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R)-3-羟基丁酸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261966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5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R)‑3‑羟基丁酸的制备方法。以聚‑β‑羟丁酸为底物,按质量比2~2.2%的比例加入活化的菌,得到混合酶液,将上述混合酶液接入扩增培养基中,静置培养1h,替换60%体积的扩增培养基,在溶氧3.0~3.2mg/L、温度32~35℃的条件下,培养20~24h,每3h替换60%体积的扩增培养基;扩增后的混合酶液,按1:2的体积比加入发酵培养基,在溶氧4.5~4.8mg/L、温度28~32℃的条件下进行好氧发酵,发酵过程中补入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R)-3-羟基丁酸的制备方法
本申请涉及生物合成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R)-3-羟基丁酸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3-羟基丁酸(3-HB)是哺乳动物肝脏内长链脂肪酸的主要代谢产物,是酮体家族的重要一员,存在于血浆和外周组织中。当机体处于长时间饥饿状态或因过度运动导致葡萄糖功能不足时,3-羟基丁酸可直接为大脑提供能量。此外,3-羟基丁酸还被认为可用来治疗多种疾病,例如神经细胞保护、减少辅酶Q的氧化损伤、癌症(如脑癌)、葡萄糖代谢紊乱等。体内3-羟基丁酸以(R)-3-羟基丁酸的光学异构体存在,最近的研究表明,(R)-3-羟基丁酸的效用远优于(S)-3-羟基丁酸。目前,(R)-3-羟基丁酸主要由化学法合成,效率低、成本高、三废高,部分工艺还要用到金属和高压氢化等条件。这些因素极大地限制的了(R)-3-羟基丁酸的使用。因此,寻找绿色、安全、简易、高效的合成方法显得十分迫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酵法制备(R)3-羟基丁酸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R)-3-羟基丁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步骤进行:/n以聚-β-羟丁酸为底物,按质量比2~2.2%的比例加入活化的菌,得到混合酶液,将上述混合酶液接入扩增培养基中,静置培养1h,替换60%体积的扩增培养基,在溶氧3.0~3.2mg/L、温度32~35℃的条件下,培养20~24h,每3h替换60%体积的扩增培养基;扩增后的混合酶液,按1:2的体积比加入发酵培养基,在溶氧4.5~4.8mg/L、温度28~32℃的条件下进行好氧发酵,发酵过程中补入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R)-3-羟基丁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以聚-β-羟丁酸为底物,按质量比2~2.2%的比例加入活化的菌,得到混合酶液,将上述混合酶液接入扩增培养基中,静置培养1h,替换60%体积的扩增培养基,在溶氧3.0~3.2mg/L、温度32~35℃的条件下,培养20~24h,每3h替换60%体积的扩增培养基;扩增后的混合酶液,按1:2的体积比加入发酵培养基,在溶氧4.5~4.8mg/L、温度28~32℃的条件下进行好氧发酵,发酵过程中补入O2和CO2,培养40~72h,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3-羟基丁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化的菌为枯草芽孢杆菌、谷氨酸棒杆菌、乳酸发酵短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R)-3-羟基丁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化的菌优选为谷氨酸棒杆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3-羟基丁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扩增培养基为:酵母粉4~6g/L,蛋白胨8~10g/L,氯化钠8~10g/L,微量元素溶液1~1.2ml/L,pH为7.2~7.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R)-3-羟基丁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扩增培养基中,所述的微量元素溶液含有:硫酸锰1.4g/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0g/L、硼酸0.8g/L、硫酸铜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琪林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纽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