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隔热牛津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9690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隔热牛津布,包括:阻燃布、隔热布和基布;所述阻燃布包括覆盖有阻燃绒毛的阻燃层一、所述阻燃层一通过热熔胶连接阻燃层二、所述阻燃层二通过粘结层连接阻燃层三;所述隔热布包括隔热层一,所述隔热层一中间处设置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两侧分布有多孔隔热泡沫;所述隔热层一底端连接隔热层二,所述隔热层二设置对称的半弧状的隔热元件,所述隔热层二底端连接透气膜层,所述透气膜层底端连接抑菌层,所述抑菌层底端连接纺织布;所述基布包括牛津基布,所述牛津基布四周缠绕透气层,所述透气层由冰丝纤维织成,所述冰丝纤维的横截面为双十字形;所述阻燃布、隔热布和基布缝纫连接。其能够隔热,同时具备阻燃、抑菌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隔热牛津布
本技术涉及牛津布,具体涉及一种复合隔热牛津布。
技术介绍
牛津布又称牛津纺,是一种功能多样、用途广泛的面料。因其具备透气易干、防水、防潮、不易剐蹭等优点,常被用于制作箱包、帐篷、简易衣柜、拉杆箱等生活用品。复合面料是将一层或多层纺织材料、无纺材料及其他功能材料经粘结贴合而成的一种新型材料,复合纤维应用了“新合纤”的高技术和新材料具备很多优异的性能,比如保暖、透湿、抗辐射、耐洗涤、抗磨损等。现有的复合牛津布都是使用单一的牛津布进行内置为主,降低了复合牛津布使用的多样性,尤其当隔热性存在一定缺陷时,热量易进入面料的内部,影响使用的舒适度和面料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复合隔热牛津布,其能够隔热,同时具备阻燃、抑菌的优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隔热牛津布,包括:阻燃布、隔热布和基布;所述阻燃布包括覆盖有阻燃绒毛的阻燃层一、所述阻燃层一通过热熔胶连接阻燃层二、所述阻燃层二通过粘结层连接阻燃层三;所述隔热布包括隔热层一,所述隔热层一中间处设置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两侧分布有多孔隔热泡沫;所述隔热层一底端连接隔热层二,所述隔热层二设置对称的半弧状的隔热元件,所述隔热元件表面涂敷隔热涂料;所述隔热层二底端连接透气膜层,所述透气膜层底端连接抑菌层,所述抑菌层底端连接纺织布;所述基布包括由160D锦纶空变丝作为纬线,200D涤纶空变丝作为经线,采用平纹变化组织织造的牛津基布,所述牛津基布四周缠绕波浪形的透气层,所述透气层由冰丝纤维织成,所述冰丝纤维的横截面为双十字形;所述阻燃布、隔热布和基布缝纫连接。作为优选的,所述复合隔热牛津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层一为后整理阻燃面料或涤棉整理阻燃面料,所述阻燃层二为铝膜层,所述阻燃层三为本质阻燃面料。作为优选的,所述复合隔热牛津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层一为纯棉或涤棉阻燃面料,所述阻燃层三为芳纶或腈棉阻燃面料。作为优选的,所述复合隔热牛津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胶设置在所述阻燃层二表面的沟壑内。作为优选的,所述复合隔热牛津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膜层的纱线为包芯纱,所述包芯纱的纱芯为棉纤维,所述包芯纱的包衣为竹炭纤维。作为优选的,所述复合隔热牛津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抑菌层为经线和纬线交替织造的网格结构,所述经线为纳米银纤维,所述纬线为贝丝纤维。作为优选的,所述复合隔热牛津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十字形冰丝纤维的横截面包括中间区,所述中间区两侧连接侧区一,所述侧区一两侧连接侧区二。作为优选的,所述复合隔热牛津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区一和所述侧区二上分布有透气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设置阻燃布、隔热布和基布,所述阻燃布起到阻燃的作用,所述隔热布不仅能够起到阻燃作用还能够进一步对热量进行隔热,增加了所述复合隔热牛津布的功能性优势。2、本技术中的阻燃绒毛能够对所述复合隔热牛津布提供第一道阻燃屏障,且所述阻燃层一、阻燃层二和阻燃层三能够进一步提升所述复合隔热牛津布的阻燃功能,通过热熔胶和粘结层的连接方式增加了阻燃布各层间连接的紧密性。3、本技术设置隔热板及多孔隔热泡沫能够隔热、吸音及减震,所述半弧状的隔热元件能够增加所述隔热涂料对热量的阻挡以及反射,增加所述复合隔热牛津布的隔热性,同时所述透气膜层和所述抑菌层增加了所述复合隔热牛津布的透气性以及抑菌性。4、本技术的透气层由冰丝纤维织成,所述冰丝纤维的吸湿性及透气性极佳,而双十字形的冰丝纤维进一步增加了所述冰丝纤维的吸湿性、速干性及保暖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能够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阻燃布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隔热布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基布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冰丝纤维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0-阻燃布,110-阻燃绒毛,11-阻燃层一,12-阻燃层二,120-沟壑,13-粘结层,14-阻燃层三,20-隔热布,21-隔热层一,210-隔热板,211-多孔隔热泡沫,22-隔热层二,220-隔热元件,23-透气膜层,230-透气件,24-抑菌层,25-纺织布,30-基布,31-牛津基布,32-耐磨层,33-透气层,34-冰丝纤维,341-侧区二,342-侧区一,343-中间区,3420-透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参照图1~图5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隔热牛津布,包括:阻燃布10、隔热布20和基布30;所述阻燃布10包括覆盖有阻燃绒毛110的阻燃层一11、所述阻燃层一11通过热熔胶连接阻燃层二12、所述阻燃层二12通过粘结层13连接阻燃层三14;所述隔热布20包括隔热层一21,所述隔热层一21中间处设置隔热板210,所述隔热板21的两侧分布有多孔隔热泡沫211;所述隔热层一底端连接隔热层二22,所述隔热层二22设置对称的半弧状的隔热元件220,所述隔热元件220表面涂敷隔热涂料;所述隔热层二22底端连接透气膜层23,所述透气膜层23底端连接抑菌层24,所述抑菌层24底端连接纺织布25;所述基布30包括由160D锦纶空变丝作为纬线,200D涤纶空变丝作为经线,采用平纹变化组织织造的牛津基布31,所述牛津基布31四周缠绕波浪形的透气层33,所述透气层33由冰丝纤维34织成,所述冰丝纤维34的横截面为双十字形;所述阻燃布10、隔热布20和基布30缝纫连接。上述阻燃层一11为后整理阻燃面料或涤棉整理阻燃面料,上述阻燃层二12为铝膜层,上述阻燃层三13为本质阻燃面料。其中,上述阻燃层一11为纯棉或涤棉阻燃面料,上述阻燃层三为芳纶、腈棉阻燃面料。作为优选的,上述阻燃层一11为涤棉阻燃面料,阻燃层二12为铝膜层,阻燃层三13为芳纶阻燃面料,上述涤棉阻燃面料兼具棉、涤两种纤维的优良特性,具有阻燃性好、强度高、抗皱性和耐穿性好的优点;上述铝膜层阻燃、隔热还能够起到防止热辐射的作用;上述芳纶阻燃面料具有耐热性、耐磨性、柔软性好的优点。其中,上述热熔胶设置在所述阻燃层二22表面的沟壑内,上述热熔胶常温下为固体,当受热熔融变为流动态,具有粘性,且黏合强度大、速度快。其中,上述透气膜层23的纱线为包芯纱,上述包芯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隔热牛津布,其特征在于,包括:阻燃布、隔热布和基布;/n所述阻燃布包括覆盖有阻燃绒毛的阻燃层一、所述阻燃层一通过热熔胶连接阻燃层二、所述阻燃层二通过粘结层连接阻燃层三;/n所述隔热布包括隔热层一,所述隔热层一中间处设置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两侧分布有多孔隔热泡沫;所述隔热层一底端连接隔热层二,所述隔热层二设置对称的半弧状的隔热元件,所述隔热元件表面涂敷隔热涂料;所述隔热层二底端连接透气膜层,所述透气膜层底端连接抑菌层,所述抑菌层底端连接纺织布;/n所述基布包括由160D锦纶空变丝作为纬线,200D涤纶空变丝作为经线,采用平纹变化组织织造的牛津基布,所述牛津基布四周缠绕波浪形的透气层,所述透气层由冰丝纤维织成,所述冰丝纤维的横截面为双十字形;/n所述阻燃布、隔热布和基布缝纫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隔热牛津布,其特征在于,包括:阻燃布、隔热布和基布;
所述阻燃布包括覆盖有阻燃绒毛的阻燃层一、所述阻燃层一通过热熔胶连接阻燃层二、所述阻燃层二通过粘结层连接阻燃层三;
所述隔热布包括隔热层一,所述隔热层一中间处设置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两侧分布有多孔隔热泡沫;所述隔热层一底端连接隔热层二,所述隔热层二设置对称的半弧状的隔热元件,所述隔热元件表面涂敷隔热涂料;所述隔热层二底端连接透气膜层,所述透气膜层底端连接抑菌层,所述抑菌层底端连接纺织布;
所述基布包括由160D锦纶空变丝作为纬线,200D涤纶空变丝作为经线,采用平纹变化组织织造的牛津基布,所述牛津基布四周缠绕波浪形的透气层,所述透气层由冰丝纤维织成,所述冰丝纤维的横截面为双十字形;
所述阻燃布、隔热布和基布缝纫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隔热牛津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层一为后整理阻燃面料或涤棉整理阻燃面料,所述阻燃层二为铝膜层,所述阻燃层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元骏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