中,每个储料槽的内壁面均为弧面状结构;通过采用这种结构的储料槽后,由料斗落下的物料能够方便地进入到储料槽中,且在储料槽转动到朝下的状态时,储料槽中的物料能够方便地从储料槽中落下并进入到破碎机本体中。本技术通过分料装置的设置,分料装置能够间歇性地将料斗中的待破碎的物料添加到物料破碎机中,这样一来,能够避免物料堆积在物料破碎机中,从而能够避免物料破碎机出现堵塞的现象。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去掉端盖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分料筒、端盖和伺服电机装配后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端盖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A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的物料破碎机,包括破碎机本体1,破碎机本体1的顶部固定有分料装置;分料装置包括前端开口且内部设置有空腔21的分料筒2,空腔21的内周壁为圆形状结构,分料筒2的内部设置有圆柱状的分料辊3,分料辊3与空腔21同轴设置,分料辊3的外周壁与空腔21的内周壁之间留有间隙,分料辊3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呈周向均匀分布的储料槽31,每个储料槽31均沿分料辊3的轴向方向延伸,每个储料槽31的两端均分别延伸至分料辊3的其中一个端部,分料筒2的后端面上固定有伺服电机4,伺服电机4的输出轴41穿设在分料辊3中,输出轴41与分料辊3之间设置有周向限位结构,分料筒2的前端固定有用于封闭分料筒2的端盖5,分料筒2的顶部固定有与分料筒2内部的空腔21连通的料斗6,分料筒2的下端与破碎机本体1的入料口连通。周向限位结构包括一体成型在输出轴41的外周壁上且沿输出轴41的轴向方向延伸的定位键42,分料辊3中设置有用于与定位键42嵌合的定位槽32;通过采用这种周向限位结构后,在定位键与定位槽嵌合后,输出轴与分料辊之间能够可靠地实现周向限位的功能。端盖5的中部设置有观察窗51,位于观察窗51所在位置处的端盖5的内侧壁上固定有有机玻璃7;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能够方便地观察分料筒内部的情况。端盖5通过若干个呈周向分布的且穿设在端盖5和分料筒2中的螺栓52固定在分料筒2的前端;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端盖能够可靠地固定在分料筒的前端。每个储料槽31的内壁面均为弧面状结构;通过采用这种结构的储料槽后,由料斗落下的物料能够方便地进入到储料槽中,且在储料槽转动到朝下的状态时,储料槽中的物料能够方便地从储料槽中落下并进入到破碎机本体中。在使用本技术时,伺服电机带动分料辊转动,当储料槽转动到料斗的下方时,料斗中的物料能够落入到储料槽中,当储料槽转动到朝下的状态时,储料槽中的物料则能够落入到物料破碎机中;本技术通过分料装置的设置,分料装置能够间歇性地将料斗中的待破碎的物料添加到物料破碎机中,这样一来,能够避免物料堆积在物料破碎机中,从而能够避免物料破碎机出现堵塞的现象。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物料破碎机,包括破碎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机本体(1)的顶部固定有分料装置;所述分料装置包括前端开口且内部设置有空腔(21)的分料筒(2),所述空腔(21)的内周壁为圆形状结构,所述分料筒(2)的内部设置有圆柱状的分料辊(3),所述分料辊(3)与空腔(21)同轴设置,所述分料辊(3)的外周壁与空腔(21)的内周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分料辊(3)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呈周向均匀分布的储料槽(31),每个储料槽(31)均沿分料辊(3)的轴向方向延伸,每个储料槽(31)的两端均分别延伸至分料辊(3)的其中一个端部,所述分料筒(2)的后端面上固定有伺服电机(4),所述伺服电机(4)的输出轴(41)穿设在分料辊(3)中,所述输出轴(41)与分料辊(3)之间设置有周向限位结构,所述分料筒(2)的前端固定有用于封闭分料筒(2)的端盖(5),所述分料筒(2)的顶部固定有与分料筒(2)内部的空腔(21)连通的料斗(6),所述分料筒(2)的下端与破碎机本体(1)的入料口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物料破碎机,包括破碎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机本体(1)的顶部固定有分料装置;所述分料装置包括前端开口且内部设置有空腔(21)的分料筒(2),所述空腔(21)的内周壁为圆形状结构,所述分料筒(2)的内部设置有圆柱状的分料辊(3),所述分料辊(3)与空腔(21)同轴设置,所述分料辊(3)的外周壁与空腔(21)的内周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分料辊(3)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呈周向均匀分布的储料槽(31),每个储料槽(31)均沿分料辊(3)的轴向方向延伸,每个储料槽(31)的两端均分别延伸至分料辊(3)的其中一个端部,所述分料筒(2)的后端面上固定有伺服电机(4),所述伺服电机(4)的输出轴(41)穿设在分料辊(3)中,所述输出轴(41)与分料辊(3)之间设置有周向限位结构,所述分料筒(2)的前端固定有用于封闭分料筒(2)的端盖(5),所述分料筒(2)的顶部固定有与分料筒(2)内部的空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淑宝罗德飘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领域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