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邻氯苯甘氨酸甲酯酶法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47211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S)‑邻氯苯甘氨酸甲酯酶法合成方法,所述方法为:以(R,S)‑邻氯苯甘氨酸甲酯为底物,以水解酶为催化剂,以pH 5‑9的缓冲液为反应介质构成转化体系,在20‑40℃、100‑200rpm条件下进行拆分反应,反应完全后,获得(S)‑邻氯苯甘氨酸甲酯;所述水解酶包括蛋白酶CES P‑1、蛋白酶6SD、固定化蛋白酶CES P‑1或固定化蛋白酶6SD。本发明专利技术固定化酶酶活回收率达95.91%,且可稳定使用15批次;固定化蛋白酶在三相体系中直接一步法不对称拆分(R,S)‑邻氯苯甘氨酸甲酯,底物浓度从2g/L提高至12g/L,最终可以获得29.26%光学纯(S)‑邻氯苯甘氨酸甲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S)-邻氯苯甘氨酸甲酯酶法合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酶固定化、酶催化、生化反应工程领域,具体涉及蛋白酶的固定化技术和固定化蛋白酶在三相体系中对映选择性生物拆分(R,S)-邻氯苯甘氨酸甲酯制备(S)-邻氯苯甘氨酸甲酯的方法。
技术介绍
氯吡格雷是一类用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中风和心脑血管等疾病的药物,能选择性地与血小板表面腺苷酸环化酶偶联的ADP受体结合,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活化,从而达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第一代药物以氯吡格雷硫酸氢盐的形式销售。但后续研究发现,仅S-构型的氯吡格雷能有效抑制人体内血小板凝集,R-构型氯吡格雷用药后会导致抽搐副作用。因此,目前氯吡格雷均要求以单一S-构型上市销售。(S)-邻氯苯甘氨酸甲酯是氯吡格雷的合成前体,化学名为2-氨基-2-(2-氯苯基)乙酸甲酯。传统的化学拆分工艺以(R,S)-邻氯苯甘氨酸甲酯为底物,通过手性试剂如酒石酸或樟脑磺酸与其发生化学反应,将外消旋体的一对对映体转化为非对映异构体,再利用非对映异构体物理性质的差异将其分步结晶分离,从而获得光学纯(S)-邻氯苯甘氨酸甲酯。该工艺存在手性拆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S)-邻氯苯甘氨酸甲酯酶法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以(R,S)-邻氯苯甘氨酸甲酯为底物,以水解酶为催化剂,以pH 5-9的缓冲液为反应介质构成转化体系,在20-40℃、100-200rpm条件下进行拆分反应,反应完全后,将反应液分离纯化,获得(S)-邻氯苯甘氨酸甲酯;所述水解酶包括蛋白酶CES P-1、蛋白酶6SD、固定化蛋白酶CES P-1或固定化蛋白酶6SD。/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S)-邻氯苯甘氨酸甲酯酶法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以(R,S)-邻氯苯甘氨酸甲酯为底物,以水解酶为催化剂,以pH5-9的缓冲液为反应介质构成转化体系,在20-40℃、100-200rpm条件下进行拆分反应,反应完全后,将反应液分离纯化,获得(S)-邻氯苯甘氨酸甲酯;所述水解酶包括蛋白酶CESP-1、蛋白酶6SD、固定化蛋白酶CESP-1或固定化蛋白酶6SD。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物加入量以缓冲液体积计为2-14g/L,催化剂加入量以缓冲液体积计为1-20g/L。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介质由有机溶剂与缓冲液以体积比1:4-20组成,所述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己烷、甲基叔丁基醚或环己烷中的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介质由甲基叔丁基醚与pH8.0、100mM的磷酸钠缓冲液以体积比1:9组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固定化蛋白酶6SD。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化蛋白酶6SD按如下方法制备:(1)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军翁春跃王丹娜程峰郑裕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